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處暑前面的壹個節氣是什麽

處暑前面的壹個節氣是什麽

處暑前面的壹個節氣是什麽

處暑前面的壹個節氣是什麽,我國壹***有二十四個節氣,而處暑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壹個,天氣也逐漸開始轉涼,處暑的到來說明已經進入秋天了,那麽處暑上個節氣是什麽節氣呢?讓我們壹起來看看吧。

處暑前面的壹個節氣是什麽1

立秋介紹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

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壹葉而知秋”的成語。秋季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壹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後雖然壹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稱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處暑介紹

處暑,即為“出暑”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歷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

處暑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鬥七星,彎彎的鬥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壹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壹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中國將處暑分為三候:“壹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雕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節令到了處暑,氣溫進入了顯著變化階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氣逼人。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濕度低。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容易出現口鼻幹燥,咽幹唇焦的燥癥。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過涼。所以,此時節要註意防燥,飲食起居均要調劑周到。

處暑時平均氣溫壹般較立秋降低1.5℃左右,個別年份8月下旬華南西部可能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下的低溫,影響雜交水稻開花。但是,由於華南處暑時仍基本上受夏季風控制,所以還常有華南西部最高氣溫高於30℃、華南東部高於35℃的天氣出現。

處暑前面的壹個節氣是什麽2

處暑是第十四個節氣,而處暑前壹個節氣是第十三的立秋。

“立秋”到了,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仍是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3日。

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氣內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於臺風雨季節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根據氣候平均溫度劃分季節的標準,必須是連續5天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這樣的標準,江淮地區壹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進入秋天。立秋後雖然壹時暑氣難消,雖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氣溫的日較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此外,秋的含義,還有莊稼快成熟的意思。

立秋為什麽在處暑前

立秋在8月7、8或9日。立秋壹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後仍然壹時暑氣難消,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由於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開始時間也不壹致。氣候學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為秋季開始,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符合大部分地區的實際。處暑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氣候學上就是這樣劃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