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壓力太大睡不著,不妨試試這壹助眠方法!讓妳擺脫失眠困擾

壓力太大睡不著,不妨試試這壹助眠方法!讓妳擺脫失眠困擾

睡眠幾乎占據了我們人生中三分之壹的時間,良好的睡眠既是壹種生理需求,也是身體 健康 的保障。然而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是的失眠人數已達三億之多,其中成年人失眠發生率為38.2% 。 近年來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因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各行業人員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加大以及諸多相關誘因使失眠患者日益增加, 出現入睡時間延長,睡眠質量下降等功能障礙,其中以壹二線城市居多。

現代醫學認為,長期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情緒波動、工作時間不固定、睡眠無規律等原因都可以使大腦皮層興奮與抑制相互失衡,導致大腦功能紊亂而致失眠。因此現代醫學認為失眠主要是神經原因造成的,抑制大腦神經的興奮便能使人安然入睡。

與現代醫學不同,中醫認為腦力消耗過度會暗耗心血,同時還會影響脾胃運作,《類經》:“心為臟腑之主,而總統魂魄,並該意誌,故憂動於心則肺應,思動於心則脾應。” 這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思則傷脾”。

脾胃是五臟六腑的營養來源,胃中所產生的水谷清氣,在人體的呼吸和脈搏跳動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心主血脈的基礎。心主血脈,心氣推動血液運行周身,外達肌腠,內入臟腑。氣血的正常運行,需要心與脾胃的***同作用來完成。同時胃的腐熟水谷功能,有賴於心的陽氣溫煦和推動作用。 過度的思慮導致脾胃升降失常,脾失健運,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因之失常,就會出現腹脹、食欲不振、倦怠、消瘦等癥狀。

中醫學認為:“正常的睡眠依賴於人體的‘陰平陽秘’,臟腑調和,氣血充足,則心神安定,心血得靜,衛陽能入陰”。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脈,心藏神,心血虧虛則神無處安藏,所以,本病病機為心脾虧虛,氣血失和,神失守舍而不得寐。

失眠人群中老年人占很大比例,這與中老年人本身的身體機能退化有關。隨著年齡增大, 老年人臟腑功能減退,臟腑虛衰,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脾虛氣血精微化源不足,心神失養從而引起失眠。

此外產婦由於妊娠期血液下註胞宮養胎,生產及刨宮產時,血液外溢消損,血不養神,則夜寐不安。 產時出汗、用勁、產程長,可致血隨汗出、血隨氣脫,耗氣傷血,致陰血虧而氣亦不足,氣血不能上奉於心,心失所養,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而不能寐。同時產後母乳餵養、排尿困難、傷口疼痛等都會對產婦睡眠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勞倦思慮,耗氣傷陰,擾動神明,神魂無主,寤寐不得安。《萬氏女科》言:“心主血,血失太多,心神恍惚,睡臥不安,言語失度。”

現代醫學通常會選擇使用鎮靜安眠藥物來治療失眠。盡管相應藥物能夠很好的幫助失眠患者入睡,不過不能長期使用,會形成依賴性和耐藥性,同時會帶來較多的副作用。對於產後婦女來說,服用安眠藥對身體的影響甚至更大。 而中醫認為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應以補脾養心、調和氣血為主,祛邪寧心安神為輔。 臨床證明,以歸脾湯加減治療本病取得良好療效。

歸脾湯出自《濟生方》:“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方中黃芪、人參、白術補脾益氣,賠補後天之本,龍眼肉配伍酸棗仁、茯苓益心脾,補氣血,安神誌,木香行氣健脾,為佐藥。炙甘草補氣健脾,調和諸藥為使藥。 諸藥合用,益氣養血,健脾養心,補而不滯,為治療思慮過度氣血虧虛、心脾勞傷之良方。 明代薛己在原方基礎上補充遠誌、當歸兩味藥後,更增強該方養血安神之功效。

曾有專家為觀察歸脾湯加減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將63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 32 例,對照組 31 例。治療組以口服歸脾湯加減治療,對照組睡前口服艾司唑侖片 1mg。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 93.75%;對照組總有效率 80.65%, 且治療組優於對照組( P 0.05),治療組較前改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