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達縣有6種家畜,包括綿羊、山羊、牦牛、黃牛、奶牛和驢。野牛、盤羊、巖羊、白頭鶴、禿鷲、馬鹿、白唇鹿、猞猁、果子貍、黑熊、棕熊、豹、水獺、紫貂、金貓、猴、藏狐、雪豬、雪雞、野鴿、斑鳩、金雕、山。此外,還發現了天鵝等國家壹級保護的珍稀鳥類。
植物資源
截止2014年,共有植物42科160種,其中草本植物120種,木本植物30種。野生植物品種較多:江達縣是昌都地區的大森林之壹,主要樹種有杉、松、柏、樺等。還有數百種藥用植物,如冬蟲夏草、貝母、黃連、大黃、秦艽、雪蓮、枸杞、白子菜、金銀花等。此外,還有各種奇花異草。
真菌資源
江大的幾個鎮還盛產松茸、猴頭菇、獐子菇等名貴食用菌。截至2010年底,江達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5所,教學點43個,小學生739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8.17%。2010—2011學年,全縣初中在校生3705人,初中入學率91.03%。根據該縣基礎教育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全縣初中在校生達到4000人,初中升學率達到95%以上;小學生人數達8000人,入學率達98%以上。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規範。
全縣現有小學建築面積43137平方米,小學生平均校舍面積5.71平方米。全縣中學建築面積***41457平方米,平均校舍面積12.67平方米。全縣小學藏書77737冊,中學藏書54000冊。全縣各級學校教學儀器配備率達到85%以上。根據自治區學校項目建設規劃,到“十二五”末,江達縣將完成縣壹中、二中附屬設施建設,總投資10萬元;同時完成7所小學改擴建,總投資561.5萬元;還將完成縣幼兒園和8所鄉鎮幼兒園建設,總投資2988萬元。農業基金會
江達縣2015年度“範李和富”項目經過層層檢查篩選,涉及十三個鄉鎮19個村。項目涉及路橋建設、蔬菜種植、村級基礎設施、47戶個人住房項目建設,涉及資金792.6萬元。
通信基礎
截至2014年底,江達縣有1個郵局,提供電報、傳真、匯款和長途電話業務。到2014年,江達縣有1個縣醫院,1個衛生防疫站。崗托鄉有1醫院,是意大利援建項目,醫療條件很好。
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鄉鎮衛生院開展義診10余次,發放育本醫學知識書籍(藏文版)300本,發放價值1500元的計劃生育藥品和用具,制作植皮避孕16例,開展甲肝、乙肝、麻疹疫苗接種80余例;駐村工作隊還積極捐款2000多元,為貧困群眾購買藏藥和西藥;積極引導廣大農牧民註意衛生防疫,不吃病畜或咬死畜肉的動物,改掉吃腐肉和變質肉的壞習慣。2009年全縣262戶1548貧困人口脫貧;完成全縣13個鄉鎮、1794戶9970名貧困人口的年度換發建檔立卡工作;協助自治區海關、區黨校、區農牧局等8個定點扶貧單位落實定點扶貧資金4241萬元,幫助解決了177戶1.096名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困難。
移民搬遷
2009年以來,江達縣采取貧困戶安居、分散搬遷、地方病搬遷等多種移民方式,搬遷貧困戶581戶,國家投資933.5萬元,基本實現了“遷出、留穩、致富”的目標。
科技扶貧
2014年以來,江達縣把“科技扶貧”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牧業科技培訓,全年培訓農牧民180余人,發放各類科普知識手冊200余冊。同時,深入全縣13鄉鎮開展“基層農牧業技術”活動,幫助農牧民掌握農牧業生產技術,有效提高生產水平,實現農牧業增產增收。
工業化扶貧
2014以來,在青泥洞鄉牧民運輸協會、波羅鄉牧民建設隊等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帶動下,組織廣大農牧民參與各項工程,帶動了脫貧增收。全年組織勞務輸出1500余人,實現勞務收入1903萬元。
項目建設
2014全年,新建或續建扶貧項目8個,圓滿完成崗坨鎮蔬菜基地、王蔔頂鄉拉屋通渠提升等6個扶貧項目,國家投資375萬元。做好2010扶貧項目申報工作,申報娘溪根陀運河、波羅鄉農民砂石場等7個2010扶貧項目,申請國家投資284萬元;全縣扶貧開發項目“十二五”規劃已基本完成,規劃扶貧開發項目196個,申請投資12156.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