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心理咨詢技能基礎知識的學習,如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
二是實踐技能的學習,包括咨詢的倫理學、基本技術和心理評估的學習與實踐。只有具備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心理咨詢才不會成為普通的談心,而是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咨詢和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幫助來訪者恢復或改善心理健康,促進個人成長的過程。
第三,心理咨詢師需要學習多種心理咨詢理論和方法,如危機幹預技術、認知行為療法等。
作為壹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要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各種知識。目前流行的是以生物、心理、社會為基礎的綜合治療模式,這就要求輔導員掌握這三種知識。除了熱愛學習,他還應該具備樂於助人的人格條件,明確個人從事心理咨詢行業的目的是什麽,這樣他的知識和技術才會發揮有效的作用。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來訪者需要得到真誠的對待。在溝通中,心理咨詢師同樣具有真誠的品質,這說明他能向妳和外界敞開自己。他用生命的開放和流動喚醒妳的生命。這樣問題和障礙就會逐漸解決,方向就會明確,實力就會上升。
妳好,作為壹名咨詢師,我想和妳分享壹下我的經驗。
做心理咨詢師,大概需要幾個條件:
1,心理學理論知識紮實。包括:①心理學基礎理論,其中基礎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測量等對咨詢特別有幫助。
2.廣闊的社會視野和文化視野。我們應該熟悉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特征。這是有效心理咨詢的重要基礎。如果照搬西方的咨詢技術,往往很難符合中國人的特點和需求。
3.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閱歷。人生經歷對於好咨詢來說不言而喻。
4.有自強不息的動力,有比較完善的人格。咨詢師應該不斷成長和完善自己。只有快樂的人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只有心中有愛,才能傳遞愛,給別人力量。
知識結構做好心理咨詢,要有必要的理論知識。為了幫助他們認識到困擾他們的真正原因,糾正或放棄不良行為,輔導員必須具備各種心理學知識。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心理咨詢師必須具備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心理測量學等基礎理論知識。同時,他們還需要在正規的心理測試、心理診斷和心理咨詢培訓中掌握相關的操作知識。
技能結構技能和知識壹樣重要。其次,可以說可以幫助求助者分析問題,引導求助者走出困境,促進其人格成長。心理咨詢師的幫助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咨詢與訪談關系的技巧。任何咨詢活動都離不開咨詢關系的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本身就具有治療功能。來訪者對咨詢師的信任、親近和可靠是咨詢成功的重要因素之壹。咨詢與訪談關系的建立,既與咨詢者有關,也與訪談技巧有關。交談是心理咨詢最重要的方法。輔導員要能在與求助者的平等交談中,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困惑的情境或事件,問題出現的時間及其發展變化,及時、警覺地提出問題,發現求助者無意識的掩飾和抗拒,引導其逐漸了解內心的癥結所在,設計壹些相應的方法來糾正壹些不良行為,及時向求助者解釋壹些事情。影響和幹預技巧。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應該盡量保持價值中立的原則,但這並不意味著咨詢師不影響或幹預求助者的心理和行為。每個人都有價值觀,價值觀不同的人會覺得很難相處,除非虛心傾聽。心理咨詢師在與求助者交談時,不要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尤其是批評性的意見,只能抱著不做判斷的態度。羅傑斯曾經說過:“在看日落的時候,我們不想控制日落,我們不命令太陽右邊的天空是橙色的,我們也不命令雲彩更粉紅。我們只是帶著敬畏觀看。”對幫助者不加評判的態度就像看日落壹樣。這種態度是讓求助者感到輕松的重要因素,可以讓求助者沒有後顧之憂,從而充分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
人格結構並不是說學習了心理學理論知識,掌握了基本的心理咨詢技能,就可以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研究發現,從事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只有具備與心理咨詢職業相匹配的人格特征,才能長期開展工作。根據霍蘭德的人格類型理論,社會人最適合做心理咨詢師。社會人充滿了同情、理解、親和力、影響力、熱情、耐心、真誠、認真。他們把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把默默幫助不幸的人當成無比幸福,喜歡並願意與人交往,在交往中非常重視價值感而不是追求功利。所以,很難想象沒有耐心和愛心的人能做好心理咨詢。每個人的人格發展和性格形成都與過去的生活經歷有關。心理咨詢師對自己的過去了解的越多,就越能成長。妳越能成長,就越能幫助訪客看到他們的問題,幫助他們成長。心理咨詢師需要真實體驗自己的人格傾向,對自己了解的越清楚,越有可能幫助到有心理問題的人。
在咨詢過程中,咨詢者就像壹面鏡子,反映出矛盾、盲點、期望,或需求、欲望,或困惑、挫折、痛苦等。然後幫助他們恢復內心的平衡和行為的協調。來訪者只有“看到”了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走出困境,不斷戰勝自己,最終體驗到上天的感覺。
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中科院心理所制定的標準課程體系和評估技術規範,是開啟心理學系統學習、促進專業成長和職業發展的必修課。
1,學會觀察,提高敏銳的觀察能力,捕捉來訪者的所有信息,做好自我觀察;2、學會傾聽,不僅要聽來訪者的故事,更要聽出其中的弦外之音,不要被故事迷惑,看她的內在反應模式;3、學習同壹件事,能理解來訪者的心情,理解來訪者的框架、態度和處境,能理解她設身處地的感受;4.學會確定自己不要被咨詢現場來訪者的反應所影響,不要參與其中。妳要保持中立的態度和立場,同時包容和容忍來訪者的壹切同理心反應;5.學會澄清。當來訪者陳述的內容對咨詢有重大意義時,要及時澄清,讓來訪者意識到之前模式中的壹些無意識行為;6、學會面對品質,及時呈現來訪者矛盾的關鍵點,讓來訪者看到自己的矛盾和自我沖突,從而為來訪者的自我發現和改變鋪平道路;7.學會反思。每次會診後都要好好反思,總結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不斷提高臨場能力。
要成為壹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前提是妳已經有心理咨詢師證,並且妳願意從事這個職業或者已經在這個行業實踐過。然後,圍繞“合格與否”談談自己的看法:
目前業內還沒有官方的“合格”標準來統壹衡量,但業內有壹些聲音和看法:
1.有自我體驗,就是有資深咨詢師咨詢妳。
2.接受高級顧問的定期監督。
3.遵守職業道德規則。
4.長期自學提高(覆蓋1和2分)
最後說壹些實踐經驗:自身的情緒穩定和控制能力,性格特征,人際交往素質等等都影響著咨詢工作。業內的壹句話,大意是:妳對自己內心世界的了解有多深,就決定了妳對訪客心靈的引領有多遠。所以,做壹個合格的咨詢師,任重而道遠。有了證書,在這條路上就是零起步。需要5到10年的臨床積累才能走上合格的道路。
站在來訪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幫助來訪者分析問題,傾聽他(她)的傾訴並及時回應,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與來訪者壹起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如何做壹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
及格基本等於及格,學生的及格分數是最低要求,幾乎每個學生都能達到。
目前,我國主管部門註冊的心理咨詢師有1.3萬人,但真正從事這壹職業並靠咨詢謀生的只有5%左右。絕大多數心理咨詢師都離開了這個行業。換句話說,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少之又少,更別說優秀的心理咨詢師了。
做壹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應該具備以下幾點。第壹,妳要有高效快捷的咨詢技巧,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解決來訪者的心理問題,以及由心理問題衍生的各種問題,如調節情緒、消除軀體癥狀、恢復社會功能、優化人格等。二是耐心細致,不打擾服務,及時跟蹤來訪者情況,給予合理解釋。第三,性格方面,坦誠讓來訪者覺得踏實,願意傾訴內心的想法。
做壹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很難,做壹個優秀的心理咨詢師更難。
簡單來說:心理咨詢師要有比壹般人更好的心理健康,尊重和熱愛這個行業,在自己的咨詢中有正確的角色定位和倫理規範。並且有樂於助人和助人自助的情懷。其次,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靈活豐富的技術技能。謙虛好學。
普及心理學知識,培養專業咨詢水平。何必呢?實事求是,設身處地為民解難,兢兢業業,精準幫助客戶解決生活問題,消除他們的困惑,走出困境。
來請法師講講大乘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