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接下來豬價怎麽走?發改委、統計局、農業農村部都表明了後續動向。

接下來豬價怎麽走?發改委、統計局、農業農村部都表明了後續動向。

臨近年底,豬價再次引來官方收儲。

165438+10月18,農業農村部報告,截至6月165438+10月17,全國生豬出欄價格較6月65438+10月20日的階段性高點下降約3.5元/公斤,後續豬肉供應有保障。

165438+10月16國家發改委表示,近期養殖戶出欄節奏趨於正常,前期壓欄、二次育肥的豬開始陸續出欄。

未來生豬和豬肉市場供應有保障,價格有望保持相對穩定,難以出現大幅上漲。

165438+10月15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指出,生豬產能和生豬存欄總體保持穩定,生豬生產處於合理水平,不支持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仔細觀察會發現,官方傳遞的信息是“後市豬肉供應有保障,生豬或豬肉價格很難再大幅上漲”。

從目前的豬市來看,豬價波動,但壹直在12元/公斤區間波動,既沒有像6月5438+00那樣漲到14元/公斤,也沒有像低谷期那樣跌破成本線。

為什麽豬價難漲難跌?

很多人會好奇,明明說豬夠多了,為什麽價格卻很難降下來?尤其是豬肉價格仍維持在41.2元/斤的高位(農業農村部監測的第二周豬肉價格數據)。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壹方面,豬價從今年6月底開始逐漸升至成本線以上。2022年上半年,整個養豬行業處於虧損狀態。想必當時大家看到很多“賣壹頭豬虧了幾百元”的新聞。

時間越來越長。2021下半年豬價基本在13-15元/斤,2021甚至達到12元/斤。那時候,豬的深度虧損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看來,養豬業經歷了近1年的虧損才開始盈利。今年養豬的盈利時間只有3-4個月,很多養豬戶還沒有完全賺回之前的虧損,所以市場上還有壹定的惜售心理。

另壹方面,今年9月份以來,豆粕價格壹路上漲,目前已經達到5700元/噸的高位。從年初到現在,豆粕至少漲了1萬元/噸。

今年6月5438+10月,全國玉米價格上漲至2021年2-3月創下的歷史高價(2850元/噸)。

玉米和豆粕是飼料不可或缺的原料,其價格上漲直接帶動飼料價格上漲。

雖然近日豆粕出現降價趨勢,但總體來看,飼料易跟進難跟進。

據第壹財經報道,今年以來,飼料出廠價累計上調12次。

養殖成本上升也是支撐豬價的壹大因素。

所以在多重支撐下,目前豬價維持在12元/斤。

然而,豬肉消費高峰即將到來。這種局面會被打破嗎?

備受期待的消費高峰能否拉動豬價?

供給方面,據卓創資訊監測,8-9月份,部分省份已經投放到二級育肥市場的豬源比例為20%-30%,這些豬源的投放時間正好是11-65438+2月。

規模場臨近年底,屠宰節奏逐漸加快。根據測算,理論上6月5438+01-65438+2月的豬肉供應量將比8月-10增加26%以上。

需求方面,據鋼聯數據監測,6月以來屠宰企業開工率維持在19.5%-20.5%之間。

因為今年豬肉價格處於歷史較高水平,會在壹定程度上抑制終端消費和臘腸消費。以傳統臘肉為例。與往年相比,今年國慶節後臘肉訂單減少了1/3。

預計重點屠宰企業在11-12期間的屠宰量增幅很難超過10%,整體市場處於供強求弱的狀態。

這樣,消費高峰能否滿足預期需求還不確定,但生豬供應增加已成定局。

養豬戶要警惕接下來的三大市場風險。

出現了三種市場風險。

首先,市場存在集中出欄導致價格踩踏的風險。

根據往年的經驗,市場的高峰期在冬季至日前後,今年8-9月的二次育肥如此“瘋狂”,也要看年底的市場。

雖然官方表示養豬戶出欄節奏已經趨於正常,但不排除有二次育肥戶仍在壓場。

而且年底的時候,秤場會大量出售。不要等某個節點去賣豬,而應該順勢而為。

其次,飼料價格難以降低,養殖成本有再次增加的風險。

從原料來看,進口大豆等待到港時間為6月5438+01-6月5438+2月。目前豆粕庫存仍處於低位。大豆到港後,豆粕供應量會增加,豆粕價格可能會出現短期下跌,但傳導到飼料端需要時間。

豬的生長規律是“前期慢,中期快,後期慢”,待宰的基本都是大豬,養殖成本難以下降。

此外,今年備受期待的臘肉消費可能達不到預期。

中國西南地區是臘肉的主要消費地區。目前重慶疫情嚴峻,會影響臘肉,豬價高也會減少壹部分消費。總體來看,消費形勢不容樂觀。

目前市場處於“供給多,需求弱,養殖成本高”的狀態。每個人都想吃年底的“肉”來過年。但是多方面考慮的話,我們建議不要盲目等待行情,跟風比較穩妥。

妳怎麽看待現在的豬價?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