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佛手紅薯?

什麽是佛手紅薯?

佛手瓜

佛手瓜

也稱為huisquil或chocho。

學名佛手瓜

其他名稱有梨瓜、絲瓜、拳瓜、掌瓜、長壽瓜、獵鷹瓜、菜梨等。

該科屬於葫蘆科和葫蘆科。

綜述了葫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學名佛手瓜,廣泛種植於熱帶美洲,也可作為壹年生植物在溫帶種植。藤蔓生長迅速,有卷須。花又小又白;梨形,綠色,7.5左右?10 cm(約3?4寸),上面有凹面;只有壹粒種子。果實可以煮熟,嫩根和土豆壹樣吃。

特色和特點是多年生攀援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為弦狀須根,側根粗長,第二年後可形成肥厚根;莖為卷須狀,長度超過10m,分枝力強,節上附有葉片和卷須;葉互生,葉對生於卷須,葉掌狀五邊形,葉全緣,綠色或深綠色;雌雄同株異花授粉,蟲媒花;果實梨形,有5條明顯的縱溝,瓜頂有壹條縫合線。果色綠色至乳白色,單瓜重250 ~ 500 g,果肉白色。種子扁平,紡錘形,無休眠期。

保暖,耐熱不耐寒。生長最適溫度為12 ~ 25℃,超過30℃生長受到抑制,極端高溫為40℃),低於5℃會造成冷害。適合中等光強和耐陰;要求空氣潮濕;適合在肥力高、保水性強的肥沃土壤中生長。

分布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19世紀傳入中國。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現在栽培區逐漸北移,溫帶溫暖地區也有栽培。中國南方的浙江、廣東、福建、雲南、貴州等省份栽培時間較長。近年來,長江中下遊的養殖逐漸發展起來。

水果的主要用途,嫩莖葉、卷須、地下塊莖都可以做菜,是真正的無公害蔬菜。巨大的莖和藤蔓可以作為飼料;瓜藤可以作為壹種強纖維的來源,並用於加工繩索。果實含鋅量高,對兒童智力發育、男女不育,特別是男性性功能下降有明顯療效,可緩解老年人視力下降。生長20 d的幼瓜鈣含量比黃瓜、冬瓜、西葫蘆高2倍以上,鐵含量是南瓜的4倍,黃瓜的12倍。白色或奶油色的品種質量最好。果實外形美觀,適合園林種植,用於觀賞和綠蔭綠化。

根據果實的顏色,木瓜的品種可分為白色品種和綠色品種。

1.綠皮種生長勢強,莖粗藤長,瓜多。瓜皮深綠色,瓜形長而大,果面硬與否,單瓜重0.5公斤左右。產量高,但果味淡,是目前主要栽培品種。

2.白皮種生長勢弱,莖細短,瓜少。瓜皮白綠色,瓜形圓小,表面光滑無刺,肉質致密,腥味輕,口感好,產量低,為生食。

營養食用木瓜肉質細嫩,每100克木瓜含水分90-92克,蛋白質0.9-1.2克,碳水化合物2.6-7.7克,維生素C 12-22毫克,胡蘿蔔素20微克。鉀的含量較高,可達190毫克,核黃素0.1毫克,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鈉10毫克,銅0.03毫克,鎂7毫克,鋅8.35微克,硒2.3微克,此外還含有葉酸,泛酸,煙酸等。

佛手苗也是營養豐富的蔬菜。每百克鮮苗含蛋白質1.8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4.3克,鈣20毫克,磷10毫克,鐵14毫克,特別是含硒量為30.58-53.000克。1000000001

佛手的吃法有很多種。鮮冬瓜可以切片切絲,肉炒,菜炒,涼拌,煲湯,火鍋,優質餃子餡。也可加工成腌制品或罐頭。在國外,佛手的吃法有蒸、烤、煎、炸。除水果外,根莖也可食用,方法和風味與馬鈴薯相似,含維生素A和c較多,嫩葉和嫩芽也可作為蔬菜食用。

吃佛手瓜時,最好選擇幼果,果肩有光澤,果皮表面較淺,果皮鮮綠色,鮮嫩無硬結。佛手的上市期是深秋,非常耐貯藏。常溫下,可從10保存至次年3-4月,風味基本不變。

禁忌因為佛手屬於溫性食物,屬於陰虛、體熱、體虛的人要少吃。

藥用價值

1木瓜在瓜菜中營養豐富,經常食用有利於增強人體抗病能力。

佛手瓜中蛋白質和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3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也明顯高於其他瓜類。此外,佛手瓜是壹種低熱量食物,是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的健康蔬菜。常吃佛手能利尿排鈉,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

據國家營養協會介紹,鋅對兒童智力發育影響很大,經常吃含鋅多的佛手有助於提高智力。

中醫認為其具有理氣、疏肝、止咳的作用,適用於消化不良、胸悶脹氣、嘔吐、肝胃氣痛及支氣管炎、咳嗽咳痰者。

佛手苗的硒含量高達每65.438+000克30.58-53.438+0微克,是很多蔬菜無法比擬的。現代醫學證明,硒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每個成人每天的攝入量應為30-50微克。硒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能保護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不受損害。

6木瓜對營養引起的男女不育,尤其對男性性功能障礙有很好的療效。

[編輯此段]烹飪說明

佛手可以當水果生吃,微甜爽口,像黃瓜;

還可以當菜,拍打、油炸、腌制、油炸、熬煮、煲湯,全能,常見的家常菜做法如佛手炒雞丁、炒佛手肉卷、佛手雞湯、涼拌佛手裏脊等。

也可加工成醬制品、蜜餞制品;

因為目前沒有發現病害,噴農藥比較少,所以生吃無害。

[編輯此段]食療效果

佛手性涼味甘,歸肺、胃、脾經;

具有祛風退熱、健脾開胃的功效,

主治:風熱犯肺,頭痛咽幹,咳嗽,脾胃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