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車輪上的國家是什麽國家?

車輪上的國家是什麽國家?

人們常說,美國是壹個生活在輪子上的國家。去過美國的人都會對這種說法深有體會。美國人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在世界上很低。沒有像歐洲和日本那樣密集先進的高速鐵路網,鐵路也僅限於服務壹部分貨運。許多美國人壹生中從未乘過火車。除了壹些大城市,很多城市都沒有地鐵和公交。即使有公交車,也只有早晚各壹趟,很少有人坐。在歐洲和亞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短途廉價航空公司,在美國還沒有見到。美國人通常會開車短途旅行甚至中途,只有太遠的旅行(跨越幾個州)才會坐飛機。在美國的許多地方,沒有車或者不會開車,根本不可能移動。所以美國的路網極其發達,路況大多不錯。而且由於人口密度小,道路壹般比較寬闊,很少擁堵。

如此強烈的對汽車的依賴,幅員遼闊,3億多人口,發達的經濟,強大的購買力(除了自己的錢,美國人在貸款上的花費是世界上最多的,很多人在還清第壹輛車的貸款之前就已經在買第三輛或第四輛車了),使得美國的汽車消費能力排名世界第壹。和歐洲壹樣,美國的壹個家庭壹般會擁有壹輛以上的汽車,但對車型的偏好差異很大。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明顯偏低的油價,以及美國的“浪費”文化,美國人對汽車的喜愛可以概括為“大”和“豪華”。緊湊型兩廂車、旅行車、緊湊型MPV等高能效車輛在美國並不流行。柴油車和混動車就更難找了。美國人更喜歡中大型三廂轎車,中大型MPV,各種尺寸的SUV,皮卡車,跑車等等,華麗卻浪費能源。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那種5升6升排量的巨大皮卡。裏面只有壹個司機,桶裏什麽都沒拉。妳要怎麽辦?去三個街區外的便利店買瓶礦泉水。這並不誇張。寶馬X5、大眾途銳之類的車,在歐洲的大街上絕對算大的,但是很多時候,在美國的車流中,被悍馬、福特500皮卡包圍,妳會覺得它們看起來很“小”。

這樣的本土市場,可以說是福特、通用、克萊斯勒“撒嬌”了。不需要在技術創新、節能降耗上花什麽力氣。只要把車做得足夠大,豪華設備堆起來,就沒人要了。美國的發動機能量利用率普遍低於歐洲和日本,技術也遠遠落後。比如歐洲和日本的車廠花大價錢做風洞實驗,優化車身形狀,只是為了降低0.01的風阻系數,美國的車廠是不會做的。為什麽要為此煩惱呢?不就是為了降低油耗嗎?我們美國石油豐富,不在乎這個。所以美國車大多設計成不僅大,而且方頭,風阻大,發動機大排量。美國3升發動機馬力不如歐洲日本3升發動機?不怕,有5升(看看克萊斯勒300C和凱迪拉克,最好的例子)。在安全設備的創新上,美國汽車制造商遠遠落後於歐洲和日本。什麽安全氣囊,主動頭枕,何苦呢?再全的裝備,也不如我的大皮卡。別以為我誇張了。這是很多美國人的壹種心態:車越大越安全。其實這也不能說是錯的,但這是壹種很浪費的實現安全的方式。

經過多年的積累,美國汽車制造商在競爭力上明顯不如歐洲和日本的競爭對手。不僅產品難以走出美國,就連本土市場的份額也受到了外來者的挑戰。在高端豪華品牌中,凱迪拉克和林肯面對德國幾大豪華品牌,捉襟見肘。日韓品牌對美系品牌低端市場的份額不斷侵蝕,將美系三大車企逼到了生死邊緣。當這種競爭有了美國經濟衰退和全球能源危機的背景,就更加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