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烏雞的藥膳

烏雞的藥膳

烏雞湯

制作材料主料:烏骨雞500克。輔料:陳皮3克,高良姜3克,草果5克。調料:大蔥10克,醋5克,胡椒6克。

制作步驟1、將雄烏骨雞洗凈切塊,大蔥切段。2、與陳皮、高良姜、草果、胡椒、大蔥段、醋,同煮,文火燉爛。

歸芪烏雞湯

先將烏雞洗凈去除內臟和雞爪,然後放進溫水裏加入料酒用大火煮,待鍋開後撈出烏雞,放進清水裏洗去浮沫,焯掉血腥味兒,把烏雞放入有溫水的砂鍋裏,將蔥,姜,香菇,鹽以及當歸,黃芪壹起放入鍋中,用大火煮,待鍋開後再改用小火燉,壹個小時後加入適量 的白胡椒粉和雞精,這道歸芪烏雞湯就可以食用了。

歸芪烏雞湯的功用:氣血雙補,滋補肝腎。

紅豆烏雞湯

紅豆200克,黃精50克,陳皮1角,烏骨雞1只。將所有材料洗凈,壹齊放入已經煲滾了的水中,繼續用中火 煲三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佐膳飲用。

紅豆烏雞湯有補血養顏、強壯身體的作用。

清燉烏雞湯

原料:

烏雞1只、香蔥2棵、生姜1小塊。

調料:

料酒、八角(就是傳說中的大料)、精鹽、味精(或雞精)(均適量)。

做法: 烏雞宰殺洗凈,放沸水中焯水,除去血水; 把烏雞、料酒、香蔥、生姜放入砂鍋內,用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燉2 小時,加入精鹽、味精即可。 建議這裏面再加少許中藥(枸杞,紅棗,當歸,黃芪,山藥),功效會更好。

海參烏雞

原料:

烏雞1只、香蔥2棵、生姜1小塊。

做法:

1、烏雞宰殺洗凈,放沸水中焯水,除去血水;

木耳金針烏雞湯

將烏骨雞剖凈,去內臟,洗凈斬塊;黑木耳、金針菜用清水浸軟洗凈,與烏骨雞壹齊放入燉盅內,加清水適 量,文火隔水燉3小時,木耳金針燉烏雞湯即成。

枸杞紅棗烏雞湯

主料:

烏雞(1500克)。

調料:

紅棗5個、枸杞15克、桂圓7個、蔥1棵、姜10克、料酒20克。

做法:

將烏雞洗凈,去毛、去內臟,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瀝幹水。杞子用溫水浸透、紅棗和生姜用水洗凈。瓦煲內加入清水燒開,然後放入以上材料,水再開,改用中火煲3小時即可。

杞子紅棗烏雞湯有補血養顏、益精明目的作用。

人參烏雞湯

將幹人參用溫水浸泡軟後洗凈切段,放入砂鍋中,加上高湯上屜蒸30分鐘左右撈出。將烏雞從脊背處劈開,入沸水鍋中略焯壹下取出。把蒸過的人參放入雞腹中,再將蒸制人參的原湯燒開,撇去浮沫倒在砂鍋中,放入烏雞,加料酒、精鹽、味精、蔥段、姜片、冬菇、火腿、冬筍片及熟豬油,蓋嚴沙鍋蓋,旺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煨燒2小時左右即成。

烏雞白菊花湯

材料:白條烏雞1只,白菊花50克。

調料:香油、料酒、蔥段、姜塊、胡椒粉、味精、鹽各適量。

做法: 烏雞洗凈,焯後撈出;白菊花洗凈,撕瓣。 沙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烏雞、姜塊、蔥段、料酒。 大火燒沸,改用小火煲3小時,放入菊花瓣。 加鹽、胡椒粉、味精、香油調味即可。 湯中也可加幾顆紅棗或者蓮子,更加營養滋補。

隆胸豐乳

烏雞白鳳尾菇湯

〖原料〗:烏雞500克,白鳳尾菇50克,料酒、大蔥、食鹽、生姜片各適量。

〖制作〗:烏雞宰殺後,去毛,去內臟及爪,洗凈。砂鍋添入清水,加生姜片煮沸,放入已剔好的烏雞,加料酒、大蔥,用文火燉煮至酥,放入白鳳尾菇,加食鹽調味後煮沸3分鐘即可起鍋。

〖用法〗: 佐餐食用,每日1~2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 補益肝腎,生精養血,養益精髓,下乳。適用於產後缺乳、無乳或女子乳房扁小不豐、發育不良等。

烏雞白鳳丸

〖原料〗:烏雞(去毛爪腸640g、鹿角膠128g、鱉甲(制) 64g、牡蠣(煆)48g、桑螵蛸48g、人參128g、黃芪 32g、當歸144g、白芍128g、香附(醋制)128g、天冬64g、甘草32g、地黃256g、熟地黃256g、川芎64g、銀柴胡26g、丹參128g、山藥128g、芡實(炒)64g、鹿角霜48g。

〖制作〗: 以上二十味,熟地黃、地黃、川芎、鹿角霜、銀柴胡、芡實、山藥、丹參八味粉碎成粗粉,其余烏雞等十二味,分別酌予碎斷,置罐中,另加黃酒 1500g,加蓋封閉,隔水燉至酒盡,取出,與上述粗粉摻勻,低溫幹燥,再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30~40g 與適量的水,泛丸,幹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9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效〗: 補氣養血,調經止帶。用於氣血兩虛,身體瘦弱,腰膝酸軟,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紅棗烏雞湯

材料:枸杞,紅棗,生姜,烏雞。

做法: 將烏雞洗凈,放入沸水中滾5分鐘,撈起,用水洗凈,瀝幹。 杞子、紅棗和生姜用水洗凈。紅棗去核;刮去姜皮,切2片。 煲內加入清水,猛火燒開,然後放入以上材料,再開,改用中火煲2到3小時即可。 紅棗自古以來是補血佳品,而烏雞更能益氣、滋陰,特別適合女性朋友,對於月經紊亂有壹定療效,經常食用還能美容。

烏雞黑米飯手卷

原料:黑米烏雞腿、紫甘藍、紫菜、黑芝麻、黑棗、紫洋蔥、花葉生、提前燜好的黑米飯。

調料:豆豉、鹽、紅酒。

做法: 烏雞腿去骨剁成小塊,用鹽、胡椒粉、料酒腌漬 紫洋蔥切碎、紫甘藍切絲,紫菜剪絲。 鍋內放油煸香洋蔥碎,放入烏雞煸炒,放入水略煮,大火燜10分鐘煮熟。 放入提前燜好的黑米飯拌勻,將豆豉、鹽、醬油、紫菜調成汁倒入,拌勻再煮2分鐘,盛在盤子裏,晾涼。 待晾涼後用紫菜卷花葉生放入米飯等卷起來,然後再手卷的開口處,再撒些紫甘藍絲,黑芝麻即可。 烏骨雞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蛋白質含量比鴨肉、鵝肉多;烏骨雞還含有豐富的黑色素,入藥後能起到使人體內的紅血球和血色素增生的作用。因此,烏雞自古以來,壹直被認為是滋補上品。可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病、貧血癥等也有明顯功效。

黑米

營養價值要遠遠高於精白米,主要是因為它外部的皮層中含有花青素類色素,這種色素本身具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國內外研究表明,米的顏色越深,則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強,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種顏色的米中是最強的。此外,這種色素中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是白米的5倍之多,對預防動脈硬化有很大的作用。與精白米相比,黑米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是它的4倍左右;鉀、鎂、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含量分別是它的4.4倍、6倍、1.7倍、3.8倍和1.7倍;賴氨酸含量是它的2-2.5倍。

紫菜

具有清熱利尿、補腎養心、降低血壓,促進人體代謝等多種功效。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還含有碘、膽堿、胡蘿蔔素、硫胺素、煙酸等。

黑芝麻

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用於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須發早白,病後脫發,腸燥便秘。 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

黑棗

黑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像是保護眼睛的維生素A,幫助身體代謝的維生素B群,和促進生長的礦物質-鈣、鐵、鎂、鉀等,這些營養素在黑棗中含量都很豐富!除此之外,黑棗最大的營養價值在於它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果膠,可以幫助消化。

黃芪烏雞湯

原料:

烏雞壹只、黃芪若幹、枸杞若幹、冬瓜壹塊。

做法: 烏雞去尾、爪後,斬小塊; 鍋裏放涼水,放入雞肉,倒少許料酒,燒開後,撈出雞肉,用熱水洗凈後,備用; 砂鍋裏燒壹鍋熱水,放入雞塊、黃芪、枸杞、姜片、蔥段,大火燒開,小火燉40分鐘後,加入切塊的冬瓜,燉20分鐘,加鹽關火即可; 雞湯要濾去油,再喝湯吃肉。 黃芪的功效: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2、對幹擾素的作用;3、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4、促進機體代謝;5、改善心功能;6、降壓作用;7、保肝作用;8、調節血糖;9、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10、激素樣作用。

簡介:

黃芪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濃,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其功用甚多,而其獨效者,尤在補血。

夫黃芪乃補氣之聖藥,如何補血獨效。蓋氣無形,血則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無形之氣以生之。黃芪用之於當歸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當歸原能生血,何藉黃芪,不知血藥生血其功緩,氣藥生血其功速,況氣分血分之藥,合而相同,則血得氣而速生,又何疑哉。

食療價值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須根、根頭,曬幹。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

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用途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於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