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生素是消炎藥嗎?
抗生素不是消炎藥。抗生素只能控制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而消炎藥統稱為抑制炎癥反應的藥物。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甚至過敏或外傷都可能導致人體出現紅腫、發熱,抗炎藥物的應用範圍比抗生素更廣。
2.消炎抗生素有效嗎?
不壹定。如遇細菌引起的抗炎癥狀,可針對該類細菌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菌的新陳代謝,從而減輕炎癥,達到消炎的目的。但如果是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炎癥,使用抗生素並不能起到抗炎的作用,反而可能影響機體的耐藥性。
3.抗生素的作用原理是什麽?
抗生素主要通過阻斷DNA和RNA的復制和轉錄,阻斷細胞壁的合成,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從而幹擾細菌的生長和代謝,使細胞停止生長或死亡。抗生素不直接對抗炎癥,而是控制引起炎癥的細菌,炎癥不會擴大,身體的炎癥很快就會消失。
4.常見的抗生素有哪些?
β-內酰胺類: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和β-內酰胺酶抑制劑。
大環內酯類:紅黴素、阿奇黴素等。
氨基糖苷類: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四環素類:強力黴素、四環素、土黴素等。
5.常見的消炎藥有哪些?
在醫學上,消炎藥通常分為兩類:壹類是常用的激素,如地塞米松、可的松、氫化可的松等;另壹類是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消炎藥可以直接緩解紅腫、發熱或疼痛。
6.妳需要知道如何使用康素食。
1.過敏體質慎用抗生素,禁用過敏藥物。
2.肝功能異常者應慎用大環內酯類、磺胺類、抗結核和抗真菌藥物。後兩種藥物長期使用時,應定期檢查肝功能。頭孢菌素在劑量較大時也會損害肝功能。
3.老年和年輕患者應避免使用腎毒性和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和卡那黴素。
4.磺胺類抑制甲狀腺功能,所以甲減者禁用。
5.雙黃連口服液、穿心蓮片、冬淩草片、金蓮花顆粒等中藥制劑,以及野菊花、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芩等藥材更適用於非化膿性上呼吸道感染,副作用更小。
6、無明顯感染跡象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藥(細菌對藥物的適應和耐藥)和雙重感染(敏感細菌被殺死,不敏感細菌因失去拮抗作用而感染)。
7.抗生素還存在抗菌譜的問題,即主要作用於哪壹類、哪壹類病原微生物。如青黴素對肺炎球菌、鏈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敏感葡萄球菌等有抗菌作用,但對痢疾誌賀菌、大腸桿菌幾乎無效,可見“壹藥難除各種炎癥”。
8、青黴素大劑量(壹天2000萬單位以上)時,有時出現幻覺、抽搐、嗜睡、精神失常等癥狀;靜脈輸註的濃度為1-40000單位/毫升,超濃度使用時,各種風險增加;靜脈點
多註意青黴素鉀鹽滴的濃度和速度,否則血鉀迅速升高會引起心臟驟停。另外,青黴素壹般不在饑餓狀態下使用,否則會因低血糖加重不良反應程度或混淆不良反應,延誤搶救時機。
9.不要重復使用同壹種抗生素,但有時不同的抗生素壹起使用,以達到協同作用。適應癥為:病因不明的嚴重感染;混合感染或單壹抗菌藥物無法控制的感染(如牙周炎多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延長耐藥性的出現(壹般來說就是不給病原微生物喘息的機會)。
10,抗生素達到最大效果,壹般是在用藥72小時後,也就是說用藥3天後,達到最佳效果。因為用藥1 ~ 2天被認為無效而隨意停藥或換藥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