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各種珍禽異獸的家園:是虎、豹、熊、羚羊、獐、猴、鹿等野生動物的天堂;還盛產蟲草、貝母、天麻、紅景天、黨參、三七、雪蓮、麻黃、靈芝、大黃等名貴藥材;林下資源十分豐富,食用菌120多種,松茸年產量300多噸。
林芝的傳統飲食是藏餐。遊客來到林芝,自然要嘗壹嘗。典型的藏餐有羊肉、牛肉、糍粑、酥油茶、青樹酒。因為地理等原因,林芝的飲食習慣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特色。但對於遊客來說,作為常規飲食,並不習慣。遊客來西藏,可以選擇性地去餐館品嘗壹些有特色的藏餐,各種灌腸、青稞酒、酥油茶等藏餐,牛肉包子、糍粑、各種糕點,還有甜茶、奶茶、酸奶、香腸、風幹肉等。"
“藏餐”是藏餐的總稱,取材廣泛,獨具特色。典型的有烤羊、牛肉、汽巴、酥油茶、青樹酒等。原料有牛、羊、豬、雞等肉類,還有土豆、蘿蔔等蔬菜。飲食以米飯、面條、青稞為主。我喜歡油重、味濃、香、脆、甜、脆的食物,有麻辣、酸的調料,我又用香料,經常用烤、煎、炸、煮的方法。林芝森林資源豐富,藏宴主要有“松茸燒藏雞”、“掌參燉藏雞”、“冬蟲夏草燉鴨子”、“烤藏香豬”、“青崗木耳烤藏香豬”、“蕨麻飯”、“灌湯包”、“蕎麥餅幹”、“手抓羊肉”、“自制血腸”等。
巴贊
糍粑是藏族人的主食。就是青稞的炒面,煮熟,磨碎,不過篩,有點類似中國北方的炒面。吃糍粑的時候,在碗裏放壹些酥油,倒入茶葉,加入炒面,用手攪拌。攪拌時,先用中指輕捶碗底的炒面,防止茶水溢出碗外;然後轉動碗,用手指貼近碗邊將炒面壓入茶水中。當炒面、茶葉、酥油攪拌均勻後,用手揉成壹團,就可以吃了。吃的時候用手在碗裏不停揉搓,揉成壹團,用手往嘴裏送。
黃油
黃油是藏族家庭每天必不可少的食品原料。黃油是從牛奶和羊奶中提取的。黃油的吃法有很多種,主要是把酥油茶攪打或者用耙子混合。節假日炒水果,用酥油。
酥油茶
藏族人平日喜歡喝酥油茶。制作酥油茶時,將茶葉或磚茶與水長時間煮沸,制成濃汁,然後將茶葉倒入“冬末”(酥油茶桶),再加入黃油和鹽,將“羅嘉”上下抽數十次,使油茶混合,再倒入鍋中加熱,就成了美味的酥油茶。在高海拔地區喝酥油茶有助於緩解缺氧癥狀,防止嘴唇幹裂和皮膚幹燥。
青稞酒
青稞酒,藏語稱為羌,是由青稞釀造的,青稞是西藏當地生產的壹種主要糧食。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愛的飲料,也是慶祝節日、結婚、生子和送親戚朋友的必不可少的飲料。
牛奶/乳制品
西藏有許多牛、羊和奶制品。最常見的是酸奶和奶渣。酸奶有兩種,壹種是奶酪,藏語叫“大雪”,是用酥油精制過的牛奶制成的;另壹種是不加精制酥油的牛奶制成的,藏語稱之為“俄羅斯雪”。酸奶是牛奶糖化形成的食品,更有營養,更容易消化,適合老人和小孩。奶渣是牛奶提取酥油後,水煮沸蒸發後剩下的物質。牛奶是藏族人的重要食物。奶渣常被當作零食,人們在家或外出都隨身攜帶。
土豆咖喱飯
土豆咖喱飯起源於印度,傳入西藏,逐漸成為藏餐的重要組成部分。方法是先將新鮮酥油加熱,放入少許洋蔥,將切成塊狀的羊肉倒入鍋中煎至半熟,加入茴香咖喱、鹽等調味品,然後煮熟,將土豆去皮切塊放入鍋中壹起燒壹會。上菜的時候把米飯放在銅飯盒裏,上面放土豆和咖喱肉,再吃。
通常
將芫荽粉加入酸奶中,攪拌,將新鮮的蘿蔔葉浸入其汁中。這道菜又酸又好吃,充分保證了酸奶和蔬菜的營養。
牛肉面包
藏族家庭喜歡吃牛羊肉。牛肉包子是將牛肉、板油、洋蔥壹起切碎,加入調料做成的。面條不是發酵的,是直接用面條做的。高寒地區牦牛肉的特點是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富含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傳統藏餐中的牛肉包子歷史悠久,風味獨特。
松茸燜藏雞
松茸不僅風味極佳,香氣誘人,而且是壹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譽。純天然,香味獨特,富含營養和抗癌物質。藏雞是藏族農民的主要家禽,以野外飼養為主,輔以青稞、小麥等粗糧。藏雞個頭小,味道好。這道菜的獨特之處在於融合了兩種地方特產,是純天然、營養豐富的綠色生態食品。
烤藏香豬
藏香豬在野外飼養,吃野果和草根,生長緩慢。他們以野生香而聞名。藏香豬和藏雞壹樣,體型小,基因原始。因為長期生活在無汙染、純天然的寒冷地區,所以皮薄,胴體瘦肉率高,肌肉纖維特別細,肉質鮮嫩,烤出來的肉非常好吃。
青崗蘑菇燉藏香豬
生長在青岡下的青岡產量很高。青岡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氨基酸,是美味又營養的天然綠色食品。
蕎麥燒餅
蕎麥蛋白富含賴氨酸,鐵、錳、鋅等微量元素比普通谷物豐富,還富含膳食纖維,是普通精米的10倍,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功能。蕎麥味甘,性平,有健胃、開脾、開胃、潤腸、消食化滯的作用。林芝當地的蕎麥餅幹是最有效的無汙染健康食品。
冬蟲夏草燉鴨子
冬蟲夏草又稱冬蟲夏草,是壹種常用中藥,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主要成分為蟲草酸、粗蛋白和谷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B12。冬蟲夏草燉鴨是林芝的特色菜,對增強人體免疫力和體質有特殊功效。
手撕羊肉
羊肉食品由肥羊肉和花椒、大料、蔥姜切片、鹽等調味品精制而成。吃的時候蘸當地人做的香辣醬,鹹辣鮮香,肥而不膩,好吃。
本地血腸
藏式風味的血腸和我們日常吃的各種廣東風味、四川風味的香腸不壹樣。
風幹牦牛肉
初冬將低脂肪含量的牦牛肉掛在陰涼通風處,自然晾幹。或者掛之前在肉上放鹽、辣椒、花椒等調味品,晾幹後食用。由於冬夜寒冷,風幹牛肉極其酥脆可口。
魯朗石鍋
原料為世界罕見的天然巖石,產於林芝墨脫縣。主要成分包括:菱鎂礦、滑石、蛇紋石、雲母等。據專家研究檢驗,石鍋中含有人體必需的矽、鎂、鈣、硒、錳、鐵、鎳、鋅等多達十六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和有害物質。魯朗石鍋以灰褐色、灰白色為主,質地柔軟,耐高溫2000℃。具有傳熱快、不粘鍋、氣泡少、不變色等優點。菜系以石鍋雞、石鍋魚為主,配以當地濃郁的棕櫚參、各種野生菌類和新鮮時令蔬菜。湯汁清香可口,回味醇厚持久。醫學臨床實驗表明,魯朗石鍋燉制的食品對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明顯的食療保健作用。
巴河魚
巴河魚是林芝地區著名的特色餐廳。巴河魚主要產於楊妮河和巴松錯,屬於高山冷水魚種,肉質細嫩,湯汁鮮美,做法精美,品種繁多,營養價值極高,因位於工布江達縣巴河鎮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