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紫荊花皮和紫色草皮壹樣嗎?

紫荊花皮和紫色草皮壹樣嗎?

當然不壹樣。

紫荊花樹皮:

《日華子本草》記載羊蹄甲樹皮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幹燥樹皮。紫荊花又名曼條紅、桑舞、洗衣樹、紫金盤和平頭翁。落葉喬木或灌木。單生於山野或栽培於花園,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這種植物的根皮(紫荊的根皮)、木質部分(紫荊)、花(紫荊)、果(紫荊)均可入藥。此外,《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記載的木蘭科五味子屬、排草科紫薇屬、豆科紫荊屬的樹皮,都稱為紫荊皮。主要來源於豆科植物羊蹄甲為主要來源。

羊蹄甲樹皮

日化子本草

同義詞有柔紅、內消(綱要)、紫荊皮(本草經)、柏林皮(分類藥材)。

植物形態學編輯

叢生或單生灌木,2-5米高;樹皮和小枝是淺灰色的白色。葉紙質,近圓形或三角形,長。

5-10 cm,若寬、長略短於長,先端銳尖,基部淺至深心形,兩側通常無毛,幼葉綠色,僅葉柄略帶紫色,新鮮時葉緣透明明顯。

花紫紅色或粉紅色,2-10朵以上的花簇生在老枝和樹幹上,特別是樹幹上,到上部幼枝時花較少,壹般先於葉開放,但幼枝或植株上的花與葉同時開放,長1-1.3厘米;花梗長3-9毫米;龍骨瓣基部有深紫色條紋;子房嫩綠色,芽光亮無毛,後期密被短柔毛,有6-7個胚珠。

莢果扁而長,綠色,長4-8厘米,寬1-1.2厘米,翅寬約1.5毫米,尖尖或短漸細,喙薄而彎曲,基部漸細,兩側縫線對稱或近對稱;頸長2-4毫米;種子2-6粒,寬而長圓形,長5-6毫米,寬4毫米,暗褐色,有光澤。3-4月開花;掛果期:8月-65438+10月。[1]

7、8月份收獲樹皮,刷掉泥沙,曬幹。

4.藥材形態學編輯

幹燥後的樹皮呈長圓柱形或有溝槽的片狀,全部向內卷曲,長約6 ~ 25厘米,寬約3厘米,厚約3 ~ 6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有皺紋,內表面紫褐色,有細密的縱向紋理。堅實,不易折斷,灰紅色斷面。對著光看,可以看到微小明亮的星星。沒有氣,有澀味。最好是長條,皮厚,結實。[2]

主產於四川、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除上述品種外,還有同屬的雲南紫荊,葉心形或近心形,下部少短柔毛。總狀花序,有8 ~ 24朵花,玫瑰紅色,長15毫米。莢果短,1 ~ 2粒(分布於雲南、四川、湖北、陜西)。它的根皮也同樣被用作藥物。藥材呈圓柱形或塊狀,外皮橙紅色或橙黃色,有橫條紋,內表面黑褐色,有豎條紋。產於雲南。

5.歧視性編輯

顯微鑒定(皮膚橫切面):木栓層系列細胞,褐色。皮層中有石細胞群、纖維束和結晶纖維束,石細胞壁較薄。x線咳嗽樣,纖維和結晶纖維束散在韌皮部。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粉末特征:紅棕色。①晶鞘纖維長度為450-700μm,直徑為20-35μm,草酸鈣棱柱晶體直徑為20-30μm..②石細胞呈圓形,直徑60-200μm。③澱粉粒多。

化學鑒別: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石油醚65438±00ml,搖勻65438±00min,過濾,濾液置水浴中晾幹,殘渣加5%香草醛硫酸溶液2-3滴,即呈紫色,靜置後顏色加深。(檢查揮發油)〔3〕

6化學成分編輯

羊蹄甲含有單寧。種子含有微量的遊離賴氨酸和天冬氨酸。

7藥理作用編輯

羊蹄甲皮對京科PR-1病毒有抑制作用,並能延緩孤兒病毒的病變。葡萄球菌的生長可以在體外被抑制。

1.抗炎和鎮痛作用。本品樹皮煎劑20g/kg,能顯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和角叉菜膠所致小鼠足腫脹。還能明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次數,表明其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作用。但對戊巴比妥鈉引起的小鼠睡眠數無協同作用,說明無鎮痛作用。

2.對腸平滑肌的作用:40mg/ml的該樹皮煎劑能抑制離體大鼠十二指腸平滑肌的自發運動,降低收縮幅度,減少電的頻率。20mg/ml還顯著拮抗乙酰膽堿和氯化鋇引起的腸痙攣,顯示解痙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該樹皮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紅色毛癬菌有壹定的抑制作用。有報道稱,它還能抑制流感病毒,延緩埃可病毒引起的細胞病變效應。

4.毒性:該樹皮煎劑對小鼠的LD50為100.5 10.8g/kg。[2]

8加工和編輯

洗凈雜質,泡水,撈出充分濕潤,切塊曬幹。

滇南草藥:“燒酒炒過用。”[1]

9性別和口味特征編輯

苦,平。

①《開寶本草》:“味苦,性平,無毒。”

②滇南本草:“性溫,味苦,有毒。”

10歸經記錄編輯

①滇南本草:“入肝脾。”

(2)綱目:“始足厥陰之血。”

11功能主治編輯

活血通經,消腫解毒。治療風寒濕痹、女性閉經、血氣痛、喉炎、淋證、癰、癬疥、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1)《開寶本草》:“主理破淤血,淋五淋,以強沸服之。”

②《日華子本草》:“通小腸。”

③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風寒濕痹,麻木癱瘓,痿軟,溫筋止腰痛,治婦女血寒腹痛。”

④綱目:“活血行氣,消腫解毒,治女子血氣疼痛,為水凝所致。”

⑤分類藥:“治跌打損傷,咽喉牙痛,婦女月經不調,赤白帶下,活血止痛,癬瘡。”

⑥《四川中醫誌》:“治咽喉阻塞,蛇咬外敷。”[1]

12用法用量編輯

內服:煎服,10 ~ 20g;泡在酒裏或服用藥丸或粉末。外用:研磨、修整。

13避免編輯

孕婦不宜服用。

14政黨選擇編輯

①治療筋骨疼痛、痰火痿軟、濕氣挾痰:紫荊花(酒炒)22片、秦(典當)5片、川牛膝2片、羌活2片、木瓜5片。奉上五斤好酒,煎壹會重湯,曝壹夜,去火除毒。(滇南本草)

②鶴膝風攣縮的治療:真紫荊皮。老酒是炒的,往往是溫著吃。(《任齋誌方》)

③治女子血氣:紫荊皮為末,醋糊丸,櫻桃為大。每種酒吃壹片。(《女性良方》補編)

4治療產後淋證: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暖衣。(《女性良方》補編)

⑤適用於各種熱寒不明的癰、腰酸、流涎、腫痛:川紫荊皮(炒)五兩,獨活(炒)三兩,赤芍(炒)二兩,白芷(生)壹兩,木蠟(又名王和楊,可互為加減,即石菖蒲)。最後,用洋蔥湯調整熱敷。(崇和,又名高、,見於《仙傳外科集》方中)

⑥內消原癰:白芷、紫荊皮。酒調(益生膏出自《仙傳術方集》)

⑦治療痔瘡腫痛:紫荊皮五元。吃之前用清水煎壹下。(《任齋誌方》)

⑧眼挫傷的治療:紫荊花。把尿泡七天,曬研,生地黃汁姜汁敷。如果不腫,就用洋蔥汁。(雷勇·鐘芳)[1]

15名家編輯討論

《本草》:“各味活血者,多為辛溫,溫血亦好。解毒者多為苦寒,毒為辛熱之結果。魏紫(紫荊花)能活血解毒,所以壹定是既不苦寒也不苦溫。本草所謂的氣級人物也是如此。但是,先賢們說,連是涼的,還是為了解毒而割的。胡林家是指以蜀產其苦如膽者,其性不辛不溫,故以極苦者為功勞,苦主傾吐原因。此味活血解毒,功能合而為壹,所以有血瘀熱者,非宜之好物。

紫色草皮:

英文名稱紫草

別名硬紫草和軟紫草

來源:本品為新疆紫草的幹燥根。紫草。etzucc。或者內蒙古的紫草。春秋兩季挖掘,去除泥沙,晾幹。

準備

新疆紫草:去除雜質,切成厚片或段;將紫草除去雜質,清洗,充分濕潤,切片,幹燥。

新疆紫草切片(紫草)為不規則圓柱形切片或條狀切片,直徑65438±0 ~ 2.5cm。紫紅色或紫棕色。皮膚呈深紫色。圓柱形薄片,小木材,黃白色或黃色。

紫草切片(紫草)為不規則圓柱形切片,直徑65438±0 ~ 2cm。紫紅色或紫黑色。皮膚呈深紫色。堅硬的大木頭,灰黃色。

照上述[含量測定]項下方法,本品中羥基萘醌總色素以L-紫草素(C16H16O5)計,不得少於0.90%。

性格;角色;字母

新疆紫草(紫草):為不規則長圓柱體,多有麻花,長7 ~ 20厘米,直徑1 ~ 2.5厘米。表面紫紅色或紫褐色,表皮疏松呈條狀,常有10層以上重疊,易脫落。頂部有可見的分叉莖殘基。重量輕,質地軟,易斷,斷面不規則,木質小,黃白色或黃色。氣專壹,味微苦澀。

紫草呈圓錐形,扭曲分枝,長7 ~ 14 cm,直徑1 ~ 2 cm。表面紫紅色或紫黑色,粗糙縱行,皮薄易剝落。硬脆,易斷,果皮深紫色,木質較大,灰黃色。

新疆紫草:圓錐形或圓柱形,扭曲,長6-20厘米,直徑0.5-4厘米。根的頭部略粗,頂端有1或以上的殘莖,短而有剛毛。表面紫紅色或深紫色,皮略薄,恒層重疊,易剝落。硬脆,易斷,切面整齊,皮紫,木質小,黃白色。氣專壹,味澀。

區別

(1)取本品粉末0.5g,置於試管中,加熱試管底部,產生紅色氣體,在試管壁上凝結成紅棕色油滴。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浸泡65438±0小時,濾過,殘渣用乙醇2ml洗滌,濾液加入洗滌液,濃縮至約65438±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外,將L-紫草素對照品加入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於同壹張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幹燥。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用10%氫氧化鉀甲醇溶液噴灑,斑點變藍。

含量測定

取本品適量,於50℃幹燥3小時,粉碎(過3號篩),準確稱取約0.5g,置於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4小時內不時搖動,過濾,準確量取5ml連續濾液,置於25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搖勻。根據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b),在波長516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出左旋紫草素(C16O5)的吸收系數(E1% 1cm+0 cm)為242。

本品中羥基萘醌的總色素含量以左旋紫草素(C16H16O5)計,不得少於0.80%。

性味甘、鹹、寒。歸心與肝經。

功能:涼血、活血、解毒、透疹。可用於治療血熱毒、斑疹、麻疹、瘡瘍、濕疹、火燒傷和水燒傷。

用法用量5 ~ 9g。外用適量,煎膏或植物油浸泡,揉搓。

儲存在幹燥的地方。

備註(1)本品性寒,有清熱涼血、解毒透疹之功,故可與蟬蛻、牛蒡子、連翹、荊芥等配伍。如果皮疹顏色較暗,紫暗,但不紅,也是血熱毒盛的癥狀,需要涼血解毒,如牡丹皮、赤芍、銀華、連翹等。此外,試用這種產品預防麻疹,可以緩解麻疹癥狀或降低麻疹發病率。

摘自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