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廣東人最愛吃的9道硬菜,地道廣東味,哪壹道是您的最愛?

廣東人最愛吃的9道硬菜,地道廣東味,哪壹道是您的最愛?

粵菜發源於廣東,是我國傳統的八大菜系之壹,以選料嚴格、質鮮味美、精細做工、 養生 保健等特點名揚天下。另外,由於廣東的海外華僑約占全國總數的60%,海外的中餐廳也多以粵菜為主,粵菜可謂是中國飲食文化在海外的重要名片。

粵菜經過多年的傳承與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三種各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即廣州菜、潮州菜與東江菜。我在廣東工作多年,特向您推薦廣東人最愛吃的9道硬菜,絕對的地道廣東味。

廣州菜發源於廣州,集合了東莞菜、四邑菜、中山菜、南海菜、番禺菜、順德菜等地方特色菜系的特色,具有選料精細、用料豐富、鮮而不俗、清而不淡、油而不膩等特點,其口味則強調鮮、嫩、清、爽、滑、香。

廣州菜還融合了許多西菜做法,非常註重菜的檔次與氣勢,特別擅長小炒,同時還能夠根據季節更替而變化,如冬春季節的廣州菜偏於濃郁,而夏秋季節的廣州菜則偏於清淡。

廣州菜系中有許多菜肴非常著名,如白切雞、豉汁蒸排骨燒鵝、清蒸石斑魚、白灼蝦等,以下推薦3道廣州菜中的硬菜。

白切雞

食材

三黃雞1只、生姜、蔥蒜、鹽、醬油適量。

做法

1、選雞:要做壹道正宗的白切雞,就必須選三黃雞。

2、煮雞:白切雞要達到皮爽肉嫩,非常考究火候的控制,可以采用七上八下的方法,即先燒壹鍋清水(要能沒過雞),水中加入生姜片、蔥段、適量鹽,待水燒開後,抓住雞頭放進沸水,1-2秒後掏出,反復七次,即七上;到第8次時再將雞直接下鍋,即八下。

3、雞下鍋後,轉小火煮20分鐘,在煮的過程中不要捂蓋,這樣有利於雞的腥味散出。20分鐘後關火,可先讓雞在熱水中泡幾分鐘再拿出。

4、過冷河。雞從鍋中取出後,將雞放於冰水中,約10-20分鐘,這樣可讓雞皮更加緊崩、滑嫩,更具口感。

5、切塊。雞冷卻後切塊,這樣可保證在切塊的過程中雞肉不會散。

6、配制蘸料。蘸料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調配,通常是蒜切末、蔥切碎,加入醬油即可。

豉汁蒸排骨

食材

排骨500克,澱粉(5克),生抽1茶匙,豆豉(15克),蠔油、蔥花、鹽少許。

做法

1、將排骨剁成約3厘米的小段,排骨洗凈瀝幹,入盤。

2、將豆豉、蠔油、生抽、鹽加入排骨中,並均勻攪拌。

3、蒸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燒開,再將腌制後的排骨放入蒸鍋中,采用隔水蒸的方式。

4、蒸20分鐘左右,曬上蔥花,即可出鍋。

白灼蝦

食材

蝦500克,姜片、蔥段、料酒、花椒、蒸魚豉油、油適量。

做法

1、選蝦:蝦必須選擇蝦身彎曲、色澤發亮的大蝦。

2、凈蝦:剪去蝦須,用牙簽挑出蝦線,並將頭部黑色部分擠出,再清洗幹凈。

3、鍋裏加入適量清水,並放入料酒、姜片,大火燒開。

4、水燒沸後,再將蝦倒入,水再次燒開後撈出蝦,瀝水。

5、將蝦擺盤,再淋上蒸魚豉油,放出蔥段。

6、鍋中倒入適量油加熱,再加入花椒,煸出香味,花椒撈出,再將熱油澆在擺盤後的蝦上面,滋啦聲響,香氣四溢,白灼蝦大功告成。

潮州菜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始於唐朝,發展於宋朝,明朝以後不斷推陳出新,進入快速發展期,到了現代,因其“色、香、味、型”並美而享譽中外。

潮州菜精細選料,烹飪方式多樣,追求極致的“色、香、味、型”,並以烹制海鮮見長,甜菜、湯類與素菜最具特色,但以甜菜居多,款式多達數百種。潮州菜的另壹特色是喜擺十二款,上菜次序喜頭、尾甜菜,下半席上鹹點心。

潮州菜的代表菜品有酸辣青蠔、厚菇芥菜、潮州“打冷”、七彩凍鴨絲、歸參熬豬腰、龜裙點點紅、鹵水豬手、蠔烙、鹵鵝肝等,以下推薦3道潮州菜中的硬菜。

厚菇芥菜

食材

主料:芥菜1000克、五花肉500克。

輔料:幹香菇30克、 豬脛骨500克、火腿10克。

調料:鹽5克、 味精4克、 堿3克、雞油20克、自煉豬油30克。

做法

1、所有食材洗凈,幹香菇用水泡發。

2、芥菜芯切成兩瓣,五花肉、火腿切塊,豬骨砍段。

3、鍋中加入2.5升水,燒開加入純堿,並放入芥菜芯焯30秒取出,再取清水沖刷堿味,剝掉芥菜外膜。

4、熱鍋放入雞油,再放入浸泡後的香菇翻炒,加入50毫升水、味精煮30秒後盛出備用。

5、將鍋采用中火加熱,放入自煉豬油,油微沸後加入芥菜芯泡油30秒,撈起瀝油,倒入用竹篦子貼底的沙鍋。

6、鍋中的余油倒出,熱鍋加入五花肉、豬脛骨翻炒,再加入黃酒、鹽、1升水,再倒入沙鍋中,蓋上沙鍋蓋,采用中火燜40分鐘左右。

7、將沙鍋中的豬骨、五花肉撈出,再加入香菇,中火燜10分鐘左右,取出沙鍋中的菜擺盤,原汁留下備用;

8、將原汁倒入炒鍋中,加香油、胡椒粉、味精等,並加入濕澱粉調稀勾芡,再淋在擺盤後的芥菜芯上。

潮州“打冷”

潮州“打冷”實際不是壹道菜肴,而屬於潮州菜的壹個大眾化分支,其制作非常簡單,就是將新鮮海鮮蒸熟,然後等涼凍後沾上豆醬、香蒜油等食用。這種食用方式不僅減少了食材營養流失,也保留了海鮮的鮮味。

七彩凍鴨絲

食材

主料:燒鴨1/2只,冬菇3只,甘筍1/4個,米粉40克,西芹2根。

配料:檸檬汁3/2湯匙,檸檬皮茸1茶匙,糖1湯匙,水1湯匙。

做法

1、將燒鴨去骨,並去掉油脂,切成粗條狀。

2、將甘筍、西芹洗凈切成細條狀,並在沸水中焯水,撈出瀝幹。

3、冬菇加入清水浸泡,再榨幹水分,並倒入適量的油、糖攪拌均勻,蒸熟,再切成絲條狀。

4、熱鍋後加入適量油,待油沸騰後加入米粉進行油炸,待米粉炸脆後取出,放於盤中央,再將其它食材放於盤中,鴨條放在最上部。

5、將配料倒入鍋中煮沸,煮沸後倒入盤中的食材上即可。

東江菜屬於客家菜的水系流派,以惠州菜為主要代表,菜品以肉類居多,海鮮等水產類菜肴較少。東江菜下油重,講究菜肴香濃,且味道偏鹹,有著獨特的鄉土風味。

東江菜的主要代表有梅菜扣肉、東江鹽焗雞、客家釀豆腐、豬肚包雞等,以下推薦3道東江菜中的硬菜。

梅菜扣肉

食材

帶皮五花肉400克,梅幹菜50-80克,蔥2段,小蔥 1根,姜 3片,料酒1勺,澱粉1小勺,腐乳汁 2勺,味極鮮醬油、蠔油各1勺,白酒、白糖各半勺,油、老抽醬油適量。

做法

1、將需清洗的食材洗凈,姜切片、蔥切段。梅幹菜洗凈後浸泡2小時以上。

2、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並將五花肉整塊放入清水中,加入料酒、姜片、蔥段,大火煮透,撈出五花肉瀝水,並在表層抹壹層老抽醬油,直至表面幹透。

3、熱鍋並加入適量油燒熱,豬皮貼向鍋面煎,豬皮表層上色,且微微起泡後撈出,涼後切成厚約6毫米左右的肉片。

4、將肉片放於盆中,再加入蠔油、味極鮮醬油、白酒、白糖,攪拌均勻。

5、腌制2小時左右,取出肉片,將肉片挑出放入碗中,有豬皮壹側貼近碗表面,腌制時留下的湯汁備用。

6、梅幹菜浸泡後,擠幹水分,切成小段,並放入碗中的肉上部,將腌肉時的汁水倒入,上蒸鍋隔水蒸2小時左右。

7、蒸好後,將碗中的汁水倒入鍋中,再加入小勺澱粉勾芡。

8、在蒸有肉塊的碗上扣壹個盤子,迅速倒扣,便形成了扣肉,再將勾芡的汁澆在扣肉上,灑上小蔥花即成。

客家釀豆腐

食材

主料:老豆腐1塊,肉餡50克,幹香菇4朵,

輔料:蔥2根,蒜2瓣,鹽、油、胡椒粉、料酒、生抽、蠔油、水澱粉、紅椒丁。

做法

1、食材洗凈,幹香菇用清水泡發,豆腐用淡鹽水浸泡15分鐘左右。

2、將幹香菇剁碎,加入肉餡中,再加入胡椒粉、鹽、生抽等調味品攪拌均勻;

3、老豆腐切成方塊狀,並用半圓形勺子在豆腐中央挑出小坑(切莫挑穿),在挑出的小坑中填入肉餡。

4、熱鍋並加入適量油,油燒熱後將已有肉餡的豆腐塊放入油鍋中煎,煎至微黃,並不斷翻面全部煎至微黃色(宜先讓有肉餡的壹面先煎)。豆腐塊煎好後放入砂鍋中。

5、鍋加入少量油,加入蔥、蒜末煸香,並加入壹勺蠔油燒開,燒開後澆入砂鍋中,小火燜10分鐘左右。

6、淋入適量香油、水澱粉,灑上蔥花、紅椒丁即成。

豬肚包雞

食材

主料:豬肚1個,老母雞1000克。

輔料:,料酒1勺,姜片4片,天麻2片,蔥壹根,鹽、當歸、黨參、香菜、枸杞、胡椒粉適量。

做法

1、準備食料:豬肚洗凈,雞去掉雞爪、雞頭與雞屁股。

2、將輔料放在雞肚裏,再將雞塞入豬肚中,豬肚用針線縫好,縫好後放入砂鍋裏煮40分鐘左右,可先用筷子試下熟度,如果筷子能夠穿過豬肚,則可取出。

3、撈出後拆線,將雞取出,豬肚可切成條狀,如果豬肚仍然較硬,可再入砂鍋煲30分鐘左右。雞取出後手撕即可,加入芝麻等可調味。

粵菜菜品豐富,許多菜肴甚至享譽中外,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名片。本文僅簡單的介紹了粵菜中的三大菜系,並對其中9道廣東人最愛吃的硬菜做法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完全無法概括粵菜的全貌,敬請關註佳肴聯購,將在後續文章中持續更新經典粵菜的做法,讓能深入體會粵菜之美。

話題:地道廣東味,您最愛哪壹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