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春分時適合吃什麽食物?

春分時適合吃什麽食物?

美食,顧名思義,就是好吃的東西,從山珍海味到街頭小吃,應有盡有。其實食物既不高貴也不廉價,只要是妳喜歡的,就可以稱之為食物。以下是春分時節適合我們吃的食物,供大家參考,希望對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幫助。

1.春分吃什麽:牛蒡玉米山藥湯。

配料:牛蒡、玉米、山藥。

做法:將胡愛山的滾刀塊洗凈、去皮、切塊;牛蒡洗凈,用刀背刮去表面的皮,斜切成厚片;紅棗洗凈,拍平,去核;將砂鍋中的清水燒開,加入所有食材,大火煮20分鐘,轉文火煮壹個半小時,用鹽調味後飲用。

功效:增強體力,通便排毒,滋潤肌膚,潤燥利咽。

2.春分吃什麽:老鴨筍湯。

材料:老鴨1只(約750g),竹筍150g,枸杞少許。

做法:將老鴨洗凈,去除鴨頭、鴨尾和肥油,切塊,清水沖洗20分鐘,瀝幹水分。竹筍用水浸泡後洗凈,捏頭去尾,取中段切絲。將所有原料壹起放入鍋中,加入1500-20xx毫升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燉約4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春季天氣幹燥,容易虛火上升。此湯能滋陰補腎,強身清胃。湯性涼,特別適合有熱內熱的人,可以幫助消化,緩解便秘。

3.春分吃什麽:莧菜豆腐魚頭湯。

材料:莧菜600g,豆腐2塊,魚頭1個(約600g),姜絲適量。

做法:將所有東西分別洗凈,莧菜切段;豆腐切塊;魚頭去腮,油鍋爆香生姜,用少許熱水煎至微黃時。土鍋中加入1500毫升水(約6碗)。大火燒開後,把所有東西都燒開,小火燉45分鐘左右,然後加鹽。

功效:中醫也認為莧菜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用豆腐、魚頭滾,有補中、除頭風、清熱通便之功效。是春天的家庭好湯,男女老少皆宜,價廉物美,烹飪簡單。

4.春分吃什麽:猴頭菇雞湯

材料:猴頭菇50克,靈芝25克,雞肉300克,山藥25克,炒薏苡仁25克,陳皮壹片,生姜二三片。

做法:先將猴頭菇、山藥用淡鹽水浸泡1小時,瀝幹水分,再用清水略泡,然後瀝幹,重復兩三次。雞飛水後,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與姜片、陳皮壹起放入土鍋中,大火煮開,再將其余材料放入土鍋中,煮約1.5小時,加入適量鹽。

功效:健脾益氣,幫助消化,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癥狀。

5.春分吃什麽:牛肚糯米湯。

材料:牛肚250克,薏米30克,扁豆30克,鹽適量。

做法:先用開水將牛肚洗凈,然後用刀刮去黑膜,洗凈備用;薏苡仁、扁豆用清水洗凈備用;湯鍋加水,將牛肚放入,煮開後小火煨至牛肚變軟;加入薏米和扁豆,再煮半小時;取出牛肚切成條,然後放回湯鍋,用適量鹽調味。

功效:健脾祛濕。牛肚健脾胃,調理虛損;薏苡仁有健脾祛濕、排膿舒筋的功效。兩者合起來做湯,性質溫和,不寒不燥,有健脾祛濕的功效。

6.春分吃什麽:山藥大麥生魚片湯。

材料:生魚1條,山藥15g,薏苡仁15g,陳皮壹小塊,瘦肉100g,生姜3片。

做法:將宰殺後的生魚洗凈,切成幾段;山藥、薏苡仁洗凈;陳皮用清水泡軟,刮去白瓤;拍壹小塊姜,鍋燒熱,放姜在鍋上擦,放兩勺油,炸至油六成熱。將砂鍋裏的清水燒開,放入炸好的生魚等材料,大火燒開,轉中小火壹個半小時,加鹽調味。

功效:健脾祛濕,滋陰補虛,解除春困。

春分時節養生要點

1.春分養生要平肝陽。

按照中國傳統的養生觀,肝臟對氣候變化最敏感。中醫認為,春夏季節的變化,肝陽上亢,肝風上亢,會導致情緒波動時血壓突然升高,甚至有中風的危險。

因此,在這個季節,高血壓患者不僅要註意避免精神刺激,還要註意保持心情舒暢。他們可以選擇吃壹些蔬菜來抑制肝陽,降低血壓進行防治。

所以,在春分前後,壹定要註意避免情緒波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任何事情。

2.養生巧防病

陽春三月,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世界生機勃勃,草木能繁。白領應該晚睡早起,到院子裏散散步,披散頭發,放松身體,這樣頭腦就會在春天裏氣炸了。

春分前後,氣候變暖,身體各個系統的活動會增強,會嚴重增加各器官的負荷,所以中樞神經會有鎮靜催眠的作用,使我們的身體產生睡意,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春眠。

3.春分應該對脾胃有幫助。

春季是慢性胃炎、胃潰瘍最容易復發的季節,因為春季肝氣旺盛,在中醫臟腑共存中,肝氣可以抑制脾土。肝氣過盛,會抑制脾土,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阻礙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

甜食可以滋養脾胃。中醫五味中,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如果此時多吃酸味食物,不利於春季陽氣的生長,會對脾胃產生不好的影響。

我們可以吃的甜食有:大棗、山藥、小米、大米、糯米、扁豆、黃豆、菠菜、胡蘿蔔、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等食物。經常吃這些可以提高我們身體的免疫力,也可以減少患流感等傳染病的幾率。

4.春分前後要加強防病意識。

春分易腹瀉,舌苔白,脈弱,腰以下冷。最大的特點就是拉肚子。而且由於春季風大,中醫認為脾虛舌苔白、拉肚子的人更容易腹痛,而且疼痛非常明顯。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風力大的時候盡量少去戶外,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理中丸。春分前後,壹定要防止自己著涼。

做菜的時候多使用壹點幹姜,因為幹姜可以有效的溫中。

而且春分前後容易感冒,所以風不大的時候要多去戶外運動,增強免疫力。

春分的飲食習俗

1,吃春菜

在過去,四溢有壹個未被打破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壹種野生莧菜,村民稱之為“春蒿”。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摘春菜。在野外搜索時,往往是綠色的,樹很細,大約壹個巴掌的長度。采摘下來的春菜,壹般在家裏和魚片壹起熬制,稱為“春湯”。有句順口溜說:“春湯臟,洗肝腸。全家老少平安健康。”慢慢地,這成了壹種習俗。從壹年的春天開始,人們仍然在家裏祈求平安和健康。

2.小紅蘿蔔

揚州人也有在春分時吃包餡蘿蔔或蘿蔔絲的包子和春卷的習俗。這個時候吃蘿蔔不僅可以上下通氣,還可以起到祛病解困的作用。

春季養生保健的各種蔬菜中,蘿蔔的效果最好。白蘿蔔有清熱生津、理氣消食、化痰的作用。生蘿蔔趨向清熱生津,熟蘿蔔趨向行氣消食。可用於預防痰多咳嗽、咽痛、厭食、腹脹、便秘等癥狀。現代醫學認為,蘿蔔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其所含的纖維素還能促進排便,有助於減肥。如果想用蘿蔔排毒,可以選擇生食、榨汁、涼拌或腌制。

民間認為“蘿蔔頭熱,尾幹,腰正合適”,專家也提醒,蘿蔔是分段吃的,營養不同:蘿蔔頂端含維生素C最多,炒菜煮湯為宜;中段含糖量高,可切絲涼拌;尾部比較辣,含澱粉酶和芥末油,適合腌制混合...平時家庭小的時候,壹個大蘿蔔壹次吃不完,可以豎著切,吃壹半,這樣蘿蔔的頭、腰、尾都在菜裏,營養均衡。

3.四處滾動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春分要吃驢打滾,避邪祈福。驢打滾的起源非同壹般,其加工材料包括大黃米線、黃豆、紅豆沙、白糖、香油、桂花、綠肉絲、瓜子,足以滿足《營養膳食指南》中對食材多樣化的要求。其制作分為制坯、填充、成型三個過程。“滾雪球驢”外層裹著豆面,色澤金黃,甜中帶豆味,松軟獨特,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

保齡球也叫豆粉餅。毫無疑問,豆粉餅主要是由黃豆制成的。再加上典型的蛋白質輔食比如豆餡。每百克滾雪球含有194大卡的熱能;蛋白質8.2克;脂肪0.2g,碳水化合物41.8g。此外,還含有維生素、鈣等微量營養素。

不過,我也要提醒妳,雖然滾雪球很好吃,營養價值也不錯,但是也不要吃太多。畢竟裏面有很多糖。吃多了,能量超標,血糖容易升高。另外,軟糯的成分攝入過多也不容易消化。所以,驢打滾作為壹種傳統食品,在節日裏可以品嘗,回味無窮。

4.太陽蛋糕

太陽餅,循序漸進。按照老北京的習俗,在春分這壹天,要拜太陽神,“請”吃太陽餅。太陽餅不僅是春分時向太陽致敬的食品,也是時令食品,寓意“太陽高”。不僅“太陽餅”寓意美好,糯米和餡料的設置也符合春季“存酸增甜”的養生理念。

壹般太陽餅是用糯米和糖做成的,上面用紅曲米水印托著壹只三條腿的雞(金雞)的毛像,或者用模具壓出“金鳥圓光”代表太陽神。太陽餅每五塊壹碗,上面還有壹寸高的面條揉雞,很開心。

這種“太陽餅”是用糯米做的,裏面塞滿了棗泥。餡料中加入白瓜子和秘制桂花,祈求新的壹年豐收。春分期間,節氣溫和,陽光充足,要適當食用糯米、紅棗,以調節身體機能平衡,適應節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