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鱔生態養殖新技術

黃鱔生態養殖新技術

養殖池塘應建在水量充足、水質良好、排水方便、向陽通風的地方。要選擇體格健壯、體表光滑、無病、流動性強、規格整齊、大小基本壹致的鰻苗。飼養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結合蛋白質含量高的植物性飼料。黃鱔白天臥,晚上出,所以投餵要在晚上進行。黃鱔貪吃餓,要註意定量投餵。水深要適宜,註意防病治病。

壹、池塘狀況

養殖池塘應建在水量充足、水質良好、排水方便、向陽通風的地方。泳池面積壹般5-30平米,池深70-100 cm。池塘是依物而建的,池底的淤泥要適度寬松。在水池的高端挖壹個進水口,在對面的最低點留壹個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應覆蓋防魚網布。放苗前10-15天,每平方米水面噴灑生石灰150-200克或漂白粉10-15克,進行消毒,殺滅有害病原體。壹般經過7-10天的清洗消毒後向池內註水,水深為10-20cm。鰻魚適合15-30℃的養殖環境。在池塘1/3的水面上適當種植水葫蘆、浮萍等水生植物,可在池塘旁種植南瓜、扁豆遮陰。

二、放養黃鱔苗

可以從產地捕捉自然繁殖的黃鱔苗,也可以從可靠的黃鱔養殖場購買。選擇體格健壯、體表光滑、無疾病、流動性強、規格整齊、大小基本壹致的黃鱔苗種。壹般尾重以20-30克為宜。每尾重30-50g的大型黃鱔成活率高,增重快。最佳放養時間是早春,壹周之內要放。壹般每平方米投放50-60尾鰻魚苗。放養前用3%-4%鹽水或10 mg/kg漂白粉浸泡消毒10-20分鐘,放養時水溫差不宜過大。

第三,餵飼料

黃鱔為肉食性雜食性魚類,喜蝦、黃花蒿、蚌肉、蛹、蚯蚓、家畜內臟等新鮮食物。飼養時以動物性食物為主,配合米糠、豆餅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飼料。黃鱔白天臥,晚上出,所以投餵要在晚上進行。黃鱔貪吃餓,要註意定量投餵。壹般來說,每天的投餵量約為黃鱔體重的5%-8%。飼料必須是新鮮的,放在桌子上,第二天早上吃。黃鱔生長速度快,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要越拋越頻繁。

第四,調整水質

養殖池塘水深適宜,壹般10-20cm。水體呈淺綠色或淺棕色,水面無油膜。為了保證水質的新鮮和穩定,在高溫季節和水質超標的情況下,必須立即換水,使肥料具有活性、柔軟和清爽。每隔10天對全塘噴灑生石灰,每次667m2水面使用15-20kg。半個月可以使用壹次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物制劑來調節水質。

動詞 (verb的縮寫)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黃鱔疾病的預防以生態預防為主,藥物防治為輔。建塘時註意清潔消毒,放養前魚苗要洗凈消毒。投餵飼料要定點投餵,剩余餌料要及時清除。生產中使用的工具要定期消毒,每周2-3次。中草藥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生物堿、有機酸、免疫多糖等物質,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預防鰻魚疾病。因此,必須優先考慮。對於毛細線蟲病,可采用中草藥混合物如貫眾、蘇松藤、苦參等煎服和混合餵養的方法治療。同時,在每個池塘中加入幾只蟾蜍,利用它們的分泌物來防治鰻魚梅花斑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