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看消費:豬肉漲,生豬跌,屠企猛烈
壓價,養殖戶接下來重點關註...
豬肉銷量提升,價格上漲
在東北、山東、河南等地的壹些菜市場,豬肉攤位的客流量比8月份明顯增加。有的攤位還開通了網購渠道,壹直忙著打包發貨。商戶們說,8月下旬以來,豬肉銷量提升,價格也在上漲。
商戶:五花肉是壹斤17元,後臀尖是18元,生豬漲價了。
商戶:因為要過節了,最近豬肉價格有上升的趨勢,毛豬壹頭豬已經漲了200元。
在北京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價格最近壹周環比上漲了6.54%,與8月份同期相比,漲幅達到12.87%。北京新發地市場分析師劉通說,這壹輪豬肉價格上漲既有需求的拉動,也有預期的拉動。劉通介紹:“這周豬肉價格上漲實際上和需求增加也有關系,從這壹周來看,我們每天的銷量就是白條豬的日均上市量在1534.14頭,比上周1477.57頭增加也是比較明顯的。主要就是因為壹個開學,另外壹個臨近中秋,所以需求有所增加。”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9月2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每公斤30.05元,與上周五也就是壹周前的價格相比,上漲3.2%。本周豬肉的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9.77元,與上周價格相比,上漲2.7%。
為了穩定豬肉價格,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提到將會同有關部門從9月份開始分批次投放政府豬肉儲備,並指導地方聯動投放儲備。同時密切關註市場動態,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建議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保持正常出欄節奏;相關企業有序釋放豬肉商業庫存,增加市場供應。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分析,這釋放了穩定豬價的市場信號。朱增勇介紹:“9月份以後,在雙節之前,預計央地兩級的儲備肉將會陸續地投放,主要還是保障節前的豬肉消費供給,同時穩定豬肉消費價格。從市場信號來講,有利於引導養殖戶及時地合理地出欄。”
屠企備貨完成,生豬價格轉跌
根據今日的數據顯示:今日全國生豬市場最新平均價格為23.43元/公斤,與昨日相比下跌0.18元/公斤,與2021年同期13.98元/公斤相比,上漲9.48元/公斤,今天豬價開始了突然轉跌的趨勢,規模豬場的抗價也失去了作用,缺乏消費支撐的上漲真的是難以持久;
從全國範圍內來看,今日南北區域的豬價主旋律是以下跌為主,從反饋來看,上漲的區域大幅縮減,取而代之的是壹片飄綠下跌,尤其是北方區域下跌最為集中,幅度也最大。其中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處於全面下跌的狀態,而華中、西南部分地區下跌,華南保持平穩,目前僅剩貴州保持微漲的狀態,目前僅僅依靠規模豬場抗價已經稍顯乏力,已經無法支撐著豬價能夠有更大的漲幅,還需要有新利好來刺激。
從終端方面來看,目前消費市場依然是比較萎靡的狀態,豬價上漲的幅度和消費量已經完全不成正比,這也是掣肘豬價的關鍵因素,同時白條價格受到豬價的影響也比較大,豬價下跌之後,批發市場的白條開磅價格立馬跟隨下跌,而市場接貨的積極性依然表現壹般,走貨情況比較慢。
從企業方面來看,南北區域的屠宰企業也是開啟了猛烈壓價,尤其是北方屠宰企業,甚至有二次壓價的現象出現,而規模豬場抗價的力度明顯減弱,高價豬源下滑明顯,或許這和月初走量有壹定關系,畢竟高價豬源銷售難度比較大,但是這樣也給屠宰企業創造了壓價契機,可以趁機緩壹口氣。
而從生豬出欄來看,雖然,臨近中秋,但是,受限於國內口罩問題近期散發,中秋消費利好支撐受限,部分地區堂食以及餐飲被迫停運,而肉價上漲過快,這也限制了終端市場豬肉采購的積極性,消費跟進不暢,市場對於中秋利好信心受挫!養殖端及時鎖定出欄盈利的積極性轉濃,市場散戶豬場生豬供給放量,屠宰場到貨豬源充足,收豬難度偏弱,部分屠宰場有二次壓價的表現,屠企對於高價豬源接受程度轉差,規模豬企高價豬源出欄難度陡增,由於市場看跌的情緒轉濃,距離中秋僅剩壹周,部分屠宰場完成了節前備貨,規模豬企或有出欄放量的操作!
從短期來看,規模豬場對於豬價有壹定的支撐力度,但是缺乏消費支撐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另外9月份儲備肉投放也是虎視眈眈,要密切關註這個方面,豬價節前或有持續下跌的風險,提醒養殖戶適時逢高出欄,切莫盲目壓欄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