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壹世(1553~1558年在位)成長於歐洲宗教改革的洶湧大潮之中,其時英國也成為天主教和新教進行殊死搏殺的場所。她的母親凱瑟琳是壹位篤信天主教的西班牙公主,而她的父親亨利八世為了達到與她母親離婚的目的,不惜背叛天主教,與羅馬教皇決裂,並在國內扶持新教,迫害天主教徒。也許由於上述的成長過程,也許源於她本人古板、固執的性格,她成為了壹個死硬的天主教徒,並對新教有著刻骨的仇恨。成年後,她因為拒絕改信新教而幾乎被亨利八世推上叛國的審判臺,後來又與當時天主教世界的捍衛者——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結婚。登上王位後,她立即宣布恢復天主教,並對新教徒采取了高壓政策,屠殺其中的激進分子,在她統治5年中,有300余人被燒死在火刑柱上,包括那個敢於宣布她父母的婚姻為無效、她為私生女的克蘭默大主教等,而被迫流亡國外的新教徒則不計其數。她終於以其暴行獲得了英國人民對其“血腥瑪麗”的稱謂。她病死時,據說整個倫敦響起了歡慶的鐘聲,即位的就是她的妹妹、後來成為壹代名君的伊麗莎白壹世。(順便說壹下,如果壹個中國皇帝只處死了300余人的話,那他絕對算不上是壹個暴君,因為在中國“天子壹怒,伏屍百萬,血流成河”,像朱元璋每興壹次大獄就要處死上萬人,仍改變不了他被認為是壹個英明君主。但在歐洲標準不同,處死幾百人就已經是駭人聽聞的了。)
另壹個關於血腥瑪麗的說法是18世紀時那位匈牙利的絕世美女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看看野史對她的描述“黑色長發在空中飄舞,兩顆寶石般的眸蘊涵著攝人心魄的光芒,火紅色長裙就像流動的烈焰壹樣,包裹著她白玉似的修長身軀,整個人宛如壹團移動的火之精靈”。她的艷名遠播歐洲,據說有數不清的男人為她決鬥而死,連法國國王也為她傾倒。她的美貌,據說到六十多歲仍保持得很好。但她保持美貌的秘訣卻另人毛骨悚然——少女的鮮血,她壹生之中殺死了2800多名少女(這個數字可能被誇張)然後用她們的鮮血洗澡,以次來保持自己的妖異魅力,據說她甚至還喝下少女的鮮血來清洗自己身體內的汙物。後來,她被憤怒的群眾燒死在浴室中,但從此以後她居住的古堡每到月圓之時不斷有鬼哭之聲傳出,後來該古堡被教皇貼上封條,為歐洲四大鬼屋之壹。(關於這位血腥佳人,歷史上確有其人,我這裏引用了壹個比較誇張的描述,但她壹生中殺死了許多無辜少女,以此來保持自己的美貌這壹點是真的。)
除了上述兩個之外,“血腥瑪麗”還有其他說法,比如有人認為其來源於壹位奧地利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