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做法。。自家做法。用法總量。簡單描述。本人河南
麻辣燙(家常版) 主料:番茄魚丸肉丸脆腸蟹棒海帶粉絲土豆片生菜 油麥菜香菜小青菜高湯蒜汁芝麻醬小辣椒花椒油 制作步驟: 1.鍋內放油,小火炒香花椒和壹個小辣椒後撈出丟棄。 2.將去皮後切丁的番茄慢慢炒出紅醬汁,放入高湯壹碗,小火煮開。 3.放魚丸、肉丸、脆腸、蟹棒、海帶慢慢煮,煮出香味 4.然後放粉絲、泡好的土豆片、生菜、油麥菜、香菜、小青菜等,煮熟後關火,加蒜汁、調好的芝麻醬。 10﹑麻辣燙的危害 1.食品原料不新鮮,或者經過處理,如甲醛處理可以改善水產品、動物血、豆腐等食品的質地。 2.油脂不新鮮,使用反復加熱後的油,或者檢驗指標不達標的油。吃餐館中的炒菜,油經過反復加熱更加危險。 3.燙菜水反復使用,其中可能積累有害物質。這個問題有可能存在,比如亞硝酸鹽和草酸的含量不斷上升。因此涮菜水應當定期更換。 4.如果鹽味過重,味精過多,則不適合需要控制鹽分的高血壓、心臟病、腎病患者。調料的多少可以控制。生產者通常傾向於添加較重的味道,以便吸引消費者,並掩蓋原料不夠優質帶來的鮮味不足問題。 5.如果辣味過重,則不適合呼吸道疾病患者、消化道疾病和各種慢性疾病患者。 6.如果喜歡在溫度很高的時候食用,則對消化道粘膜有傷害。消費者可以自己選擇涼壹下再吃。因為麻辣燙的調料本身是涼的,盤子大散熱也快,燙傷粘膜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 7.加熱時間不足,可能存在病菌存活的隱患。關鍵在於,壹定要洗幹凈,加熱充分。 8.食物容器不夠清潔,未充分消毒;壹次性筷子、餐巾紙的衛生不合格。此外,大多數食客似乎也沒有洗手之後吃飯的習慣。有關部門應當經常抽查,做好餐飲衛生管理;食客們也應當自己搞好個人衛生。 9.有可能在調味料裏面加入其他成分,比如抗腹瀉藥物等。 編輯本段麻辣燙配方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幹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幹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編輯本段麻辣燙的危害 [1]通常,用福爾馬林泡過的海產品除了韌性較大外,還可聞到壹絲刺鼻的氣味,小商販給魷魚串塗抹上麻辣調味品後便將這些異味掩蓋了,所以不易被人察覺。因此,建議愛吃街邊麻辣燙的人們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麻辣燙的危害二:麻辣燙的口味以辛辣為主,雖然能很好地刺激食欲,但同時由於過熱過辣過於油膩,對腸胃刺激很大,過多食用有可能導致腸胃出現問題,根本不像某些女性朋友想象的那樣可以減肥。 麻辣燙和火鍋雖然味道鮮美, 但也暗藏傷害。 麻辣燙的危害三:街邊麻辣燙常常是滿滿的壹鍋,如果沒有燒開、燙熟,病菌和寄生蟲卵就不會徹底殺死,食用後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 麻辣燙的危害四: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壹般最高只能耐受50℃至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導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 麻辣燙的危害五:麻辣燙太濃太辣,成分過於肥膩,容易導致高血脂癥、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