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為六腑之首,屬奇恒府。它的形狀是囊狀的,如果懸掛的話,就附著在肝臟的短葉上。膽屬陽木,與肝相對。肝為臟腑屬陰木,膽為腑屬陽木。膽囊儲存和排泄膽汁,控制決策,調節臟和氣。
(壹)膽囊的解剖
1.膽囊的解剖位置:膽囊與肝相連,附著於肝的短葉之間,肝膽通過經脈相連。
2.膽囊的形態結構:膽囊是壹個中空的囊性器官。膽中儲存的膽汁是純凈、幹凈、苦澀、黃綠色的精?。故膽有“精氣之臟腑”(《靈樞?本藏)、清腑(錢進方耀)、清中腑(難經?三十五難》)。
膽囊的解剖形態與其他腑臟相似,所以是六腑之壹。但是儲存精華液也差不多。因為這個生理特點,膽經屬於奇恒之宅之壹。
(二)膽囊的生理功能
還具有五臟“藏精藏氣”的功能。
1.膽汁的貯存和排泄:膽汁又稱“精汁”、“清汁”,來源於肝臟。“肝之余氣,泄於膽,凝成精”(脈經)。膽汁由肝臟形成和分泌,然後儲存和濃縮在膽腑中,並通過膽汁的排泄被吸收到小腸中。膽汁是由肝木氣化形成的。進食後小腸飽脹,膽經用力壓在腸頭上,使其汁液流入小腸融化食物,便於渣滓的傳輸。如膽汁不足,粗細難分,糞色白潔無黃”(《難辨正義》)。肝膽屬同木行,壹陰壹陽,表裏壹致。”膽,肝之腑,屬木,主升降濁,必益中土(《醫學見能》)。因此,膽和腑也有解氣的功能,但膽的解氣依賴於肝氣的解氣。
由於肝臟的導瀉作用,儲存在膽囊和臟腑中的膽汁被排出並註入腸道,以促進食物和飲料的消化。如果肝膽功能異常,膽囊分泌排泄受阻,就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出現厭食、腹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癥狀。如果濕熱蘊結於肝膽,使肝失功能,膽汁外溢,浸潤皮膚,則為黃疸,表現為目黃、身黃、尿黃。膽氣之下,必順。如果膽氣不利,則氣機升降,故可能引起口苦,嘔吐黃綠,水苦。
2.主觀決策:膽主導決策,是指膽在心智思維過程中具有判斷事物、做出決策的功能。膽的確定對預防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驚恐)的不良影響,維持和控制氣血的正常運行,保證各器官之間的和諧關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有勇之士,乃當朝之官,由他們來決定怎麽做”(《蘇文?淩蘭密碼論)。精神心理活動與膽經的決策功能有關,膽經可以幫助肝臟排泄和調節情緒。肝膽相合,可以穩定情緒和語氣。對於那些膽大包天、見義勇為的人來說,嚴重的精神刺激對他們影響不大,恢復很快。所以氣壯有勇,惡不可為。膽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利影響時,容易形成疾病,表現為膽怯、恐懼、失眠、多夢等精神情誌疾病,往往可以從膽的角度進行治療。所以說“膽附於肝,肝外於內。雖然肝氣旺盛,但不是膽氣。勇氣與膽量相結合,勇氣就是成功”(《經典?骯臟的大象”)。
3.調理臟腑之氣:膽經與肝合,助肝疏泄,從而調理氣機,使臟腑在內,肌肉在外,上下運動,出入運動,並行不悖,從而維持臟腑之間的協調平衡。如果膽囊的功能正常,所有的臟器官都會安然無恙,所以有“十壹臟全靠膽囊”的說法(《蘇文?六個關於骯臟圖像的部分。即所謂“十壹臟全靠膽和”(《雜病源流》犀燭)。人體是壹個進出氣化的有機體。如果肝氣達到較高水平,氣機通暢,臟腑氣機上下有序,但陰陽平衡,氣血調和:膽為腑,肝為臟,臟腑為主,腑為從。“十壹臟靠膽”而不是“十壹臟靠肝”是什麽意思?因為肝為陰木,膽為甲木,為陽中少陽。”陽是天子,陰是主宰”(《?陰陽離合論)。陰為陽之本,陽為陰之制,陽主陰,即陰與陽相同,陽為主導。膽為陽木,肝為陰木,陽主陰,故有“十壹臟依膽”之說。
總之,“十壹臟依膽”旨在說明在思維活動中,肝主謀劃,膽主決斷。肝膽並用,並不是說膽囊有“主五臟六腑”的功能。大膽的決定必須在內心的指引下才能發揮正常的作用。
(3)膽囊的生理特性
1.膽主升:膽為陽中少陽,屬東方木德,屬賈母,春季主陽升,故稱膽主升。膽氣主升,其實就是膽升達的性質,是肝喜達惡郁的代名詞。甲子為五運六氣之首,當時應為春,為陽中少陽。當春天的空氣上升時,壹切都是安全的,這是自然法則。人與天地相關。人體內,膽主甲,膽升風上。比如春氣上升,臟腑之氣就通暢。膽之升支配升,即木之升,即木之升疏。當膽氣正常升降時,臟腑之氣也正常升降,從而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俗話說“膽子大,春季少氣升,春氣升則萬無壹失。因此,如果妳在春天有勇氣,妳的其他器官也會隨之而來。膽汁不升則瀉,腸痹則生”(脾胃學說?脾胃虛實傳變論)。
2.性的快樂和寧靜:寧靜,安寧和寂靜。勇氣是壹所幹凈的房子,它喜歡寧靜和煩惱。清靜無邪擾,膽氣不剛不柔,溫良恭儉讓,則得義位,而膽氣適時而泄,自己拿主意。邪在膽,或熱,或濕,或痰,或郁。如果膽囊失去了它的寧靜和不安靜,失去了它的陽虛和溫和的性質和抑郁,它會引起嘔吐,疲勞,恐懼,失眠,甚至像壹個人會被逮捕的恐懼。臨床上用溫膽湯治療失眠、嘔吐、口苦、驚悸,旨在恢復膽氣的平和,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