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幾個月前,《櫻桃的自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如今,“蘋果自由”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據農業農村部統計,5月17日富士蘋果批發價為10.35元/斤,與3月中旬的7.93元/斤相比,短短兩個月價格已上漲30%左右。事實上,今年富士蘋果的價格漲幅已經達到39%,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超過60%。
事實上,蘋果漲價並非個案。據農業農村部統計,今年大部分水果價格大幅上漲。
具體來說,哈密瓜、香梨、西瓜今年漲幅較大。今年以來,哈密瓜的漲幅最為驚人,達到124.6%,香梨和西瓜的漲幅分別達到37.8%和30.0%。最近四周,除了蘋果的價格,哈密瓜和香梨的價格也跳漲了。到5月17,哈密瓜批發均價為8.94元/斤,較上月上漲近46%,而香梨目前批發均價為12.10元/斤,近壹月漲幅超過20%。
水果價格上漲也推動鮮果CPI同比上漲。
正是由於水果價格的整體上漲,2019年4月鮮果CPI大幅上漲至11.9%,比3月份上漲4.2個百分點,比6月份201上漲6個百分點。考慮到水果價格分項在CPI中的權重約為1.8%,4月份,水果CPI分項拉動CPI上漲0.22個百分點。
除了現貨價格,期貨市場的蘋果、紅棗價格也在上漲。
在現貨價格上漲的帶動下,蘋果期貨價格今年也呈現穩步上漲的態勢。5月20日蘋果期貨結算價為14464元/噸,較年初累計上漲28.6%。尤其是5月份以來,蘋果期貨價格加速上漲,20天累計上漲16.2%。紅棗期貨於4月30日首次上市。目前紅棗期貨結算價為9775元/噸,較首次交易8830元/噸上漲10.7%。
為什麽最近水果價格大幅上漲?水果價格會如何影響未來的通貨膨脹?讓我們逐壹分析這些問題。
2.水果為什麽會漲價?
首先,水果價格上漲有壹定的季節性因素。水果大規模生產的傳統季節是夏秋兩季,五月正好是水果供應青黃不接的時候。目前銷售的大部分水果屬於去年秋季的庫存水果,但新壹批水果尚未量產。同時,5月份氣溫轉暖後,人們對水果的需求開始增加。壹方面是供應量在減少,另壹方面是需求量在增加,所以5月份水果的價格往往會上漲。
但今年物價漲幅過高,已經遠遠超過季節性,還有其他物價上漲因素。雖然5月份水果價格經常上漲,但今年5月份以來,農業農村部監測的7種水果平均批發價格上漲14.7%,遠超同期歷史水平。也就是說,今年水果漲價還有其他超季節性因素。
消費變得更加健康,水果銷售持續增長。商品價格取決於供求關系,水果也不例外。在需求方面,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對食品的消費結構趨於健康,主要是增加對禽、果、蛋、水產品的消費,同時減少對糧食和食用油的消費。2013-2017期間,我國人均幹鮮果蔬消費增長超過23%,遠高於食品消費平均增幅。
水果需求的上升支撐了水果的價格,但不是近期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雖然中國居民對水果的消費量持續增加,但水果的消費量與消費習慣和人口有關,這些因素短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因此,水果消費的穩步增長支撐了水果價格,但需求端並不是水果短期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由於需求端相對穩定,今年的水果價格上漲更多的是因為供給的短期大幅下降,而供給的下降與去年的天氣狀況密不可分。
以蘋果為例。中國蘋果的主產區是陜西、山東、山西。2017年,陜西、山東、山西蘋果產量分別達到1092萬噸、939萬噸、444萬噸,分別占全國產量的26%、23%和11%。去年這些地區春季天氣條件不好,低溫持續時間長。同時,蘋果花期有大風,導致大量花朵掉落而沒有授粉。惡劣天氣導致蘋果主產區陜西、山東、甘肅去年秋季蘋果產量大幅下降。
去年蘋果產量大幅下降導致今年庫存大幅下降。
目前主產區蘋果庫存較歷史同期水平明顯下降,陜西省蘋果庫容比4月25日已降至8%,遠低於2018同期的23.5%。4月25日,山東蘋果庫容比為24.1%,比去年同期下降3.7個百分點。
蘋果獨特的銷售模式決定了庫存是春季的潛在供應。
雖然在中國壹年四季都可以買到蘋果,但蘋果主要在八九月份左右成熟,所以蘋果銷售實際上分為兩種模式:種樹後直接銷售和儲存後來年銷售。沒有入庫的蘋果會在蘋果成熟的那壹年賣完,但是第二年春天賣的蘋果都是有庫存的,所以現在庫存的蘋果實際上決定了現在蘋果的供應量。因此,由於去年天氣惡劣,蘋果產量大幅下降,導致今年可供銷售的蘋果尺寸下降。在供小於求的情況下,蘋果價格上漲就不難理解了。
除了蘋果,去年的倒春寒也影響了其他水果的產量。
如前所述,除了蘋果價格大幅上漲,香梨價格今年也大幅上漲,尤其是過去四周,累計漲幅達20%。新疆石家莊和庫爾勒都是中國的梨主產區。去年春天梨花期,新疆石家莊和庫爾勒都遭遇寒流,18年4月最低氣溫分別降至3℃和0℃。氣溫下降嚴重影響梨樹開花結果,導致去年香梨產量大幅下降,影響今年供應。
因此,除了惡劣天氣導致的供應量下降,我國進口水果供應量也有所下降,但影響相對有限。
3.物價上漲如何影響通貨膨脹?
5月20日,農業農村部監測的水果批發均價已漲至7.78元/公斤,為2014年6月以來的最高值。但在目前的時間點上,我們認為未來水果進壹步漲價的空間不大,5月底或6月份可能會逐漸回落。
前面的分析已經表明,近期水果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供小於求,而供應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的惡劣天氣導致產量下降,影響了今年水果的供應。考慮到水果生長的周期性,6月以後會有大量鮮果上市,包括西瓜、葡萄、桃子、芒果等。因為水果之間有很強的替代性,這些水果的大量供應會因為短期的供需不平衡而壓低其他水果的價格。當然,部分水果的產量可能會因為今年年初的極端天氣而減少,剛性需求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維持特定水果的價格。但由於鮮果供應的增加,我們認為未來水果整體價格走勢應該會企穩,甚至出現季節性下跌。
雖然水果價格可能下跌,但水果對CPI的影響不容忽視。由於當前水果價格已升至14以來的歷史高點,即使水果價格下跌,預計未來幾個月水果價格同比增速也不會低。其實現在的情況和2014年差不多,6月份水果價格壹度暴漲至7.91元/公斤,但5-8月份鮮果CPI維持在20%左右,帶動食品CPI超過1.5個百分點。考慮到鮮果CPI同比上漲至11.9%,未來水果價格對食品CPI的拉動作用將更高。
目前豬肉價格穩定,蔬菜價格季節性回落。影響食品價格的主要是肉類、蔬菜和水果的價格。如前所述,今年水果價格將呈現超季節性表現。我們來分別看壹下豬價和菜價。今年受非洲豬瘟影響,生豬價格從3月份開始出現季節性上漲。雖然目前豬肉價格趨於穩定,但考慮到生豬存欄量和母豬存欄量的持續下降,未來豬肉價格仍有上漲空間。與此同時,蔬菜價格明顯下降,但由於目前的降幅與去年同期相當,蔬菜價格仍可能保持在較高水平。
考慮到豬價、水果價的超季節性表現,今年食品CPI仍將維持高位。如前所述,目前豬肉價格已經企穩,但歷史同期豬肉價格大部分時間都是下跌的,所以目前豬肉仍有超季節性表現。同時,目前屬於水果的季節性上漲階段,但近期由於供應收縮,水果價格也有反季節表現。因此,兩個因素的超季節性上升也導致了3月份以來食品CPI的環比降幅壹直弱於歷史同期平均水平,未來這兩個因素還將持續,或將導致今年食品CPI在6%以上。
雖然我們認為今年食品的CPI會維持在壹個較高的水平,但是無論是豬價還是水果價格的上漲,實際上都是因為供給端的收縮而不是需求端的擴張,這意味著其他食品價格上漲的空間並不大。從歷史上看,高通脹往往需要貨幣增長率大幅提高。然而,今年4月,M2的增長率同比只有8.5%,這意味著今年沒有貨幣超發。考慮到去年下半年非食品CPI漲幅較大,未來非食品CPI可能存在壹定的下行壓力,以對沖食品CPI的漲幅。總體而言,我們預計今年CPI將保持在2-3%的溫和區間。
妳家水果漲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