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崇左夏威夷果行業供應鏈面臨什麽問題

崇左夏威夷果行業供應鏈面臨什麽問題

“壹顆堅果”到“壹條產業帶”零食巨頭如何助推本土供應鏈升級

齊魯壹點

2022-11-09 15:07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官方帳號

關註

11月5日,主題為“激發全球開放新動能,***享合作發展新機遇”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開幕。

第四次參展的良品鋪子攜帶16款甄選“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為原料的美味零食,向全球推薦中國風物。其中,壹罐來自雲南的夏威夷果,吸引了眾多目光。

原產於澳洲的“洋”堅果如何在雲南落地生根?對原材料選擇壹向苛刻的良品鋪子,又是如何把本土堅果納入到供應鏈體系?

引進來,走出去。作為“雙循環”的重要窗口,良品鋪子充分發揮進博會的平臺價值和行業引領作用,發掘中國優質原料,助力“三產融合”,帶動國內休閑零食行業本土供應鏈成長,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高品質零食的同時,也讓更多中國風味,走出山河湖海,走向世界。

壹顆“洋堅果”的落地與生根

這是壹個類似“雲南咖啡”品牌化的故事。

9月中旬,距離上海2368公裏外的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幾輛拖拉機滿載著剛采摘的夏威夷果行駛在山林間,15天後,它們就會經過良品鋪子全國3000多家門店和線上渠道,出現在萬千消費者的手中,也出現在了今年上海進博會的展臺。

194年前,夏威夷果被歐洲探險家發現於澳洲昆士蘭,後經夏威夷廣泛商業種植,也因此以“澳洲堅果”“夏威夷果”而聞名。

40多年前,這枚“洋堅果”漂洋過海來到廣東湛江,經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引入種苗,並在雲南部分地區試種。

接下來,是雲南夏威夷果波折的“本土化”發展。

盡管得天獨厚自然條件,讓雲南成為全球少數幾個澳洲堅果的種植區。但新品種孕育、長種植周期、收購價波動大等問題,讓農戶不願種、不敢種,本土夏威夷果遲遲未成“氣候”。

直到近十年,國內從傳統炒貨升級到堅果的消費升級下,雲南夏威果的發展也迎來“轉機”。

2019年,首次參加進博會的良品鋪子,壹邊采購著南非、澳大利亞的進口夏威果原料,壹邊在雲南尋找夏威夷果優質農場,同步進行壹場關於堅果原料國產化的供應鏈布局。

良品鋪子堅果品類采購負責人發現,得益於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當地龍頭企業推動,種苗“馴化”以及自主培育新品種的問題已解決,雲南夏威夷果產量和品質有所提升,市場供求成了新的難題。

“相比澳洲、南非等全球主產區的機械化、標準化、規模化,雲南夏威夷果沒名氣、沒銷路,當地農戶分散種植,靠天收,幾乎沒有抗風險能力。”

這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難題。

2006年成立、2014年成立進出口公司,為遍尋好原料早已融入全球供應鏈的良品鋪子,希望能嘗試解題。

進博會的吸納與成長:從買手到風物推薦官

作為國內高端零食代表,良品鋪子堅持“金字塔尖選好料”,深入全球原產地,甄選高品質的原料。

借助進博會的平臺,良品鋪子加快融入全球供應鏈的“進程”:2019年以來,先後與多家全球食品企業簽訂戰略協議,圍繞原輔料采購、創新技術和研發、產品創新等展開合作。

從巴基斯坦的松子、美國的開心果、南非的夏威夷果……每壹個品類背後,都聚集著良品團隊遍尋全球“優中選優”的故事。

從進口國外的好的產品、的原輔料,到幫助國內合作供應商引進研發技術、工藝、升級硬件設備,連續參加四屆進博會的良品鋪子有了更多思考:

對“三產融合”的休閑零食行業來說,最上遊的原料是1,其它是後面的0。進博會上的采買訂單,固然打破了進口零食的壁壘,降低了消費門檻,如何學習和引進國際巨頭對上遊原料端產業化、品牌化打造的理念,才能讓本土產業鏈價值最大化。

這也是雲南夏威夷果面臨的問題。

曾經的產業亟需創新產品出現,帶來穩定的原料訂單助其走出產業困境;新孕育的產業帶需要更多的技術、資金和訂單做保障,建立原料品質的標準,讓上遊也能產業化……這樣的故事在很多地方即將或正在上演。

作為國內休閑零食領導品牌,通過進博的交流和學習,良品鋪子也逐漸具備了“原材端標準掌控+生產端加工技術+消費端需求洞察”的供應鏈整合能力。

這也是雲南夏威夷果的解題思路。

2019年以來,良品鋪子和當地龍頭企業合作,從標準化、科學化種植,到原料分選規格、驗收標準的制定,再到引進壞籽類型辨識及篩選設備等,雲南堅果原料品質穩步提升,助力當地堅果產業鏈升級。

僅2021年,良品鋪子采購雲南夏威夷果5800噸,帶動直接經濟效益1.25億元。這壹過程中,良品鋪子協同當地龍頭企業和大戶帶動扶持農戶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達1.2萬余畝,最高畝產殼果300公斤,畝產值達1萬元以上。與良品鋪子合作的夏威夷果基地,直接帶動當地2萬余名農戶增收。

對消費者來說,雲南的夏威夷果品質不輸進口堅果,自有壹番風味且更為新鮮;對當地農戶來說,良品鋪子的技術賦能、品質把控、高品質收購不僅帶來了更豐厚穩定的收入,更增加了標準化種植的信心。

在當地政府扶持和更多龍頭企業助推下,“澳洲堅果”的“洋名字”也將慢慢轉變為“雲南堅果”“中國堅果”。

煥活中國風味助力“三產融合”

進博第5年,在中國新經濟、新發展的大背景下,龐大的消費市場、多樣化的消費模式創新也為“雙循環”持續增添動力。

良品鋪子充分發揮企業的平臺價值,深入產業鏈上遊,通過消費者端反向整合,帶動休閑零食供應鏈產業升級。

展臺上,壹袋袋美味零食背後,都有著“三產融合”的故事。

在“千湖之省·荊楚風味”主題板塊,良品鋪子以“魚米之鄉”湖北的優質農產品為原料,打造出多款暢銷風味零食。

300多年種植歷史的恩施富硒小土豆、擁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的孝感朱湖糯米,荊州的九孔藕、鮮美武昌魚,這些先後被良品鋪子開發成美味而便捷的休閑零食,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味蕾體驗,也讓這些優質農產品成為壹道道兼具特色與品質的“荊楚風味”,走出湖北,走向全國。

在“溯味源頭·自有良品”主題板塊,則呈現了良品鋪子探尋原產地至臻風物,向全球展示和推薦中國風物。

從阿爾金山天然雪水澆灌的新疆若羌灰棗、阿勒泰的巨無霸葵花籽,到長白山原始森林孕育的東北紅松、“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南日島深海海帶、滇西橫斷山脈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核桃……這些與雲南的“洋堅果”落地生根壹樣,都是良品鋪子帶動產業鏈融合的縮影。

16年來,良品鋪子壹直致力於推動優質產能和消費升級正向循環。逐步構建壹個“品質越高·消費者越滿意·工廠收益越高·工廠生產不斷提檔升級·提供更多高品質產品”的完整鏈路。

壹組組數據背後是“三產融合”和產業鏈升級的價值:

以湖北農副產品為力,僅2021年,良品鋪子采購荊州鮮藕2500噸,近3年累計采購1萬余噸、采購金額過億;采購恩施小土豆900噸,幫助農民增收近千萬;“魚肉”系列采購荊州、仙桃等鮮魚3000噸,加工後年采購額近1億元;“米釀”系列年加工孝感糯米8000噸,帶動500余種植戶年增收1100萬元......

除了原料帶動,良品鋪子還更多體現在對供應商的研發、管理賦能上,以雲南野山筍為例:良品鋪子通過將消費端需求反饋至上遊原產地,制定的外觀色澤、組織形態、鮮嫩度的A級標準,以比市場均價高出25%左右的價格采購符合原料標準的雲南野山筍,幫助合作供應商在當地投資1000余萬元建設自動化工廠,令野生筍產量在7年間從100噸增長至2000噸......

良品鋪子負責人表示,“在向全球展示和推薦零食背後‘中國風物’的同時,希望中國休閑食品行業中各環節凝聚起來,***同激發產業的蓬勃氣象”。

現在,在良品鋪子“快車”的帶動下,更多的本土產業鏈將被良品鋪子挖掘和賦能成長,從而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高品質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