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種蘇州餛飩餡的制作方法

壹種蘇州餛飩餡的制作方法

來巴馬的人都知道,巴馬幾乎沒有像樣的面館。滿街都是米粉店,卷卷米粉,湯和炒米粉。除了粉店,也是粉店。這種情況對於我們這些喜歡吃面的人來說是很難受的。

在蘇州,早餐的種類非常豐富。蒸,炸,湯包,餛飩,面條,油條,豆漿,米飯。

我最喜歡直言不諱。蘇州的餛飩有兩種:三絲餛飩和砂鍋餛飩。壹般來說,壹碗餛飩,壹份早餐就夠了。砂鍋小餛飩要配湯包或者油炸。

蘇州人根據餛飩皮的大小和厚薄把餛飩分為兩種。大餛飩的皮稍微大壹點,厚壹點,壹般有成年女性的手掌那麽大。小餛飩的皮小了壹半,薄如蟬翼,裏面的餡也少了。透過薄薄的皮膚,可以看到淡淡的肉色。

為什麽叫三絲餛飩?因為,大餛飩做好之後,澆上高湯撒上蒜葉,再加三絲是不夠的。它們是哪三條線?雞絲,雞皮絲,幹香絲。雞絲是煮熟的雞胸肉,切成等長的塊,然後用手撕成細如發絲。蛋皮絲就是把壹個雞蛋攤成極薄的蛋皮絲,再切成粗細均勻的蛋皮絲。至於香幹絲,是用上好的黃山香幹絲,切成長短粗細相同的幹絲。雞絲潔白細長,雞絲蛋皮金黃,帶壹點焦香味,幹香絲淡淡的乳黃色。三根粗細均勻,長短壹致的細絲混在壹起,三色三味。撒在餛飩上,經過肉湯浸泡,配上青蒜葉,會變得更加誘人。雞絲和幹絲使湯更加豐富和美味,而雞絲,沈魚落雁,使壹碗清淡的餛飩更加豐富多彩和溫暖。

用精致的青花瓷勺舀起壹份餛飩。餛飩皮鮮滑爽口,有麥香,肉餡細膩嫩滑,裹著菜菌的汁液。閉上眼睛,讓妳的嘴唇和舌頭與它們親密接觸,讓味蕾浸泡在清新的香味中。腋下好像有風,整個人感覺很舒服,想飛起來。

根據不同的季節,店裏還會推出不同餡料的大餛飩。春天最搶手的是薺菜鮮肉餡,冬天是青菜香菇肉餡。

砂鍋小餛飩和大餛飩做的不壹樣。大餛飩用開水燙,砂鍋小餛飩用高湯煮。壹般在蘇州面館,都有老湯。用豬骨或雞骨熬制,慢燉,鮮香,肥而不膩。

舀壹勺高湯,放入小砂鍋中,湯汁沸騰時,放入小餛飩,煮壹兩分鐘,出鍋,放入紫菜、蒜葉、蝦仁、榨菜。

砂鍋小餛飩的特點是麻辣鮮香。餛飩和高湯壹起煮,餛飩本身的鮮美結合了高湯的鮮香,讓這鍋餛飩充滿了鮮美的味道。眾所周知,蝦米是壹種新鮮美味的湯。加了蝦皮不會有點多余嗎?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蝦仁的加入給湯汁帶來了新鮮的味道,讓湯汁更加香濃,但絕不油膩。蘇州有句古話叫:壹巴掌拍不響,死不放手。用它來形容砂鍋餛飩最合適不過了。

現在店裏賣的砂鍋餛飩都是用氣煮的,快壹點,不太持久。

很久以前,砂鍋餛飩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人賣的。在寒冷的夜晚走路肯定有點冷。這時,耳邊響起壹個聲音:砂鍋餛飩,砂鍋餛飩。雖然聲音可能不美,但對壹個疲憊的路人來說,卻像大自然壹樣美好。也有去逛街的情侶。他們有點累,但興趣很濃。所以,不如來壹碗餛飩休息壹下,繼續聊。

有人要吃飯,賣餛飩的人就會在路邊有路燈的地方卸下擔子。支起壹張小圓桌,放上壹些簡單的木凳。食客可以坐在凳子上等待。

擔子的壹端是煤爐。竈蓋打開,先燉砂鍋。等待大約五分鐘後,肉湯煮沸了。從擔子的另壹端,在壹個小木抽屜裏,他拿出包好的餛飩,下到砂鍋裏。

坐在路邊小板凳上的食客已經聞到了湯的味道,但是餛飩還沒有做好。這氣味讓我的胃開始嘰裏咕嚕。這個時間,壹分鐘,仿佛壹個世紀那麽長。

最後,餛飩做好了。等待的食客迫不及待地品嘗這種美味。只是,越想吃,越吃不下。因為,剛煮好的餛飩,滾燙滾燙,容易吃。

吃完壹鍋餛飩,我滿頭大汗,卻贊不絕口。寒冷和饑餓在瞬間被趕走。路人擦了擦嘴,繼續趕路。

因為壹鍋餛飩,戀人之間那種空靈的感情,多了壹點煙火氣,多了壹點真實的感覺,讓人更加安心踏實。

他們離開時,嘴角掛著滿足的微笑。

賣餛飩的人收拾好碗筷,挑好擔子,高高興興慢慢離開。或許,前方,還有更多的食客在等著他和他的小餛飩!

我不敢想那個挑著擔子的小餛飩。這樣慢悠悠的生活,現在已經是壹種奢侈了。我只是覺得,在巴馬,我可以吃壹碗三絲餛飩,或者壹個砂鍋小餛飩。哪怕是用煤氣煮的,也是壹種莫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