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成都旅遊美食指南

成都旅遊美食指南

中國的氣質可以用安逸來形容,壹定屬於成都。四川的小吃種類繁多,壹言難盡。後宮旁邊古色古香的錦裏民俗街是個不錯的選擇。街道兩旁都是明清時期的店鋪。織錦主題鮮明,民俗街有各種店鋪和街頭工藝品,以四川小吃為特色。

鮮葉蛋糕

不要被那些有四川特色的手工藝品難倒。先去美味街才是正道。葉餅、蒸餅、雞蛋餅、龍手、肥腸粉、擔擔面、三炮、棒棒雞、1號蒸餃、張飛牛肉、軍墩鍋盔、甜水面、三合壹醬、油茶、涼卷、豆腐腦、蕎面、糖油水果等。光看小吃的名字就知道,就算是大胃王也不是壹天就能吃完的,何況。壹邊逛街壹邊吃零食才是最合理的。好吃街的街名充滿了川味,四川版的好吃就是好吃嘴。在四川話裏,“好吃”這個詞根本不是貶義,而是對自己的褒義。

店門前總有人賣樹葉和花,穿著藍白相間花外套的姑娘們忙忙碌碌。除了葉子,這家店還有蛋烘糕、蒸糕、涼糕等小吃。葉兒巴是四川城鄉的壹種風味小吃,因為它經常用香蕉葉、玉米葉或粽子葉蒸。這種保留了古代自然風格的包裝,不僅賦予了零食植物的葉子香味,也符合當下的環保潮流。蒸熟的葉子舒舒服服地躺在綠葉上,自然染上淡淡的黃綠色,就像壹個由綠玉雕琢而成的橢圓形球體,清新美麗,讓人無法抗拒。葉餅的皮是用米和糯米做的,類似餃子皮的做法。但是米飯的比例比湯圓高,所以吃起來不那麽黏,有壹定的韌性。包裏有兩種餡:甜的和鹹的。甜味主要是玫瑰、棗泥、豆沙、桂花、糖。鹹味是宜賓的特產,給人壹種鹹鹹的感覺。很容易辨別葉子是鹹的還是甜的:那些有鮮紅色小點的是甜的,那些有鮮綠色的是鹹的。沒有明文規定,是慣例。

成都的饕餮雞

吉伯的版權原本屬於樂山,在成都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在成都方言中,陶罐、盆、碗統稱為“碗”。“叫花雞”聽起來像是煲裏的雞,但經過多年的演變,壹碗的食材早已超出了單只雞的範疇。此外,它在形式上也像壹串香。竹簽上的串除了不同部位的雞片,還可以是蓮藕、土豆、海帶、冬瓜等蔬菜。但是叫花雞的做法和串香是不壹樣的。叫花雞是冷鍋,需要先煮熟,再放在碗裏調味。碗裏盛著藤椒油、炒芝麻、辣椒面、香料、雞湯等調料。妳可以帶著它。

關於叫花雞的風味,壹個重要的秘方就是調料藤椒油的使用。藤椒幾乎是用來煮叫花雞的。藤椒油制成的混合物略顯黃綠色,麻而不膩,清香撲鼻。隨著奇怪的香味,有壹種清新的山野的感覺。藤椒的鮮辣味附著在雞肉上散發出來,正好給味蕾壹個溫和的刺激。它不同於普通的辣椒,濃烈而簡單,讓人麻木。“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君子在椒,藤椒可為之。

奇特飲品夏梁

走在美味街,渴了就看到壹種奇怪的飲料。壹開始我以為是泡沫茶什麽的。我問酒保是不是冷蝦。當然,白蝦形狀也不是我們平時吃的,比如河蝦,草蝦,刀蝦。它由大米制成,因此得名,因為它看起來有點像蝦,這意味著“涼爽的夏天”。蝦涼的做法並不復雜。將大米磨成漿後,倒入漏勺中。漏勺後,米漿落入開水中,形成蝦狀的米漿球,兩頭尖,中間圓。煮好後放入清水中冷卻,滑糯軟糯,香甜可口。

街上有很多好吃的食客,有中外人士,有男女老少,也有穿袈裟的小和尚。人們正吃得熱火朝天。不急的話,找個地方坐下來,在店前的桌椅邊慢慢吃。如果妳在壹家好店門前,經常會有負責占座和點餐的人。來來往往的食客中,不乏左右手忙著捧壹堆食物的人。

成都人的舒適體現在食物和竹椅上。在街道的拐角處,壹棵樹的樹蔭下,支起幾把竹椅,這就是壹個茶館。可以泡壹杯茶,做壹個龍門陣。如果妳想去老成都風格的茶館,人民公園的何銘茶館是壹個明智的選擇。從公園的正門進去,不遠處左轉,看到壹個茶壺形狀的洗滌處,就到了何銘茶館。遠處,我看到壹把把竹椅圍在竹林掩映下的木桌旁。我走近,聽到竹椅吱吱作響,聲音嗡嗡作響,瓜皮搖搖欲墜。是為了“三閑”:喝酒,聊天,吃飯。蓋碗茶裏的茶大多是便宜的花茶。成都人有壹種“花茶情結”。茉莉花茶培養了幾代成都人的味覺和嗅覺。成都重新安排了開門七件事的順序,仿佛成都沒有這碗茶就癱瘓了。妳在這裏喝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曬曬太陽,和茶友擺個姿勢,請人捏捏胳膊腿,舒舒服服地掏掏耳朵,或者打打麻將。不知不覺,時間像水壹樣慢慢流過。成都,壹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火爆的“三槍”

如果評選好吃街所有小吃最佳聽覺效果獎,那壹定是“三炮”。“開火”的家夥並不是什麽高科技,而是壹塊木板,上面有12枚銅幣,兩兩堆疊,分成兩排。木板後面是壹個裝滿大豆的大簸箕。我看到酒保從鐵鍋裏拿出三個汽巴球。壹揮手,糍粑球從棋盤上彈了起來,砰的壹聲落在簸箕裏。就在圍觀群眾驚魂未定的時候,隨著兩聲“槍響”,兩組巴贊飛進了黃豆裏。因為巴贊球打在板子上,兩塊或兩塊疊放的銅板互相碰撞,發出聲音效果,這就是三炮小吃名字的由來。三塊巴贊餅裹上炒好的黃豆後,澆上紅糖汁,撒上熟芝麻,做成好吃、甜、軟、熱的三個“殼”。用時髦的話來說,這種表演只是作秀。但是,只是玩玩小把戲或者噱頭,有時候真的可以增加壹些附加值。

俄羅斯腸粉的名字看起來有點怪,同壹家店的招牌也註明腸粉是小吃。有什麽區別?好奇之下,忍不住要了壹碗嘗嘗。原來痂是小腸,肥腸是大腸,粉是紅薯面。腸脂粉分為紅味和白味兩大類。紅味是川菜中常見的紅油,白味不辣。錦裏壹家俄羅斯的腸粉,味道壹般。不是我對大腸小腸之類的東西有偏見,而是我後來在成都周邊壹個古鎮的小店裏吃了毛血旺的香腸,忍不住用我現在學的四川話說了壹句“好輕松好舒服”。同桌的四川人也是壹個聲音。

成都標致美食火鍋

其實錦裏小吃有很多優點,品種豐富,外觀相對衛生,很多小吃都可以練。但由於其顧客以遊客為主,就像任何壹條以旅遊為主的美食街壹樣,難免存在壹些弊端:價格太貴,很多小吃味道平平。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是,時間多的話,可以去當地主營業務,不壹定顯眼的地攤和小店。

川湘在成都小吃圈舉足輕重,涵蓋了成都最具代表性的“辣”。進壹步說,串香展現了成都人悠閑和諧的生活態度。

串香的制作過程並不復雜。首先妳得熬壹大鍋類似火鍋底料的麻辣湯。在湯裏,有各種辛辣的調料,如姜、蒜、芥末、丁香等。此外,還有四川三交的花椒、胡椒和胡椒。所以辣到不燥不滯,有層次感和韻味。這是味覺總動員。然後準備N多根壹尺左右長的竹簽,把薯片、蓮藕片、黑木耳、海帶、菜花、生菜、冬瓜、魔芋、菠菜等蔬菜,以及雞胗、肉片、毛肚、香腸、魷魚等肉片放在竹簽上,就可以創業了。

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攤主會為食客準備,或者坐在旁邊的矮凳上,或者直接站在這個大火鍋旁邊吃。喜歡吃辣的可以蘸辣椒面吃。

旁邊的食客大多是附近的居民。有的媽媽帶兒子,有的女朋友來,有的自己辛苦吃。不壹會兒,壹堆空竹簽擺在他們面前,清點竹簽完成結賬。

看似不起眼的串串香,點綴著成都人壹年四季飲食生活中每壹個平凡的日子。最近很多食品都在漲價,有人在網上發帖感嘆成都的串串從壹毛錢漲到壹毛錢。妳可能會想,不就是20美分嗎?現在連單價都有“分”還是很奇怪的!如果妳知道成都人經常吃幾百塊的這道菜,也許妳能稍微理解壹下發帖人的感受:漲了20%!

旅行提示:

華興街煎蛋面

地址:成都市李攀華興大街6-8號。

地址:成都市華興大街62-63號

推薦:鍋盔、燉肉等。

田豫

地址:成都市華興大街90號

推薦:烹飪

曹家香名庭酒店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曹家巷菜市場。

推薦:紅燒豆腐,蔥爆腰花。

錢海罐罐串串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年豐巷

電話:(028)84476429

推薦:波波雞

張涼粉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東城根南街9號洞子口

推薦:果凍、甜水等。

譚小豆花

地址:成都市青羊區西街86號13。

何銘茶館

地址:成都市少城路12號人民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