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釀葡萄酒在工業生產中往往缺乏嚴格控制溫度的封閉循環發酵系統,發酵前對葡萄汁和容器進行滅菌的也較少,難以有效防止雜菌的汙染,容易產生有害物質。
另外,相對於工業生產中添加釀酒酵母,國內釀造只使用葡萄這種天然酵母,不僅可能產生異味,而且不能完全發酵葡萄糖。得到的酒的酒精含量不夠高,不能抑制雜菌的生長,增加了變質的風險,保質期有限。
葡萄果實的細胞壁含有大量的果膠,酯化後會產生甲醇。在工業生產中,可以通過添加外源果膠酶來限制甲醇的產生。而家庭釀造甲醇超標導致中毒的風險更高,尤其是生葡萄發黴、環境溫度過高的情況下。
自釀葡萄酒壹般使用新鮮葡萄,不同於工業生產中使用的皮厚顏色深的釀酒葡萄。食用葡萄果皮中的多酚、抗氧化劑和糖的含量遠遠低於釀酒葡萄。但要達到壹定的酒精度,只能額外添加糖分,成品酒的風味和保健效果大打折扣。
擴展數據:
釀造葡萄酒的註意事項:
首先,生葡萄應該是高質量的。
葡萄分為釀酒葡萄和食用葡萄。為了提高自制葡萄酒的質量,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原料時,購買新鮮、成熟、完好無損的釀酒葡萄。
第二,防止雜菌汙染
自制酒的發酵器具在使用前應清洗、消毒,並用熱水或高度食用酒精瀝幹;發酵過程中,溫度應控制在15 ~ 25℃之間,避免高於30℃。因為葡萄原料的表皮中有很多種微生物。
建議在發酵前添加適量的活性幹酵母,以抑制雜菌的繁殖。發酵過程中禁止向發酵容器中加水。如果在發酵或儲存過程中出現白毛、黴斑等異物,說明您已經感染了雜菌,請不要再喝了。
第三,不要密封容器進行發酵。
因為自釀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CO2)氣體,為了防止爆炸,最好選用鋼制和食品級的塑料容器,最好選擇大口容器,不要用葡萄灌裝。發酵時,禁止密封容器,瓶口留有縫隙或用八層紗布密封。發酵後,葡萄酒應該與酵母完全分離,以防止在儲存過程中瓶膨脹。
4.自制的葡萄酒適合儲存在陰暗涼爽的環境中。
由於滅菌條件的限制,發酵後的葡萄酒中可能存在其他微生物,容易導致葡萄酒變質。因此,建議自制葡萄酒應儲存在避光陰涼的環境中,儲存溫度應穩定在10-15℃之間。釀造的葡萄酒不應儲存在非食品級塑料瓶中。建議短時間飲用,不要長期存放。
顏色和氣味來判斷是否變質。
優質的葡萄酒應該清澈透明,色澤自然悅目;優雅宜人的香氣;酒體飽滿完整,有層次感和結構感。當澄清穩定的家釀葡萄酒出現渾濁、暗沈、油光、虹彩等現象時。,並且聞到醋酸、指甲油、黴味、老鼠味等不好的味道,基本可以判斷酒已經變質,不適合飲用。
人民網-記住這幾點,妳也能做出好酒。
人民網-餐桌問答:自制的酒可以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