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養鱒場的建造
養鱒場的建造布局要合理,面積要適當,壹般要根據水的流量而設計魚池的面積,面積過大造成浪費,面積過小不夠用。根據水流量和魚池面積,計算出每年的生產量,再據此建造飼料加工和庫房等輔助設施。
1、養鱒池
養鱒池的建築材料,目前壹般都是用漿砌塊石或砌磚墻用水泥抹面而成,各地可根據材料的來源難易就地取材,養鱒池以不滲漏、水流暢通為前提。魚池的排列有並聯和串聯兩種,最好是采取並聯和串聯相結合的方式,即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不影響養殖成績,串聯池最多不超過三個池,否則下部池的水容易汙染和缺氧。養鱒池底要有坡降,前後池要有落差,水應自行流入池中,並能自行排出。
(1) 稚魚池:稚魚池是用來培育從上浮稚魚後直至養成到壹周年魚種的培育池。稚魚池應建在接近水源的地方,面積不宜過大,壹般池長10—20米,池寬1.2—2.5米,池深0.6米,水深20—40厘米,池底坡降為0.2%。
(2) 成魚池:是從魚種養成商品魚的魚池,面積在100—200平方米之間,池長20—30米,池寬4—6米,池深0.8—1米,水深60—80厘米,池底坡降0.8%。
(3) 親魚池:用作虹鱒親魚或後備親魚培育,親魚池面積在100—200平方米之間,池長20—30米,池寬4—6米,池深0.8—1米,水池60—80厘米,池底坡獎0.8%。在實際生產中,由於受條件限制,成魚池可以用來培育魚種,也可替代親魚培育池,另外魚池形狀以長條形池為好,如果水量充足,條件適宜的也可建造圓形池。
(4) 建池面積的計算方法:魚池面積的計算方法有三種,現舉壹例計算方法,即根據單位面積生產量來計算:魚池面積 = 年生產量/1平方米產量
例如:水流量30升/秒,1升水量年產魚200公斤。
1平方米可生產30公斤,則:
魚池面積 = 30×200/30=200米2
根據面積可換算出建魚池的數量,即:
養魚池寬 = 每秒註水量(米3)/ 水深(米)×每秒流速(米)
養鱒池水的流速通常是2—5厘米/秒。
如果已計算出養魚池總面積為500平方米,通過上式計算出魚池寬為4米,則魚池長應為125米,這樣即可建造4米寬,31.25米長的魚池4面。
(5) 養鱒池都必須具備註、排水和排汙的功能,壹般註排水口,都應盡量加大過水斷面。進水口壹般用喇叭形,通過進水閘口進魚池時水呈扇狀,並要有壹定的落差,讓水跌入魚池。
排水口壹般也做為排汙口,排水時最好能排底部水,這樣有利於汙物的排出,設計為,第壹道是攔魚柵,第二道是頂部擋水板,水從底部流出,第三道是水位控制閘板。這種方式比較合理,也有的只放壹道攔魚柵,壹道閘板,這種方法不利於排汙。
2、孵化室設備
虹鱒魚卵在孵化時應避免強光刺激和外來環境的幹擾,所以受精卵孵化應盡可能在室內進行,孵化室面積可根據生產苗種的量來決定。培育數百萬尾稚魚,孵化室在200平方米左右即可。
孵化室應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水質壹定要清潔,無汙染。室內修建長2—3米,寬50—60厘米的小池,池面以上靠墻壹側有進水渠或管道,魚池有壹註水閥,池底應高出地面,便於水和汙物的排出。
進行孵化時還應具有,孵化桶或平列槽、塑料盆、洗卵和消毒器具等。
3、飼料加工機械及庫房
養鱒用人工配合飼料,需制成顆粒狀後方能投餵,所以必須有造粒機。目前使用的造粒機械大小不壹,壹般的小型養殖場可用小型造粒機,加工出的顆粒料有硬顆粒和軟顆粒兩種,小型養鱒場用小型造粒機,制作軟顆粒料即可。庫房壹定要通風好、幹燥、不漏雨、不潮濕。
二、養鱒用水
水是進行虹鱒養殖的前提條件,養殖用水應該是流動的冷涼水,常年水溫在22℃以下,冬季不結冰。水質要符合養魚用水標準,澄清無汙染。這類水源程序有山泉、山澗溪流、地下進水、水庫的底層排水、雪山融水等。養鱒用水要有壹定的流量,通常可養魚的數量均按水流量計算,壹般情況下每秒1升水的流量的養鱒產量約為 50—200公斤。流水池中的用水要有壹定的流速,壹般在1.2—1.8米/分之間,養稚魚水的流速要小壹些,養成魚和培育親魚的水流速稍大些為好。
虹鱒魚
虹鱒魚
三、成魚飼養
虹鱒魚的生長分為五個階段:
(1)魚卵期,即胚胎發育期,壹般為30天到46天;
(2)仔魚期,時間為20天;
(3)仔魚期以後五個月為稚魚期;
(4)五個月後至1年為年魚;
(5)成魚期通常指15個月後,體重在1斤以上的魚,這時候就可進入市場銷售了。
1、放養密度
為了獲得較好的養鱒效益,要在有限的魚池面積、用水量方面爭取獲得最大的生產量。由於供水主要是供給氧氣,而氧氣又和溫度有關,因此水量、溫度和氧氣是影響飼養密度的三大要素。
2、投餵高蛋白優質配合飼料
飼料是高密度養殖的關鍵。由於在高密度養殖條件下,魚類的營養完全依賴於所攝取的人工飼料,所以關鍵是飼料的質量。為了使飼料的營養能滿足魚類生長的需求,需通過科學配比,使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達到虹鱒魚的需求量,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努力提高飼料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虹鱒魚魚種和成魚用的全價飼料,其營養成分中粗蛋白為40%~45%,粗脂肪為6%~16%,粗纖維為2%~5%,灰分5%~13%,水分8%~12%。日投餌量壹般不超過魚體總重的3%,每日投餌二三次。為改變虹鱒魚肉的顏色,在虹鱒魚上市前壹段時間,可以在飼料中加入壹定量的蝦殼粉。壹些養殖戶將鰻魚飼料用於虹鱒魚飼料配方,也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3、控制水質,保證池水有充足的溶氧量
充足的溶氧狀況是密養下水質控制的重要指標,當水量充足時,無需增氧即可獲得可觀的生產量。通常註水率?註水率=〔註水量(升/秒)/飼養魚重量(公斤)?×1000在10-15時飼養效益最好。
4、加強日常管理 堅持早、中、晚巡塘,並註意防治逃防盜。
虹鱒魚的餵養以動物性飼料為主,主要原料有魚粉、血粉、肉骨粉、羽毛粉等動物性原料。此外,豆餅、大豆、小麥粉、玉米、米糠、草粉等植物性原料也可使用,再添加油脂、復合多種維生素、復合礦物質及其它微量添加物,根據不同的時期進行合理的配制,就能獲得最佳的養殖效果。在養殖過程中除了保證虹鱒魚生長的必要條件外,也要註意魚病的防治,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下面的網址還有更多信息,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