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石榴的生態條件、分布現狀和栽培特點,將石榴劃分為8個主產區。
(1)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產區本區為黃淮平原,包括河南省開封市、封丘縣城區,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薛城區,安徽省懷遠縣,江蘇省銅山縣。區內年平均氣溫13.9 ~ 15.4℃,年降水量628 ~ 901mm,無霜期約218天,海拔70 ~ 150m。土壤為棕壤、褐土和潮土,pH值為7.1 ~ 8.5。該區交通條件便利,主產區管理精細,產量高,品質好,但周期性凍害(幾年或幾年以上不規則)和病蟲害是該區生產的主要障礙。
(2)陜晉產區本區包括陜西省xi臨潼區、渭南市、乾縣,河南省滎陽市、鞏義市,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這個地區是中國石榴種植最早的地區,也是交流的中心,形成了聞名中外的臨潼和印盒石榴。石榴主要分布在黃河兩岸海拔600米左右的黃土丘陵地帶,除果實用途外,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區內年平均氣溫11.8 ~ 13.9℃,無霜期210 ~ 220天,年降水量509 ~ 685毫米,土壤為黃壤、棕壤,pH值約為6.5,該區集中生產區管理精細,產量高,但零星分布區管理粗放,病蟲害重。
(3)金沙江中遊。這壹區域包括四川省會理縣、攀枝花市郊區和雲南省巧家、元謀、祿豐、會澤縣。石榴分布在海拔1300 ~ 1800米。區內年平均氣溫15.4 ~ 16.9℃,無霜期約315天,年降水量750 ~ 900毫米,土壤為灰紅壤等。,pH值為6.5 ~ 7.5。受金沙江幹河谷氣候影響,石榴年生長期比北方長1個月左右。在這種生態條件下,石榴生長良好,品質優良,近年來發展迅速。主要問題是交通不便。
(4)滇南產區這個地區是橫斷山脈的南部,包括雲南省的蒙自、建水、開原、個舊等主產區。石榴分布在海拔1050 ~ 1400米的平壩或丘陵地區。該地區年平均氣溫18.5 ~ 20.4℃,無霜期326 ~ 337天,年降水量711.8 ~ 805.8毫米..土壤為山地紅壤和黃壤,pH值為4 ~ 6。石榴全年生長期長,6月果實成熟,適合石榴發育。
(5)三峽產區這個地區包括四川省的巫山、奉節、南川、武隆、豐都。區內年平均氣溫17.5℃,年降水量1116mm,無霜期311天。土壤主要是紫色土和潮土。石榴多分布在海拔200 ~ 700米的周邊地區。由於三峽的旅遊開發,石榴作為特色經濟近年來發展迅速。但5月份長時間陰雨天影響石榴授粉,後期陰雨天容易造成爛果。
(6)長三角產區包括太湖東山、西山半島,湖中島嶼的山坡、路旁及太湖周邊地區,以及江蘇的如臯、南京,浙江的義烏、蕭山、富陽、杭州。該地區生態條件良好,年平均氣溫15 ~ 16℃,無霜期220 ~ 240天,年降水量1000 ~ 1200mm。但5月份的雨季和石榴成熟時的暴雨導致坐果率低,後期爛果重。
(7)新疆葉城、喀什產區該地區屬於塔裏木盆地邊緣,包括葉城、喀什、皮山,是我國最西部的石榴產區,也是我國石榴栽培的獨立分布區。區內年平均氣溫11.3 ~ 11.7℃,極端最低氣溫-22.7 ~-24.1℃,無霜期約215天,年降水量55 ~ 65毫米,土壤為潮土和草甸土。冬天需要埋起來,防止凍壞。幹旱和低溫影響發育。
(8)三江產區該區屬於積石山-祁連山高原。石榴分布在西藏自治區東南部三江峽谷的野生森林中。主要分布在貢覺、芒康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察隅河谷兩岸,年降水量1,200 ~ 1,600 mm,海拔1,600 ~ 3000m,為荒坡、荒田上的野生群落。種類有酸石榴(99.4%)、甜石榴(0.6%)和少花不結果的觀賞石榴,多為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