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黃連的功效、作用、鑒別及應用

黃連的功效、作用、鑒別及應用

黃連為多年生草本,葉基笨拙,紙質,卵狀三角形,三裂,中央裂片卵菱形,羽狀全裂,邊緣銳鋸齒狀,側裂片不等於2裂。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壹下黃連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黃連的功效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脹滿、嘔吐泄瀉、黃疸、高熱眩暈、心火亢盛、失眠、血熱嘔吐、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用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酒黃連長於清火。用於目赤口瘡。姜黃甚至清胃止嘔。用於寒熱,濕熱帶陰,痞滿嘔吐。玉黃連疏肝和胃止嘔。用於肝胃不和,嘔吐吞酸。

黃連的作用

1,抗潰瘍;

2.抑制胃酸分泌;

3.保護胃黏膜;

4.消炎止痛;

5.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霍亂弧菌、乙型鏈球菌作用較強,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作用較弱。

黃連的應用

1,濕熱脹滿,嘔吐吞酸,尤擅清中焦之熱。治濕熱阻中焦,氣機不暢所致的腹脹、惡心嘔吐,常與蘇葉黃連湯同用。或黃芩、生姜、半夏,如半夏瀉心湯。配合石膏,可治療胃熱引起的嘔吐,如石蓮散。

2.濕熱泄瀉本品是治療腹瀉的重要藥物,單用有效。

3、高熱、頭暈、心煩失眠、血熱嘔吐,對疏通心經特別有好處,可用於治療心火過盛引起的頭暈、煩躁的綜合癥。

4、癰腫癤腫、目赤牙痛

5、消渴清胃火可用於治療胃火過盛,消谷饑渴證常與麥冬配伍,如消渴丸。

6、外用治濕疹、濕瘡、耳道膿制為藥膏外敷可治療皮膚濕疹、濕瘡。浸泡後的汁液可用於患處,治療耳道內的膿液。往眼睛裏滴藥水可以治眼睛腫。

黃連的鑒別

1,字符識別

根莖叢生分枝,彎曲抱合,形似倒鳳爪,俗稱鳳爪黃連;單枝圓柱形,長3 ~ 6厘米,直徑2 ~ 8毫米。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表皮剝落部分呈紅褐色,粗糙,有不規則的結節狀隆起,有須根和須根殘留,部分節間表面光滑如莖,俗稱過橋;上半部有許多褐色鱗片,頂部常有殘留的莖或葉柄。質地堅硬,斷面不規則,果皮橙紅色或深褐色,木質亮黃色或橙黃色,髓部紅褐色,有時中空。輕微的呼吸,極其苦澀的味道。[2]

2.顯微鑒定

根莖的橫截面:

鱗片經常脫落。木栓層是壹系列的木栓細胞。皮層寬闊,有的能看到根跡和葉跡的維管束;石細胞呈黃色,單個或成群分散。紙束外韌,呈斷續的環狀排列,束間形成層不明顯。韌皮部外側有纖維束,大小從幾根到幾十根或幾百根不等;有的伴有黃色石細胞。木質部黃色,木質化;木質纖維比較發達。有時在果肉的薄壁細胞之間可以看到壹些單個或成組的石細胞。薄壁細胞都含有澱粉粒。[2]

3.粉末特性

黃褐色或黃色。

①石細胞呈亮黃色,圓形、方形、多邊形或稍細長,直徑25-64?m,長約102?m,壁厚9~28?m,坑點明顯,有的層次明顯。

②木質纖維多,黃色,細長;直徑10~13ctn,壁稍厚,木質化,凹坑稀疏。

③韌皮纖維亮黃色,梭形或長梭形,長度136~185?m,直徑25~40?m,壁比較厚,坑比較薄。

④導管以穿孔和螺紋為主,直徑8-20?m .

⑤大部分澱粉顆粒呈單個、長方形、腎形、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10?m;有少量復合顆粒,由2~4個級分組成。鱗葉表皮細胞黃綠色或黃褐色,略呈長方形,壁彎曲如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