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期貨交易用白糖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簽、包裝和運輸要求。
本標準適用於以甘蔗或甜菜為直接或間接原料生產的白砂糖。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引用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註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的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誤表)或修訂均不適用於本標準。但是,鼓勵根據該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註日期的參考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317白砂糖
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糖的衛生標準》。
GB/T4789.1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通則
GB/T4789.2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中菌落總數的測定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的測定
GB/T4789.4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
GB/T4789.5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誌賀氏菌檢驗
GB/T4789.10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
GB/T4789.11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溶血性鏈球菌的檢驗。
GB/T4789.15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黴菌和酵母菌計數。
GB/T5009.55糖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規定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43號
3要求
3.1期貨交易白糖根據技術要求分為壹級和二級* * *兩種。
3.2感官指標:
3.2.1具有均勻的粒度,在下列範圍內粒度不得小於80%:
-粗粒:0.80 ~ 2.50mm
——大顆粒:0.63 ~ 1.60mm;
——中粒:0.45 ~ 1.25mm;
-小顆粒:0.28 ~ 0.80毫米。
——細顆粒:0.14 ~ 0.45毫米
3.2.2晶粒或其水溶液味道甘甜,無異味。
3.2.3幹燥、松散、潔白有光澤,無明顯黑點。
3.3期貨交易白糖理化指標見表1。
表1項目指標:壹、二級甘蔗含糖量,% ≥ 99.6 99.5還原糖,% ≤ 0.10 0.15電導灰分,%≤0.10 0 0.13幹燥失重,% ≤ 0.07 0.10色值。IU ≤ 150 240濁度,MAU ≤ 160 220不溶於水雜質,mg/kg≤ 40 60 3.4衛生要求。
白糖中二氧化硫、砷、鉛、銅、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蟎蟲指標按GB13104執行,酵母菌(cfu/g)≤ 25,黴菌(cfu/g)≤ 25。
4檢驗方法
4.1感官項目
應按照GB317進行檢驗。
4.2物理和化學項目
檢驗應按照GB317的規定進行。白糖樣品的濁度= X1-X2,其中X1為過濾前溶液的衰減指數,MAU和X2為微孔膜過濾後糖溶液的顏色指數,MAU。白糖樣品濁度的單位為毫衰減單位(MAU),計算結果為整數。兩次測量之間的差值不應超過其平均值的10%。
4.3二氧化硫、砷、鉛和銅
檢驗應按照GB/T5009.55進行
4.4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酵母菌和黴菌
檢驗應按照GB/T4789.1、GB/T4789.2、GB/T4789.3、GB/T4789.4、GB/T4789.5、GB/T4789.10、GB/t 4789.1963636
4.5蟎蟲
檢驗應按照GB317的規定進行。
5檢驗規則
白糖期貨的出廠檢驗按GB317《出廠檢驗》執行,項目均為理化指標要求。
6標誌、標簽、包裝、儲存和運輸
6.1標誌和標簽
期貨交割白糖的標簽應符合GB7718的規定,並應包含以下內容:
a)產品名稱;
b)級別;
c)凈含量(千克或克);
d)依法註冊的包裝或分銷單位的名稱和地址;
e)產品標準號;
f)生產日期。
6.2包裝
6.2.1包裝袋
白糖期貨交割必須用符合衛生標準的包裝袋包裝,並應有堅固的外包裝袋(如編織袋)。
包裝測量
期貨交割的白糖,單件包裝50公斤。單件凈含量負偏差不得超過100g,批量平均偏差應大於等於零。
6.3對於今後交付的每批白糖,生產廠家應附上產品合格證和運輸、儲存條件的說明。
6.4儲存和運輸
白糖期貨交割入庫時,運糖工具必須清潔幹燥。嚴禁將白糖與有害、有毒、有異味等易汙染的物品混裝運輸。用船運輸時,糖堆下面要有墊子,防止受潮。交易場所
白糖期貨合約的具體情況基本如下:合約單位為1手10噸,場內保證金為6%,漲跌幅限制為前壹日結算價的4%,交割的標準品為壹級白糖(包括蔗糖和甜菜糖)。
白糖價格波動很大,交易量也很大。是國際市場上比較成功的期貨合約。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論證,鄭商所認為白糖期貨交易應該是活躍的。另外,在交割倉庫的設置上,我們也準備在南方設立壹批交割倉庫,方便產銷企業,加強流通。至於白糖期貨對小麥期貨的影響,我認為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壹是小麥期貨需要壹段時間的培育,尤其是作為壹個大品種,短期內能否吸引大量遊資不能作為唯壹的衡量標準。其次,如果白糖期貨交易成功,短期內肯定會削弱小麥期貨合約的地位,但長期來看,畢竟不是同壹個品種,兩者共同發展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