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特產是什麽!
翻轉竹雕是寧波奉化的傳統工藝。始於清朝光緒年間,是用當地特有的大竹去青皮,然後層層剝皮,翻出竹簧,再經手工造型、彩繪、雕刻、繪畫等加工而成的綜合性工藝品。花色品種繁多,如花瓶、畫框、籃子、臺燈、筆筒、棋盤、茶壺、竹根佛像、小屏風等。,實用美觀,風格獨特,產品暢銷國際市場。奉化千格出產的奉化芋頭“芋頭”久負盛名,富含澱粉、維生素C、鈣、磷、鐵等無機鹽。芋頭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紅燒,切白,加鹽或泡菜汁烤,也可以燉排骨。“排骨芋頭鍋”已經成為寧波的壹道名菜,味道獨特。幹菜竹筍幹菜竹筍是用酸菜和竹筍做成的。配以嫩白菜和鮮筍,鮮美清香,可配素菜。貢柑貢柑又名貝菜,是貽貝幹,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新鮮的食物可以先煮熟,去掉兩邊的殼和毛,再加入蘿蔔和紫菜壹起煮,特別好吃。寧波貽貝肉大而肥,加工曬幹後稱為肉幹。因為是高級營養品,從唐代開始就作為貢品獻給皇室,故名“貢柑”。骨木鑲嵌骨木鑲嵌是中國古代工藝品之壹。隋唐時期壹直列為貢品。至清代中葉,已享有“設計簡約,工藝精湛,畫如漢畫”的美譽。骨木鑲嵌在表現形式上可分為高嵌和平嵌。所謂高嵌是指花紋凸起,平嵌是指花紋與木坯嵌在壹起。所用材料用獸骨、羅甸、木屑、銅片加工成圖案,鑲嵌在木坯上,用刻刀刻劃。骨木鑲嵌與建築、家具的結合,不僅可以用於裝飾,還具有實用價值。目前,北京頤和園的樂壽殿裏有寧波制造的骨木鑲嵌制品。金桔金桔有荔枝那麽大,圓圓的,黃黃的,甜甜的,微酸的,香味十足。這是壹個很好的水果,尤其是在北侖柴橋地區。金桔有很多品種,比如金彈、筋、金棗、金豆等。其中金彈是橘子之冠,皮大、肉嫩、汁甜,適合鮮食。金桔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生津止渴、開胃理氣的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金銀繡又稱寧繡、仿古繡,始於唐宋。明清以來,寧繡技藝逐漸提高,銷售不斷擴大。曾與蘇繡、湘繡、蜀繡、粵繡並駕齊驅。刺繡以絲、緞為原料,用金銀線繡在五彩繽紛的平繡圖案周圍,或用金銀線緊密排列,充滿圖案空間,使板金與彩繡融為壹體,典雅古樸,賞心悅目,做工精致,富有高雅的裝飾魅力。寧海縣西店壹帶,素有“牡蠣之鄉”之稱,已有700年的養殖歷史。這裏出產的牡蠣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泥金彩漆泥金彩漆以中國生漆為主要原料,以木胎為主,也有竹片和編織竹胎。其造型生動逼真,富有立體感,金銀五彩,光彩奪目,賞心悅目,布局美觀,造型精美。制作分為浮花、平花、沈花三大類,是寧波主要出口工藝品之壹。寧波草席寧波草席有四大特點:質地精準,挺括結實,柔軟光滑,收藏簡單。以麻制的草席最負盛名,尤其是白麻筋的草席,盛產於素有“草席之鄉”之稱的寧波西鄉黃古林鎮。石斑魚石斑魚因其彩色條紋和不同的色斑而得名。其肉質厚實,類似雞肉,味道鮮美,低脂高蛋白,產於象山縣石浦鎮玉山島壹帶水域。桃奉化的桃是第壹個皮薄肉嫩多汁味甜的桃。已有近百年的種植歷史,被海內外人士稱為“瓊江尤魯”、“瑤池珍品”的尤魯桃是其中的極品品種,享譽海內外。楊梅肉軟、甜、醇,形如珍珠,色如瑪瑙,是上等水果。從慈溪縣菱湖到余姚縣麻竹約40公裏的丘陵地帶,是寧波楊梅的集中產區。寧波的楊梅有白、粉、紅、黑四大類,各有特色。楊梅可以加工成楊梅罐頭、楊梅幹、楊梅醬、蜂蜜楊梅幹等,深受中外人民的喜愛。朱金木雕朱金木雕,又稱漆金木雕,是寧波傳統手工藝“三金”之壹(金銀彩繡、泥金彩漆、朱金木雕)。選用樟木、椴木、銀杏木等優質木材,經浮雕、通雕、圓雕而成。它由金飾、沙金、磨金、磨銀、浸粉、描金、開金、鋪雲母、鋪綠、鋪藍制成,塗以中國漆。木雕構圖飽滿,古樸典雅,雕刻精美,內容多為喜慶吉祥事件、民間傳說等。,具有獨特的寧波地方風格。日本奈良趙體寺的建築和裝飾是在唐代著名高僧鑒真的親自指導下,采用竹木雕刻技術建造的。建議妳帶竹雕,幹菜筍,貢品幹,蜜餞金桔,楊梅制品。哦,寧波的黃螺很好吃,但是比較貴,不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