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患熱綜合征,又稱嬰兒被子綜合征,引起嬰兒缺氧、高熱、出汗、脫水、驚厥和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那麽嚴重嗎?
嬰兒患熱證1什麽是熱證?
嬰幼兒是最容易生病的,家長的很多不當做法也會讓孩子生病,比如嬰兒發熱綜合征,就是家長承保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什麽是嬰兒熱綜合癥。
1,嬰兒熱綜合征又稱悶熱綜合征、被子綜合征、被子綜合征。疾病是由給孩子過度取暖和給他們蓋被子引起的。
2.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怕冷,就給孩子蓋太多太厚的被子。家裏溫度太高,給孩子裹得太多太緊,都有可能引起寶寶熱綜合癥。
3.嬰兒熱綜合癥多發生在壹歲以下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他們最容易生病。疾病通常發生在寒冷的季節,大多數兒童來自農村地區。絕大多數患兒發病前身體健康,少數會出現咳嗽、流鼻涕、發熱等壹些感冒癥狀。簡單來說,嬰兒熱綜合癥是父母給孩子蓋得太熱太緊而導致的疾病。絕大多數患兒為新生兒,發病時間多為寒冷季節。
嬰兒熱綜合癥是什麽癥狀?
兒童健康壹直是家長關心的話題,而嬰兒熱證是嬰兒容易發生的疾病。那麽,嬰兒熱綜合癥有哪些癥狀呢?
1,很多家長總怕孩子著涼,就給孩子蓋得嚴嚴實實的,尤其是冬天,寶寶總是給孩子蓋厚厚的被子,很容易讓孩子患上熱證。孩子得病後,會出現明顯的高燒,甚至超高燒。孩子體溫會達到41℃-43℃,會出現出汗、脫水、臉色蒼白的癥狀。經常出現哭鬧聲低,拒絕哺乳的現象。
2.嬰兒發熱綜合征患兒還會出現缺氧癥狀,嚴重時會損害神經系統。此時,孩子會出現反應遲鈍、抽搐、昏迷等現象。
3.當嬰兒熱證影響到呼吸系統時,就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上述癥狀通常出現在孩子患有嬰兒熱綜合癥的時候。家長發現孩子有這些情況後,要及時采取措施。
熱證怎麽辦?
孩子因為年齡小,抵抗力弱,容易生病,孩子生病時家長最焦慮。如果孩子得了熱證,能治好嗎?
1.家長壹定要在孩子患上熱證後,及時帶孩子進行治療。首先要給孩子降溫退燒,這是治療的基本措施。而且家長也要讓孩子遠離高溫環境,保持孩子呼吸順暢,然後及時送醫院治療。在去醫院之前,家長也可以對孩子采取壹些物理降溫措施,比如冷敷、酒精擦等。
2.孩子送到醫院後,醫生壹般會用液體療法。孩子高燒出汗後,會出現脫水和酸中毒,需要及時補水。靜脈補液通常用於補充葡萄糖、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
3.除了以上治療方法,醫生還會針對孩子的癥狀,如高燒、抽搐等,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當孩子出現熱證癥狀時,要及時采取措施。家長應該在讓孩子脫離高溫環境後采取壹些降溫措施,然後再趕往醫院。
嬰兒患熱證2近日,壹名新生兒因父母疏忽大意患上“熱證”,險些釀成大事故!
初春氣溫變化大,早晚涼爽。天氣忽冷忽熱,有些地方甚至到了晚春。這個時候很多地方醫院的兒科都會人滿為患。前段時間,某市婦幼保健院接診了3例因“熱證”而被急救的患兒。患兒出現抽搐、高熱、昏迷、休克,如不及時搶救會有生命危險。
什麽是“熱證”?
可能很多家長聽到這個名詞會覺得特別陌生。事實上,這類病例多見於壹歲以下的嬰兒,尤其是剛出生的新生兒。
有壹個案例:有壹個寶寶因為天熱,高燒壹個多月。
叢聰,壹個1個月大的嬰兒,被父母裹得緊緊的。在家午睡後,他開始氣短,氣喘。他父母知道後,他臉紅了。檢查體溫時,他高燒40攝氏度,並開始出現黃色稀便。他的家人趕緊去了當地醫院。住院13天後,叢聰的病情仍然沒有明顯好轉,並開始好轉。
考慮到病情危重,家長將孩子轉到了省婦幼保健院。根據孩子的輔助檢查結果和臨床癥狀,醫生認為是“嬰兒發熱綜合征”。經過積極治療,寶寶已經轉危為安。
“寶寶熱綜合征”,主要發生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因為寶寶熱的時間太長或者保暖過度,影響身體散熱,導致寶寶體溫升高,處於高熱狀態。
寶寶壹旦被熱覆蓋,體溫就會升高,甚至高達40攝氏度,全身大汗淋漓。壹開始,他的臉會紅。後來由於大量失水,他會出現易怒、口幹、尿少、前囟門和眼眶凹陷、皮膚彈性下降等脫水癥狀。
如果疾病涉及中樞神經系統,可能會出現頻繁嘔吐、尖叫、反復抽搐和昏迷。
如果呼吸系統受累,可出現呼吸困難、嘴唇和四肢發紺。
如果涉及到心肌,會引起心肌損傷,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小兒熱證”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1)睡覺時,新生兒怕凍,衣服被褥壹層壹層裹得嚴嚴實實;
(2)給新生兒蓋壹床被子。母親睡著的時候,新生兒的頭和臉都放在被子下面,口鼻也蓋著;
(3)乘車外出途中,包裹過緊、過厚、過暖。
(4)寶寶感冒時,家長會用汗水把孩子捂起來!
這些原因家長要註意!
新生兒“熱癥”如何護理?
(1)首先要排除發熱原因,撤離高處溫暖環境,盡快讓新生兒呼吸到新鮮空氣,盡快送新生兒去醫院治療。
(2)新生兒體溫高時,應迅速降溫。最好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用冰墊和溫水擦澡,不要用止汗劑,以免出汗過多引起虛脫。
溫水搓澡的具體步驟是:
a、脫去孩子的衣服,蓋上浴巾,將3~4塊紗布或毛巾浸泡在34~37C的溫水中,輕輕擰幹水分,放在孩子的腋窩和大腿根部兩側,每隔幾分鐘重新濕潤紗布;
b、用另壹條濕毛巾輕輕反復擦拭身體暴露部位,上肢從頸部到手掌,下肢從大腿根部到足部,可促進體表血管擴張散熱,達到降溫的效果,壹般每次20~30分鐘。註意這個時候不要用發汗藥。
以免新生兒因出汗過多而虛脫。
嬰兒患有中暑綜合癥。3嬰兒患“熱綜合征”。這是什麽病?父母還有多少壞習慣需要改變?
醫生介紹,“熱綜合征”主要是因為寶寶長時間發熱後,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來,會引起高燒或超高燒。體溫可達465,438+0-43攝氏度,並伴有大量出汗和脫水。嬰兒會出現臉色蒼白,哭鬧無力,拒絕哺乳。甚至危及生命
對於嬰兒來說,由於體溫調節中樞不夠健全,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差,產熱量大,熱煩能力差。如果包裹過緊過長,會影響身體散熱,體溫會急劇上升。
有些家長擔心,感冒用被子蒙住頭,會導致“被子綜合癥”,長期會造成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其實寶寶穿的衣服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適度就好,和大人壹起多穿壹點就夠了。關鍵是要經常看寶寶的體溫、皮膚、面色、呼吸變化。如果出汗多,說明包太多,適當補水,松包,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衣服的厚度。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往往會有壹定的誤區:
1.妳穿得越多越好。
2、發熱出汗。我認為,如果妳發燒了,就不能洗澡,否則妳的感冒會加重。越發燒越捂,熱也逃不掉。
3.嬰兒和大人壹起睡。
4、寶寶哭鬧時會餵奶,或者抱著乳房睡覺。
5.孩子哭得越小越好。孩子壹旦哭鬧,就會不停的顫抖。
6、經常補鈣過多等。
總之,在育兒過程中,要多學習科普知識,遇到問題要多咨詢專業人士,以免造成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