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牛肉面,在蘭州之外壹般都叫牛肉拉面,但在北京,已經被不斷壯大的東方宮加盟商和日漸沒落卻頑強的馬蘭拉面包圍了。而北京人則逐漸習慣了“大寬”、“二寬”、“韭菜葉”、“二細”、“毛細”等面條名稱。我也知道牛肉面有“壹清二白三紅四綠黃武”的說法。
但是北京的牛肉面和蘭州的有什麽區別呢?
記得1992年,我剛大學畢業。當時康師傅方便面剛剛進入市場,壹袋方便面0.52元,與當時的猶大盈多、華豐等方便面競爭。當時蘭州的壹個同學吃了康師傅說:這個湯面味道有點像我們蘭州的牛肉面。我就在暗暗納悶:牛肉面的湯底這麽豐富嗎?不就是清湯嗎?這位同學還跟我說,拉面和蘭州家家都會拉,但是還是要出去吃面,因為沒有壹鍋老湯。聽著他的介紹,心裏向往。
這次來蘭州,我們壹個個問身邊的人,包括出租車司機,我的朋友,我的大學同學,還有餐館老板,哪家的牛肉面最好吃?
結果我們得到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沒有壹個是壹樣的。不過大家都說東方宮在蘭州,壹般般。
好了,我們結合大家的意見,壹個壹個來試試。
壹八公裏的牛肉面
從機場走連霍高速進入蘭州市區。離市區八公裏,有壹個出口叫“蘭州北”。從這個出口出來,有壹家吃羊肉的很有名的餐廳,叫Assia。這次來阿西亞,發現所有的小平房都被拆掉了,變成了有餐飲和住宿的樓房。還開了壹家牛肉面館,名字叫“八公裏”。
事實證明,在阿西亞只能吃羊肉。這裏的羊肉確實很好吃,但是其他的東西,包括這家新開的牛肉面館,完全不靠譜,非常不好。
二、白老七
白老七是我朋友極力推薦的。據他說,吃了白老七,就不用吃別的牛肉面了。
於是第二天早上,雖然大學同學要開車送我去另壹家面館,但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我還是來到了白老七。
到了白老七,看到門口壹堆堆的空碗,心裏就樂開了花。這麽多人來吃飯的餐館是不會弄錯的。
蘭州所有牛肉面,不管餐廳大小好壞,統壹定價7元壹碗,牛肉統壹定價80元壹斤。牛肉剛端上來的時候,看起來很醜,有點松,顏色是灰黑的。按照蔡瀾先生看到我的朋友圈時說的“看起來沒什麽胃口”
面上桌的時候,(這裏我去所有牛肉面館吃面,我要的寬度是韭菜葉,這樣更容易判斷面的好壞)。喝壹口湯,很濃郁,突然明白了同學說的,為什麽康師傅方便面的湯最接近蘭州牛肉面。這確實是老湯的味道,加上香噴噴的辣椒,吃面之前就很滿足了。
再來壹口面,不是特別濃,但是比北京大部分牛肉面好多了。最奇妙的是牛肉,在湯裏泡幾秒鐘,撈出來吃,軟嫩,香味撲鼻。白老七的牛肉切得很薄,松軟的質地讓牛肉在湯中浸泡後更加出彩。
我們對這個家庭很滿意。
第三,舌尖
是晚上去舌尖。據我同學說,蘭州人早上吃面條,晚上不吃面條。只是舌尖24小時開放,晚上有面吃。
不知道是去的時間不對,還是舌尖上的連鎖店開的太多,影響了質量。這個給了我兩個字:失望。
面不對,湯不對,牛肉不對,辣椒不對。只有價格合適:7元。
四,我的磨坊
我問同學:還有什麽牛肉面可以推薦?他說:那就去烏木勒或者莫溝巖。磨溝巖附近正在修地鐵,沒地方停車。那我們去烏木勒吧。
到了烏木勒,牛肉比白老七更厚實,更有嚼勁,更有彈性。我個人更喜歡這裏的牛肉。後來看了我微博裏很多網友的評論,也壹致認為我家穆勒的牛肉最好吃。
這裏的湯有點差。當然,這種差別只是微小的差別。肉很好吃,辣椒也很好吃。在面條上覆蓋了蓬蒿灰後,它們變得更加不含面筋,這家人對他們的食物非常滿意。
五、磨溝邊
我沒有吃青豆。我不願意。我離開蘭州的那天,我們拉起行李,去了grindouyan。
這裏實在沒法停車,只好把車停在濱江路,走過去。還好只有幾百米遠。
從這裏的知名度來看,並不比我的磨坊差,只是在外地遊客中名氣小壹點,所以這裏的本地人比較多。
總的來說,這是我在蘭州吃過最好吃的牛肉面。牛肉比吳穆勒差壹點,但也就差壹點,湯比白老七差壹點,但也就差壹點。面條很好吃。它們是我在蘭州吃過最好吃的壹碗面。它們結實有彈性,長時間泡在湯裏也不會變壞。紅辣椒聞起來也很香。這是我在蘭州唯壹壹次吃到整碗湯面和面條。
第六,琥珀
琥珀在蘭州也開了很多連鎖店。到了蘭州機場,看到壹家琥珀店,就進去吃了。
吃的過程我就不詳細描述了。首先不是7塊錢壹碗面,是套餐,壹堆妳不愛吃的涼菜和雞蛋。其次,我要了韭菜葉,結果被人端上了毛細血管。第三,重點是很難吃,八公裏都難吃。
由於時間有限,大家推薦的牛肉館我都吃不完,但是可以吃到像莫溝巖,烏木勒,白老七這些已經在慶幸妳來了的牛肉面。
總結:在我心目中,綜合水平第壹,穆勒第二,白老七第三。其他牛肉面,像噩夢就不說了。
作者簡介:洪亮,男,45歲,北京人,湖北長大。他從小吃的是南北風味,長大了到處找好吃的。參與北京電視臺《美食地圖》、《上菜》、《快樂廚房》、央視《廚師之王》等節目錄制,是攜程美食美林的專家評委。
未經授權使用會被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