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群之密,個體之多,無與倫比,可以說它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壹種魚。因其產量大,養殖青魚成為不少人發家致富的壹條路。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青魚養殖 方法 ,歡迎閱讀。
青魚養殖環境要求養殖環境包括大氣環境、魚類生長水域環境和漁業水源水質等,養殖環境必須符合國標《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4 -2001)、《漁業水質標準》(GB/T11607-89)、《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用水水質》(NY5051-2001)的規定。
青魚養殖水域選擇青魚養殖水域應選在生態環境好,水源充足,無或不直接受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棄物汙染的水域。養殖水域內以及上風向、灌溉水源的上遊,沒有對養殖水環境構成威脅的汙染源。
青魚養殖應清除池塘多余淤泥淤泥是由生物屍體、殘剩餌料、糞便、各種有機碎屑以及各種有機物和泥土沈積物組成。它們通過細菌的分解和離子交換作用,源源不斷地向水中溶解和釋放,為餌料生物的繁殖提供了養分。但是,淤泥過多,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甲烷、有機酸、低級胺類和硫醇等,這些物質在水中積累,影響青魚的健康和生長。因此,應除去多余的淤泥。具體 措施 就是每養殖壹二年,排幹池水,挖除過多的淤泥,使其池底淤泥保留20厘米左右較為適宜。同時讓池底暴曬和冰凍,殺死害蟲、寄生蟲和致病細菌。
青魚池塘水體消毒改善池塘環境,消除敵害生物,預防部分細菌性疾病,要對池塘及水體消毒。常用消毒劑及其用量如下:①用含量為每升200毫克~250毫克的生石灰帶水清塘,或用含量為每升20毫克~25毫克的生石灰水全池潑灑消毒;②用含量為每升20毫克的漂白粉帶水清塘,或用含量為每升1.0毫克~1.5毫克的漂白粉水全池潑灑消毒;③用含量為每升0.3毫克~0.6毫克的二氯異氰尿酸鈉溶液全池潑灑消毒;或用含量為每升0.2毫克~0.5毫克的三氯異氰尿酸溶液全池潑灑消毒。
青魚養殖水質管理水環境是青魚在池塘中生活、生長的基礎,各種養魚措施也都是通過環境作用於魚體。因此,水質管理是青魚無公害養殖的橋梁。要保證池水中浮遊生物量多、有機物和營養鹽豐富;池水的透明度要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之間。水中的溶氧量大於4毫克以上,pH值為7~8.5,水質達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青魚養殖魚苗的培育與選擇
苗種的培育
青魚苗種的生產與引進要符合我國《漁業法》、《青魚魚苗魚種質量標準》(GB9956?88)和農業部頒布的《水產苗種管理辦法》的規定,用於繁殖的親本必須來源於原良種場,質量符合《青魚、草魚、鰱、鱅親魚》(GB/T5055?1997)的標準。生產條件和設施應符合生產技術操作規程要求,苗種質量須經具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檢驗檢疫。
1、苗種的選擇
青魚苗種的優劣可以根據出塘規格的大小、體色、苗種的活動情況以及體質強弱來辨別:優質青魚苗種應符合《青魚魚苗魚種質量標準》,出塘規格整齊,體色鮮艷,有光澤,行動活潑,受驚後迅速潛入水底,搶食能力強。進行抽樣檢查時,苗種在白瓷盆中狂跳,身體肥壯,鰭條完整,無異常現象。反之就是劣質苗種。
2.苗種的培育
根據青魚苗種在不同發育階段對餌料的不同要求,可劃分成2個階段進行培育。①魚苗階段。投放出膜3天~5天的水花,放養密度每公頃100萬尾~150萬尾,池塘面積以1334平方米~2668平方米為宜。下塘後第1天~第10天餵豆漿,其中前5天每公頃30公斤,後5天每公頃40公斤,10天後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潑灑均勻。每隔5天~7天加水15厘米~20厘米,到夏花出池加至1.3米~1.5米水深。根據培育池的水質,適量施用追肥。魚苗經 25天左右的培育而成為夏花魚種就應稀疏分池,出池前要進行二三次密集鍛煉。②魚種階段。食性漸漸分化,開始攝食小螺類。放養時間是 夏至 以前,面積以 2000平方米~4000平方米為宜,水深1.5米~2米,青魚每公頃放8萬尾~10萬尾,鱅魚每公頃放1.8萬尾~2萬尾,鯽魚每公頃放0.5萬尾。先用少量精料引誘青魚到食臺,然後每天餵豆餅漿2次,每次每萬尾餵豆餅漿二三公斤;規格達5厘米後混投菜餅,7厘米後改投浸泡的菜餅或豆餅;規格達 10厘米後混投軋碎的螺蜆,開始每萬尾餵30公斤,以後逐步增多。
投餌要實行四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