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牛肉250克、牛油800克、豬油200克、雞油200克、豆油150克,幹辣椒250克,辣椒可多可少。(如果當地人不愛吃膻味,就把牛油減少到400可左右)
註:以上所用的各種油,為了炸辣椒所以是比較多的,在炸完中藥調料後,倒出壹半的油炸辣椒,炸辣椒的油就不用在放到鹵裏了,以後就用這個有專門炸辣椒。如果妳這次不想炸辣椒,或者妳以後做鹵,因為有以前炸辣椒的油,就按比例少放壹半油,就是每樣油都少放壹半。比如:牛油:400克,豬油100克以此類推,油的多少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適當增減,愛吃油大的可以多加壹點,不愛吃油大的就少放點油,油太多了膩人。油多點少點都可以,夏天可以不放豬油,冬天最好各種油都放,以免底料做好後凝固的過硬,也避免都是牛油太膩人。
中藥調料
八角40克、花椒20克、桂皮15克、丁香6克、草果20克、肉蔻20克、白芷10克、茴香20克,甘草10克,香葉10克、涼姜10克、毛桃8克(毛桃也叫辛夷)、孜然30克、陳皮10克、紅寇10克、砂仁15克、白寇10克、香砂20克、木香10克。4、調味料:郫縣豆瓣醬250克、番茄醬50克、牛骨湯粉30克、蔥蒜各50克、姜80克、孜然粉20克(可自由調整)、白胡椒粉20克、雞精50克、味精50克、白糖30克、鹽400克、美國肉寶王30克。(所用中藥調料請到調料市場購買,不要到中藥店去買。)
下面開始正式做板面鹵
首先把油燒開,然後降低油的溫度,這個溫度掌握在放進去調料不會炸糊,能慢慢的翻小花為準。(先拿壹粒花椒扔到油裏,如果不是馬上就炸糊了,花椒周圍輕微的翻油花,就可以把料放入鍋內了)先炸小料,所謂的小料就是中藥顆粒比較小的。小料有:花椒、丁香、茴香、孜然,其余的都屬於大料。(因為小料的顆粒小,和大料壹起炸,等大料炸好了,小料就糊了,而且很容易盛到碗裏,面裏如果有花椒等小顆粒的料,吃到嘴裏很難吃,這就是分大小料的目的)。按介紹,小火熬好後,把小料撈出在熬大料,小料我們就不要了。小料炸的時間大約30分鐘左右,炸到料味出來了,料的顏色變成褐色就行了,千萬不能炸糊了。(炸料的時候要時常攪拌壹下,無論大料小料還是辣椒,以免炸的不均勻。炸料的時候鍋裏不能冒煙,如果冒煙料味就沒了。) 接著把中藥調料的大料、桂皮、丁草果、肉蔻等等倒入油鍋內小火熬制50分鐘左右,熬料的時間也取決於火大火小,如果火大點時間就短點,火小點時間就長點。但壹定不能把料熬糊了,熬到料都是褐色,稍微發黑,而且能聞到料的香味都出來了,這時候把調料撈出來備用。如果妳要鹵雞脖子、雞爪子和雞頭,要先把它們用開水焯壹下,焯8分鐘左右,大約6-7分熟就可以了,然後控壹下水分放,到炸過大小料的油鍋裏繼續炸,(大小料都已經撈出後)。炸雞脖子可以稍微火大點,炸到用筷子紮雞脖子,能輕松的穿肉就好了。
底料的做法
接下來把牛肉切成壹厘米見方的小塊,鍋內放油,(按配方中的量的壹半就可以了,正常就是油能把我們後續加入的料,都能浸過就行,可以多點可以少點,這個無所謂,當地人愛吃油膩的妳就放多點,不愛吃妳就少放點。)放入蔥姜蒜、牛肉,加入郫縣豆瓣醬,翻炒均勻,加入糖、鹽開鍋後調小火苗加入孜然粉、胡椒粉,然後放入雞精、味精、肉寶王和牛骨湯粉等調料,最後放入番茄醬攪拌均勻。翻炒片刻即可出鍋,板面鹵,也叫臊子就是成品了!(底料炒制的過程大約1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