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幹燥樹皮。別名鬼母、劍貴、玉貴。其枝(肉桂)和幼果(肉桂)也可入藥。肉桂是珍貴的中藥和調味品,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作用。從肉桂葉中蒸餾出的肉桂油是珍貴香料和各種有機香料的合成原料,可入藥。現在肉桂油已經廣泛應用於餐飲業。它的木材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主產於廣西、廣東、湖南、福建、浙江、江西等省。
1,選地整地。苗圃地應選擇在排水良好、土層濕潤肥沃、土層疏松的砂壤土中。坡向要朝向東南,靠近水源,便於幹旱時抗旱。選好後要翻耕2-3遍,同時施糞肥或堆肥等有機肥,然後做出寬1-1.2 m,高15-20 cm的壟。
肉桂林地宜選在日照充足、無冷風的東南坡,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無侵蝕的半山區。微酸性砂壤土更好。
2.繁育方法
(1)育苗: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生產。
①播種育苗。采摘時播種最好。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0.3%的福爾馬林溶液中30分鐘。按需使用,行距20-25cm,株間距6-9cm,覆土2cm左右。每畝播種量為16-18公斤。用草覆蓋苗床保持濕潤,每隔4-5天澆水壹次,播種後20-30天發芽挖坑後揭開草蓋,再搭棚子遮蔭。可選擇高20厘米、地徑0.5厘米以上的壹年生苗造林。
(2)催芽促根育苗:這種方法專門用於培育大樹所需的苗木。4月上旬,從出芽植株中選取1-2年生、1.5-2米高、直徑2-3.5厘米的萌蘗,在靠近地面的地方剝皮,然後培土促生根1年後移栽。
(2)植樹造林。造林時間應該在春分前後。每畝施豬糞5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造林密度因矮樹或喬木的經營而異。矮樹的株距為1-1.2m,行距為1.2-1.5m,喬木的行距分別為4-5m和5-6m,種植穴規格為50cm× 50cm× 40cm。
3.撫育管理:苗木栽植後,要及時覆蓋遮蔭。種植2-3年後,可進行林糧間作或種植遮蔭作物。註意夏秋季除草,冬季追肥。通過加強撫育管理。肉桂5年可以去皮。
4、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在雨季,在排水不暢的苗圃,土壤表現嚴重,防治方法有:①防治積水;(2)及時發現病株,拔出焚燒,用生石灰消毒畦邊。
(2)肉桂葉褐斑病:4-5月發生,危害新葉,可噴施波爾多液。
(3)肉桂:是肉桂的主要害蟲之壹。防治方法:①幼蟲孵化期,可每100天噴壹次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或2.5%三唑酮乳油4000倍,共噴2-3次;(2)用白僵菌噴粉;(3)修剪、修剪相結合。
(4)卷葉蟲:夏秋季幼蟲將數片葉片卷成巢,潛伏其中,危害幼苗。防治方法:噴灑敵百蟲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
(5)褐桂和幼蟲危害樹幹。防治方法:①夏秋季節在樹幹幼蟲的蟲蛀乳汁中插入鐵絲刺死幼蟲,或在蟲洞內插入敵敵畏棉毒殺幼蟲。②4月初發現成蟲,人工捕殺。
5、收獲和加工
矮林作業的目的是采集樹葉,蒸油,生產桂桐、桂心等產品。造林3-5年,平均每畝可剝肉桂40-50公斤,同時每年可收獲肉桂葉蒸汽油1.5-1.7公斤。肉桂剝皮的適宜時間是3月下旬,此時樹皮容易剝落,根部發芽快。
喬木的目的是培育肉桂、桂皮和種子。造林後15-20年切剝肉桂皮,2-3月采收的肉桂品質較差,6月下旬可在樹基部剝壹圈皮。既能增加韌皮部的油脂積累,又有利於剝皮。
肉桂采收後要進行加工,加工規範如下:
全緣肉桂:將65,438+00年以上的肉桂去皮,切兩端放入木質凹凸盤中,曬幹。
板肉桂:將肉桂放入肉桂夾中,曬幹至七八成,取出,縱橫疊放,加壓晾幹。
桂花(桂桐):將5-6年生幼樹的幹皮和粗枝皮去皮,風幹1-2天,卷成筒狀,陰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