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咋區分是跳蚤咬的,還是蟎蟲咬的

咋區分是跳蚤咬的,還是蟎蟲咬的

跳蚤咬的與蟎蟲咬的區別如下:

1、跳蚤叮咬的,不會很多很密,跳蚤叮咬的也非常容易退。

2、蟎蟲叮咬的,跟蚊子叮咬的差不多,但是不容易消退,蟎蟲叮咬看不到東西,通常身上紅點,疙瘩比較多。

3、蟎蟲叮咬導致的癥狀,目前沒有什麽特效藥,根本辦法還是要殺蟎。

跳蚤為屬於蚤目(Siphonaptera)的完全變態類。俗稱革子,跳蚤是小型、無翅、善跳躍的寄生性昆蟲,成蟲通常生活在哺乳類動物身上,少數在鳥類。觸角粗短。口器銳利,用於吸吮。

腹部寬大,有9節。後腿發達、粗壯。蛹被繭所包住。成蟲體型微小或小型,無翅,體堅硬側扁,外寄生於哺乳類和鳥類體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幼蟲無足呈圓柱形,營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蟲血便或有機物質為食。

蟎蟲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廣腹亞綱的壹類體型微小的動物,身體大小壹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數種類小於1毫米。蟎蟲和蜘蛛同屬蛛形綱,成蟲有4對足,壹對觸須,無翅和觸角,身體結構有別於昆蟲。

蟲體分為顎體和軀體,顎體由口器和顎基組成,軀體分為足體和末體。蟎康軀體和足上有許多毛,有的毛還非常長。前端有口器,食性多樣,如頭皮屑等。

擴展資料

疥蟎成蟲體近圓形或橢圓形,背面隆起,乳白或淺黃色。雌蟎大小為0.3~0.5×0.25~0.4mm;雄蟎為0.2~0.3×0.15~0.2mm。顎體短小,位於前端。螯肢如鉗狀,尖端有小齒,適於嚙食宿主皮膚的角質層組織。須肢分三節。無眼和氣門。

軀體背面有橫形的波狀橫紋和成列的鱗片狀皮棘,軀體後半部有幾對桿狀剛毛和長鬃。腹面光滑,僅有少數剛毛和4對足。足短粗,分5節,呈圓錐形。

前兩對足與後兩對足之間的距離較大,足的基部有角質內突。雌雄蟎前2對足的末端均有具長柄的爪墊,稱吸墊,為感覺靈敏部份;後2對足的末端雌雄不同,雌蟲均為長剛毛,而雄蟲的第4對足末端具吸墊。

雌蟎的產卵孔位於後2對足之前的中央,呈橫裂縫狀。雄蟎的外生殖器位於第4對足之間略後處。兩者的肛門都位於軀體後緣正中。

跳蚤幼蟲的形狀很像最小的蠶,但顏色是白色或乳黃色的,身體有些透明,沒有腿,全身有鬃,行動很活潑,能自由生活。身體除去頭部以外分為13節,代表3個胸節和10個腹節。口器為咀嚼式的,以有機物渣滓為食料,但在已研究過的種類中,成蟲的排泄物最相宜。

它們是怕光、怕幹燥的,所以羊舍內溫暖、潮濕、又富於有機物的渣,是跳蚤繁殖發育最好的場所。經過脫皮3次後幼蟲即長成而進入蛹期。

成蟲能跳躍行動,雌雄均能找到宿主吸血,能交尾並產卵,顏色各種不同,自乳黃至深棕色。在適宜的環境中,可生活1年以上甚至2年。全部生活史的完成短自2-3個星期,多至1年以上,食物和氣候是主要影響的因素。總體來說,跳蚤生活史的進行是比較慢的,但由於它們壽命較長,所以仍能保持很多的數量。

參考資料: ?跳蚤-百度百科 蟎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