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豆油期貨是什麽?豆油期貨的基本概況及全面介紹

豆油期貨是什麽?豆油期貨的基本概況及全面介紹

壹、豆油期貨基本概況

A.大豆油概述

大豆油是從大豆中提取的壹種油,具有壹定的粘度,是半透明的液體。其顏色因大豆種皮和大豆品種而異,從淺黃到深褐色,有大豆味。大豆油的應用範圍很廣,長期以來人們壹直在用大豆加工大豆油。大豆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還含有微量的磷酯、甾醇等成分。甘油三酯含有油酸(21.3%)、亞油酸豆(54.5%)、亞麻酸和硬脂酸(3.5%)、飽和脂肪酸中的棕櫚酸(11.7%)、少量的木酸和花生酸。壹克大豆油的熱量約為9386卡,消化率高達98.5%。大豆油的酸價壹般在4.0 mg KOH/g以下,皂化值為190~195mg KOH/g,凝固點為-150 ~-190 c,碘值為120 ~ 135 (g此外,大豆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a,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是其中最高的大豆油作為壹種營養含量高、來源豐富的油脂,因其質優價廉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

b、大豆油的使用

(1)可食用

1,食用油。食用油是大豆油消費的主要方式。在世界範圍內,烹飪用大豆油的消費量約占大豆油總消費量的70%。從國內來看,烹飪用大豆油消費量占大豆油消費量的78%左右,占全部油脂消費量的35%左右。與菜籽油壹起成為我國兩大主要食用油。

2.食品加工。大豆油除了直接食用,還可以用於食品加工。大豆油可以用來制作多種食用油,如冷油、煎炸油、起酥油等。此外,大豆油還用於制作人造黃油、蛋黃醬等食品。我國食品加工用油量約占大豆油總消費量的12%。由於用餐習慣不同,西方國家的比例高於中國。例如,美國用於食品加工的油消耗量占其國內豆油總消耗量的25%以上。

(2)工業和醫藥

大豆油經過深加工後,廣泛應用於工業和醫藥。在工業上,大豆油可以加工成甘油、油墨、合成樹脂、塗料、潤滑油、絕緣制品和液體燃料。大豆油脂肪酸中的硬脂酸可用於制作肥皂和蠟燭;大豆油與桐油或亞麻籽油混合可以制成很好的油漆。在醫學上,大豆油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制作亞油酸丸和益壽寧的重要原料。

二、豆油期貨交易所及交易代碼

豆油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代碼:y。

三、豆油期貨標準合約

4.豆油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壹)豆油的供應

1,大豆供應

作為大豆加工的下遊產品,大豆的供應量直接決定了豆油的供應量。壹般情況下,大豆供應量的增加必然導致豆油供應量的增加。大豆的來源主要有兩個,壹個是國產大豆,壹個是進口大豆。

(1)國內大豆供應

東北和黃淮地區是大豆主產區,收獲季節通常是每年的9月至65438+10月,收獲後的幾個月是大豆供應的集中期。近年來,我國大豆產量壹直維持在16萬噸左右,其中近壹半用於壓榨。

(2)國際市場供應情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近年來,中國每年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進口2000多萬噸大豆。

2.大豆油生產

豆油目前的產量是壹個變量,受制於大豆供應量、大豆壓榨預期年化收益、生產成本等因素。壹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豆油的產量與價格之間存在明顯的反比關系。豆油產量增加,價格相對較低。豆油產量減少,價格相對較高。

3.大豆油進出口量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豆油的消費量逐年增加,進口量也逐年增加。豆油進口的變化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在不斷加大。2006年以後,隨著豆油進口配額的取消,國內外豆油市場將會整合。這樣,豆油進口數量對國內豆油價格的影響將進壹步增強。

4、豆油庫存

豆油庫存是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庫存的多少反映了供應的緊張程度。大多數情況下,庫存不足導致價格上漲,庫存充裕導致價格下降。由於豆油不易長期保存,壹旦豆油庫存增加,豆油價格往往會走低。

(2)大豆油的消費

1,國內需求情況

中國是豆油的消費大國。國內豆油消費快速增長,保持12%以上的年增長率。

2、餐飲業繁榮。

中國植物油產量和消費量居世界前列。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的人數越來越多,餐飲業的繁榮對豆油需求的影響非常明顯。

(三)相關商品和替代商品的價格

1,大豆價格

大豆的價格直接影響大豆油的生產成本。國內很多大型壓榨企業選擇進口大豆作為加工原料,使得進口大豆的壓榨量遠遠超過國產大豆。因此,豆油價格越來越受進口大豆價格的影響。

大豆壓榨的效益是決定豆油供給的重要因素之壹。如果大豆加工廠的壓榨效率壹直被壓低,那麽壹些廠家就會停產,從而減少豆油的市場供應。

2、豆油和豆粕的價格關系

大豆油是大豆的下遊產品,每噸大豆可榨出約0.18噸大豆油和0.8噸豆粕。豆油和豆粕的價格有著密切的關系。根據多年經驗,大多數情況下,豆粕價格高,豆油價格就會下跌;豆粕滯銷時,大豆加工廠會降低開工率,豆油產量減少,豆油價格往往會上漲。

3.大豆油替代品的價格

除了豆油價格與豆粕價格相關性較高外,菜籽油、棕櫚油、花生油、棉籽油等豆油替代品也對豆油價格有壹定影響。如果豆油價格過高,精煉廠或用油企業往往用其他植物油替代,導致豆油需求減少,豆油價格下降。

農業、貿易和糧食政策的影響

1,農業政策

國家農業政策往往影響農民對種植品種的選擇。比如,近年來國家通過調整相關產業政策,引導農民增加大豆種植面積,從而直接增加國內大豆產量。2004年5月1後,我國實施了新的植物油標準,提高了植物油的產品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增加了過氧化值和溶劑殘留指標檢驗。這些政策對豆油價格產生了壹定的影響。

2.進出口貿易政策

從歷年來看,國家進出口貿易政策的變化對我國豆油進出口總量影響較大。如199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調整進口豆油關稅稅率,關稅稅率由20%降為13%。與此同時,花生油、棕櫚油等植物油的關稅稅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導致豆油等植物油進口大量增加,豆油供應快速增加。

3.食品政策

近年來,隨著禽流感、瘋牛病和口蹄疫的發生,考慮到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了新的食品政策。這些糧食新政通過對食品和餐飲業的影響,影響了豆油的消費需求。

動詞 (verb的縮寫)豆油期貨的相關分析與評論

1,豆油期貨適合炒。

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數據,2004/2005年度中國豆油消費量為785萬噸,預計2005/2006年度中國豆油消費量將達到823萬噸。如果以5000元/噸左右的價格估算,豆油的市場規模在400億左右。與其他品種相比,規模明顯偏小。此外,豆油易受大豆季節性供應和消費的影響,不易儲存。

2.豆油對經濟環境敏感。

眾所周知,大宗商品市場正在經歷壹場史無前例的超級牛市。從原油系列、有色金屬系列、黃金等貴金屬系列,均創出新高或處於歷史高位,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強勁、美元貶值、全球低預期年化利率政策等。受通脹預期和整個商品市場牛市氛圍的影響,很多分析師(甚至很多投資大師)都比較看好今年的農產品市場。原因是大部分農產品價格處於歷史低位。在我看來,有兩個特點容易出現牛市。第壹是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第二是對經濟金融敏感的商品。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居民對大豆油的消費隨著GDP的增長而增長,並且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城鄉對大豆油的消費也在同步放大。預計到2015年,我國豆油人均消費量將達到9.7kg,比2005年增長71%。年均增長5.5%。預計2006-2015年我國豆油進口將保持6.4%的年均增長率,預計到2015年進口量將達到465萬噸,較2005年增長86%。進口豆油在豆油消費中的比重將逐年增加,預計2015年比重將達到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