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鱈魚有鱗嗎?

鱈魚有鱗嗎?

壹些

鱈魚

鱈魚(鱈魚科)黑鯛

【地方名】大頭青、大口魚、大口魚、明太魚、水口、寬口魚、大口魚、石櫟。

【形態特征】身體細長,壹側略扁平,尾部向後逐漸變細。壹般長25-40cm,重300-750g。頭大,口大,上顎略長於下顎,頸部有觸手,與眼徑相等或略長。頜和犁骨都有絨毛齒。體表覆蓋的小圓鱗易脫落,側線明顯,背鰭3條,臀鰭2條,均完全由鰭組成,無硬刺。頭、背和體側為灰褐色,帶有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腹面為灰白色。胸絡是淡黃色的,其他鰻魚都是灰色的。

【產地與季節】分布於北太平洋。我出生在黃海和東海北部。主要漁場在黃海北部、山東高教東南偏東、海島南部和東海南部。漁期為冬夏兩季,冬季為65438+2月至次年2月。夏季洪水是從四月到七月。

【經濟價值】屬於冷水性底層魚類,是北方沿海地區出產的海洋經濟魚類之壹。鱈魚每100克肉含蛋白質16.5克,脂肪0.4克。它的肉白、細、嫩,入口不膩。世界上許多國家將鱈魚視為主要食用魚類之壹。除了鮮食,還被加工成各種水產食品。此外,魚肝油體積大,富含維生素A和D,是提取魚肝油的原料。

大多數鱈魚生活在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冷水海域,水溫為0℃ ~ 16℃。

只要能動的都吃,吃得多,所以長得快,大概10年能長到1米;體長約1米的雌魚壹次可產多達300萬到400萬個卵。由於群居性生活,所以容易捕捉,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食用魚。

世界上最不怕冷的魚是南極洲的鱈魚。在南極冰冷的冰水中,可以凍而不僵。原來這種魚的血液中含有壹種叫糖肌的成分,類似於汽車的防凍液。

南極鱈魚生活在南大洋寒冷的海域,甚至靠近位於南緯82°的羅斯冰架。它長約40厘米,重數公斤。短而厚,銀灰色,有暗褐色斑點,頭大,口圓,唇厚,血灰,無血紅蛋白。作為壹種食用魚,它鮮嫩潔白,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其獨特的生理功能是抗低溫,因此南極鱈魚不僅作為重要資源被商業開發,其抗凍功能也受到高度重視。

魚類生理學研究結果表明,普通魚類在-65438±0℃凍成“冰棍”。南極鱈魚能在-1.87℃的溫度下積極生活,若無其事地遊來遊去。原來南極鱈魚的血液中有壹種特殊的生化物質,叫做抗凍蛋白,在起作用。

抗凍蛋白之所以有防凍作用,是因為其分子具有膨脹的性質,仿佛具有壹個易於與水或冰相互作用的表面積,從而降低水的冰點,防止體液凍結。因此,抗凍蛋白賦予了南極鱈魚驚人的抗低溫能力。

鱈魚通常指鱈魚形的魚,是海洋世界的壹個大家族。已知物種約有500種,是海洋漁業的主要對象。1996全球鱈魚漁獲量達到1071萬噸,占海洋漁業總產量的12%。主要的捕魚種類屬於松藻科、黑線鱈科和松藻科。世界上有50多種鱈魚,大部分分布在北大西洋大陸架。重要的物種有太平洋鱈魚、大西洋鱈魚、黑線鱈、藍鱈魚、綠鱈魚、洋槍魚、挪威長臂鱈魚和鱈魚。

鱈魚是鱈魚科的壹個重要物種,是壹種冷水性遠洋魚類。它廣泛分布於北太平洋,從日本南部沿俄羅斯東海岸向北,經過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南海岸和加拿大西海岸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是兩個重要的漁場。鱈魚是壹種經濟魚類,漁獲量很高,最高年產量達600多萬噸。1998年漁獲量為409.4萬噸,其中俄羅斯和美國占86.1%。

我國近海捕撈從1985開始到1991,大型拖網漁船壹直在白令公海作業。由於世界主要捕魚國的捕撈強度,白令公海的狹鱈資源在幾年內已經枯竭,中國新興的遠洋漁業陷入了困境。在鄂霍次克海的中部,有壹個小高海,像壹條波洛克海峽壹樣由北向南狹長,被俄羅斯200海裏經濟區包圍。當時遠洋運輸公司的冷藏運輸船海法號在湖北運輸魚粉時意外發現了“新大陸”。幾艘波蘭大型拖網漁船在這裏捕撈鱈魚,隨後中國遠洋船隊蜂擁而入,開啟了中國遠洋漁業的新篇章。

65438年2月至次年3月,是捕撈鱈魚的黃金季節。探魚儀的小屏幕往往是整頁紅色顯示。在冰下400米的海底,只有為過冬而堆在壹起的鱈魚有200米厚。當時魚類活動緩慢,魚群高度集中。

鱈魚經濟價值高,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特別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標準化加工生產。德國BADER工廠提供的設備是加工鱈魚的專家,速度快,質量好。可加工成有刺和無刺片,從腹部切開的V形片加工成碎魚,魚頭等下腳料加工成魚粉和魚油。有壹艘專門加工魚糜的捕撈加工船。鱈魚制成的魚糜潔白細膩,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彈性極佳。魚香腸、魚卷、魚餅、魚丸、蟹棒等“海洋”牌海鮮都可以由魚糜加工而成,是絕對的藍色食品。

鱈魚食譜:

第壹道菜是拌辣醬的魚片:做法是將生魚片用開水燙至半熟,蘸辣醬食用,特點是爽口,簡單易行;

第二道菜是生魚片:將生魚片切片,然後蘸辣根和醋調味,特點是味道清淡,提胃增食欲;

第三種是紅燒魚頭:將整個魚頭清洗幹凈,放入鍋中用調料文火烹制,特點是香爛汁多,回味無窮;

第四道菜是紅燒魚尾:取自2 ~ 3歲鱈魚的尾部,經油淬後加調味湯制成。特點是尾巴運動頻率高,所以肉質細嫩,味道鮮美。

第五道菜是魚花菜:以雄魚花為原料,用精鹽揉搓,用開水燙過瀝幹,再用調料炒熟。其特點是色澤誘人,營養豐富。

第六道菜是鹹魚子:取未成熟的魚子用開水焯壹下,然後加入調料在鍋裏快速翻炒,特點是外鹹內淡,吃完還想吃;

第七道菜是鱈魚丸子:生魚片用拌魚機攪拌後,放入湯料中煮,特點是丸子鮮美,湯鮮;

第八種做法是魚舌炒姜絲:這是壹道功夫菜,取自壹條小魚的舌頭,用姜絲等調料在鍋裏炒。它的特點是迷人的美麗和醉人的清新;

第九道菜是燉魚翅:所謂魚翅,取自魚頭兩側鰭與魚頭之間的接合處,特別適合細細品味和體驗味道;第十道菜是麻辣燙魚脖子:取魚頭下顎的那塊肉,用少許辣椒粉翻炒,特點是嫩滑細膩;

第十壹種是炸魚肚:以魚肚為原料,切塊洗凈,用開水焯水,再用調料炸制而成。特點是咬頭,有益牙齒;

第十二道菜是魚唇湯:取魚嘴周圍的上下嘴唇,放在鍋裏慢慢煮。這湯呈乳白色、粘稠、膠狀。

第十三道菜是翡翠珍珠湯:所謂的珍珠,是從魚的眼睛裏取出來的,用加了調料的鍋熬湯。其特點是好吃、長、明目、潤肺、額頭出汗,極為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