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蘿蔔在什麽季節種植?

蘿蔔在什麽季節種植?

在氣候條件適宜的地區,壹年四季都可以種植蘿蔔,大部分地區以秋季栽培為主,成為秋冬季節的主要蔬菜之壹。

成長習慣:

蘿蔔是壹種半耐寒蔬菜,種子在2℃-3℃都能發芽,最適溫度為20℃-25℃。苗期可耐25℃左右的高溫和-2℃ - 3℃的低溫。蘿蔔莖葉的生長溫度為5℃-25℃,最適溫度為15℃-20℃。肉質根的生長溫度為6℃-20℃,最適溫度為18℃-20℃。當溫度低於零下1℃-零下2℃時,肉質根會被凍住。

最好的蘿蔔是沙壤土,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水分豐富,保水保肥性好。土壤適宜的pH值為5.3-7。蘿蔔對營養元素的吸收最多,其次是氮和磷。據研究,每生產1000公斤蘿蔔,約吸收氮5.55公斤,磷2.6公斤,鉀6.37公斤,三者比例為2.1:1:2.5。

栽培技術

收獲後要盡早深耕,充分冷凍幹燥,打碎耙平,施足基肥。根據土壤情況選擇蘿蔔品種。可以安排土壤較深的大品種,耕地深度要在33厘米以上。如果土層較淺,可以選擇土層較淺的中小品種。中型種耕地深度約25 cm,小型種耕地深度約15 cm。栽培方法因品種、土質、地形和當地氣候條件而異。中小蘿蔔在雨水少、排水好的地方平床栽培,大蘿蔔根深葉大,必須高床栽培。在長江流域,大蘿蔔或小蘿蔔常采用深溝高壟,以利排灌。壹般畦高20-27cm,畦寬L-2m,溝寬40cm。

蘿蔔根系發達,需要充足的基肥。整地前施腐熟豬、牛糞等農家肥100噸,過磷酸鈣25公斤,復合肥50公斤,翻耕入土,然後耙平做畦,使土壤疏松、細碎、均勻,畦面平整。

害蟲防治

蘿蔔的主要病害是黑腐病和病毒病,主要害蟲有蚜蟲、菜青蟲、菜青蟲、小菜蛾、黃條跳甲等。

病毒性疾病:發病後出現馬賽克。葉片皺縮變形,植株矮小,根系發育不良,導致嚴重缺株減產。該病由蚜蟲傳播,高溫(28℃以上)和幹旱有利於發病。可通過以下措施控制:早期防治蚜蟲;高溫幹旱季節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植物抗病能力;適時播種;合理輪換。

黑腐病:侵染後,根的維管束變黑,肉質根內部變黑腐爛,產生黑心、空心、特別臭的氣體。防控時應與十字花科蔬菜輪作;及時防治菜青蟲、黃條跳甲等害蟲;用硫酸鏈黴素濃度200毫克/公斤(相當於0.02%)噴灑。

蚜蟲主要危害蘿蔔葉片。群體聚集在葉背和心葉上吸汁,使受損葉片邊緣向後卷曲,葉片萎縮,逐漸失水變黃,使植物發育不良,發育不良直至死亡。此外,它們還會傳播病毒性疾病。可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或5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

成年菜粉蝶在葉子背面產卵,看起來像垂直的麥粒。孵化後危害葉片,吃出大量刻痕。隨著蟲齡的增長,危害越來越嚴重,有時只剩下葉脈,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糞肥會汙染樹葉並傳播軟腐病。1-3齡幼蟲應噴灑1500倍高效B.t .乳劑(8000國際單位/微升),配制藥液時加0.1%洗衣粉。應在氣溫高於15℃的陰天、陰天或晴天下午4點以後塗抹。或噴灑5%氯己定乳油2000倍。

成蟲在幼葉上產卵,如心葉。孵化後先潛伏葉片,2齡後穿過葉片吐絲裝飾葉片,導致心葉死亡。4 ~ 5齡時,心葉或葉柄吃人的根,受害植株死亡。抓住卵的充分孵化期,在剛開始心葉受損時打農藥,用2.5%功夫EC 2500倍噴灑;或50%辛硫磷EC 1000倍液噴霧。

小菜蛾幼蟲以葉肉為食,留下表皮,受害葉片上出現透明斑點。三齡後葉片被吃成洞和刻痕,嚴重者全葉被吃成網。在苗期,幼蟲更喜歡集中在心葉上,嚴重影響植物生長。可與1500倍高效B.t .乳劑(8000國際單位/微升)、2000倍5%氯己定乳油、2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交替噴灑。

條紋跳甲的成蟲咬樹葉,形成許多小洞。嚴重受損時,整株幼苗死亡,成蟲還啃咬蘿蔔的嫩芽和嫩英。果梗和嫩枝,導致減產。幼蟲吃根皮和須根,影響植物生長和肉質根的商品化。防治方法如下:註意及時清理收獲、翻耕、晾曬、凍堡後的田地,減少蟲源;用50%辛硫磷EC 1000倍噴灑;或用2.5%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噴灑。

收獲管理

因為品種不同,播種時間不同,蘿蔔的收獲時間也不同。壹般來說,適當的收獲期是在肉質根完全膨大之後。收獲早,產量低;如果太晚,容易凍害或谷殼核和提取,降低品質。春播春蘿蔔壹般在播種後50-60天收獲;夏蘿蔔生長快,播種後45-60天采收;蘿蔔在秋冬季播種後70-100天收獲。如果是肉質根多露在地面的品種,應在初霜前及時采收,以免受凍。如果肉質根都在土裏,可以晚收,提高產量。蘿蔔產量壹般大規格秋冬蘿蔔畝產3500-4000斤,高產蘿蔔5000斤以上,中型蘿蔔2500-3000斤;春蘿蔔、夏蘿蔔畝產1000-1500斤;四季蘿蔔畝產600-1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