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頭米怎麽種每年夏末秋初,妳都會在蘇州街頭看到這樣的風景——沿街剝皮賣雞頭米。那是蘇州所謂的“水八仙”之壹。因為蘇州正宗的地產雞頭米主要種植在汾門東南的城郊水鄉,所以也叫“南塘雞頭米”。
芡實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寒怕幹旱,水深80-120 cm。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當低於10℃時,生長停止。它能承受5℃的低溫,喜歡富含有機質的輕質粘土。
芡實可分為南北兩種。南虎杖又名芡實,有白花和紫花兩個品種,比北虎杖的葉子大。北方的毒刺叫毒刺,開紫色的花。主產於江蘇洪澤湖,適應性強。
1.水面選擇
壹般選擇淺湖邊緣或沼澤水面種植,要求水位相對穩定,枯水期20-30cm,豐水期100-150cm。水下淤泥層較深,達到20cm以上,土壤含有機質1.5%以上。
2.播種育苗
不適合直播,必須移栽幼苗才能獲得優質高產。因為育苗可以利用育苗池溫暖的小氣候條件,提前播種,延長生長期。同時,在較好的苗塘環境下,能順利出苗,茁壯成長,為高產打下良好基礎。在長江中下遊地區,4月上旬,當地平均氣溫達到10℃以上時,成熟品種江蘺開始浸種催芽。而晚熟品種百花則需要延遲10天左右。把挑選好的、儲藏好的種子拿出來,洗幹凈,放在盆、碗等容器裏用清水浸泡。每天換水,晚上遮太陽,白天溫度保持在20℃-25℃,晚上保持在15℃以上。超過65,438+00天後,大部分種子發芽,也就是種子裸露後,就可以播種了。1-2播種前,選擇避風向陽的水田,修建20 cm深的育苗池,平整土壤,清除浮萍、絲狀藻類和雜草,灌溉深度為10 cm。水清了之後,就可以開始播種了。播種動作要輕,發芽的種子要均勻地撒在水面附近,防止種子陷入泥中過深。芡實苗易碎,應防止泥土掩埋心葉。播種後應立即在池邊插上標誌,防止人畜混進池水,掩埋心葉。每池播種量5公斤左右。
育苗時播種密度大,要及時移栽秧苗跟緊,培育壯苗。轉秧池應選擇能灌溉較深水層的低窪水田,面積應比播種池大50倍左右。轉苗池周圍要築埂,整地與播種池相同。壹般不施基肥。如果土壤較薄,應適當施用基肥。播種後30-40天,當幼苗長出2-3片箭形葉時,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幼苗時,將幼苗和種子壹個壹個提起,即輕輕洗去附著在根部的泥土,管理好根部,壹個壹個地堆放在木盆裏,蓋好遮蔭,運到幼苗移栽池,然後按50厘米的行距種植在幼苗移栽池中。移栽不要太深,只要把種子、根和發芽的莖插進土裏就行,避免埋心葉。起初,移植池的水深保持在65438±0.5厘米。後來隨著幼苗的生長,水位逐漸加深,種植前達到40-50厘米,使幼苗新葉的葉柄壹個個加長,有利於以後適應深水環境。
3.水面的準備和定居
壹般來說,種植的水面是淺湖邊緣或沼澤。種植時要求水深40-50 cm,短時間內汛期最高水位不超過200-250 cm。風浪小,水下淤泥層20 cm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1.5%以上,水土無工業汙染。
種植壹般在6月中下旬進行,此時新長出的葉片直徑達到25-30厘米。種植前要根據行距和株距開穴,行距230 cm左右,株距200 cm左右。其中早熟品種密集,晚熟品種稀疏。根據芡實根系生長和分布廣泛的特點,采用寬穴淺栽法,可以促進芡實幼苗的早出苗、早開花、早結果。也就是說,在種植水面上按行距、株距定點種植蘆葦桿或草桿,然後以該點為中心開盆底孔,直徑110-130 cm,中心深度17-20 cm,等穴1-2天。如果土質較差,開洞時要施腐熟的糞肥,並與河泥充分混合,防止流失。種植前要將幼苗連根挖起,以免損傷植株。然後,把附著在根部的泥土輕輕洗掉,把須根握在手裏,葉子朝下。根要放在葉的背面,壹根壹根地放在木盆或木船裏,蓋好遮蔭,防止太陽曬蔫,馬上運到種植地。種植時,根系要在穴中展開,用肥料和泥土覆蓋,深度要在新埋的根和縮短的莖的外圍。壹般定殖後能存活7-10天。
4.種植水面管理
(1)栽後壹周查苗補缺,及時補植。對於發育不良的幼苗,需要檢查它們的心葉是否被淤泥覆蓋,如果是,就清除。
(2)水層種植時水深應在30厘米左右,成活後逐漸加深到40-50厘米,生長旺盛後期和開花結果前期再逐漸加深到80-100厘米,短期水位上升不超過120厘米,開花結果後期逐漸下降到50-70厘米。總之,水層管理要與植物的逐漸旺盛生長和逐漸衰退同步。
(3)閉葉前應根據雜草生長情況翻耕2-4遍草,將清除的雜草踩入泥中做綠肥。結合鋤草除草,分階段排泥護根,即把挖種植穴時臨時堆在穴周圍的土分階段排到穴內,最後整平。操作時註意防止葉片被碰傷,根部被踩壞,特別是不要把泥土埋在心葉裏。
(4)根周追肥根據幼苗生長情況確定,可與除草、漚麻結合使用。植株葉色變淡,新葉出葉緩慢,與前葉大小差異很小,葉面皺紋密集,是缺肥的征兆,應追肥。在葉子閉合之前,多施些肥料和泥球。泥球是用壹半河泥,壹半腐熟的糞肥做成的,可以充分混合,也可以適當摻入化肥,然後做成乒乓球大小的泥球。稍微幹燥後,它們可以均勻地塞入根系周圍的土壤中。壹般肥料團的配方是每100公斤河泥或細土加入腐熟糞肥50-100公斤、尿素100公斤、過磷酸鈣10公斤、氯化鉀或硫酸鉀10公斤,混合均勻。在開花結果期,葉片已閉合,可在晴朗的傍晚,用0.2%磷酸二氫鉀和0.1%硼酸的混合溶液葉面噴施2-3次,增加磷、鉀、硼肥,提高種子產量和質量。
收獲
虎杖的植株和果實基本都是無刺的,多次采收。但其葉背仍有僵硬的刺,收割時需要穿長袖衣服和長褲保護。芡實的成熟度與其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密切相關。收成太嫩,種子尚未飽滿飽滿;收獲太晚,果實自然開裂,種子漂移流失,種皮太硬,難以剝離。所以要適時、分階段收割。
壹般開花後35-55天開始采收,主要受氣體溫度和水位影響。氣溫高時,往往在30℃以上,水位淺時,往往在50厘米以下,果實成熟快,35天左右即可采收。氣溫較低時,往往在25℃以下,水位較深時,往往在80厘米以上,果實成熟較慢,采收需50天以上。壹般中等成熟的果實紫紅色,光滑無腺毛,無或少粘液,形狀飽滿,柔軟。如果仍難以判斷成熟度,可從芡實頂部剝下1粒種子進行檢驗。如果假種皮厚,有紅斑,外果皮橙到棕黃色,則中度成熟,可以采收。
如何保存雞頭米芡實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熱能、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保健食品。當我們壹次買了很多新鮮的芡實,壹次吃不完的時候,就要學會如何保存。
新鮮的芡實種子在常溫下最多只能保存四個小時,因為芡實種子開封後有大量水分,在常溫下放置會蒸發水分,產生變色,發出臭味。
將新鮮芡實放入密封袋中,加入適量水,密封。放入冰箱冷凍。下次解凍的時候還是新鮮的。不削皮就放冰箱裏,但是不能長時間保存。七天沒有問題。如果妳想保存很長時間,妳必須先去皮,然後放入冷凍室。半年就沒問題了。煮熟後的味道和新鮮的食物沒什麽區別。
只要按照以上方法保存,新鮮的芡實是不會變質的。
蘇州很少有八種水八仙,壹般指水八仙,主要是江浙地區最傳統的食物,有茭白、蓮藕、水芹菜、芡實(雞頭的頭)、慈姑(慈姑)、菱角、蒓菜、菱角八種。大多是秋季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