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怎樣過春節才有年味?

怎樣過春節才有年味?

春節習俗是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的習慣風俗,中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

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常見的春節習俗有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等,在春節期間,每壹天都有不同的習俗。

童年在晉陜交接的壹個小縣城度過,縣城小而閉塞,民風淳樸。因為縣城小,人和人之間特別親近,走街上大家憑長相就能判斷出妳是誰家的孫子妳爸爸家裏老幾。也因為閉塞,很多老舊的習俗也因此能流傳下來。

那時父親這壹輩還沒有分家,三兄弟壹大家子人住在壹個院子裏,熱鬧得很。那時過年也不止過春節,廣義的年從臘月二十三便開始了。

1、臘月二十三祭竈,送竈馬爺上天,報告家裏壹年的情況,因為擔心他說壞話,便需要供奉麻糖把他嘴黏上。那時的麻糖是由奶奶做的,具體過程很麻煩我無心知曉,只惦記吃最後的成品,案板上切成條或者揉成團兒,裹上芝麻和粉面防黏,端到院子裏凍壹宿就變成硬邦邦的麻糖。臨出門兒兜裏揣幾塊兒,壹邊頂著冷風滑冰壹邊費勁地嚼,自家做的麻糖甜度壹般但是格外黏,很多換牙期小孩兒的槽牙就是嚼麻糖黏掉的。

2、臘月二十四要掃塵,年終大掃除。要把家裏的大家具全部搬到院子裏,新買的掃把從上至下把屋子掃壹遍,屋裏潑上水,掃地擦玻璃通煙囪,再把大家具搬回來全部擦洗壹遍。之後的事情便是洗窗簾洗沙發罩洗床單被套,全部洗完擰幹掛在院子裏晾著,趕在年三十前便全幹了。

3、臘月二十五,縣裏沿黃河有年前最後的集市,家裏要買肉買油買米買豆腐賣魚買菜買糖都要在這壹天補完,吃喝的東西無須我操心,買炮便成了我趕集的唯壹目的,當時炮的種類還不算多,價格也便宜,少買花炮,多買鞭炮麻雷,100多塊便足夠放到正月十五了。回到家迫不及待用剪刀把壹掛1000響大地紅拆開,留壹部分掰斷取火藥夏天用來燒螞蟻,另壹部分便全部裝罐子裏,抓壹把帶根香就出門瀟灑去了。父親和叔叔們會買回來大量的麻紙,用壹個木棒和鐵鑿子打紙錢。

4、臘月二十六有兩件大事,寫對聯和理發。寫對聯三叔和我爸都是好手,院子裏排兩張桌子,壹打紅紙按大小裁開,墨汁倒在海碗裏,大狼毫拿白酒泡開,商量著就動筆寫開了,各家有各家的情況,寫對聯也要有所寓意,除了門上貼的,還要寫大量的小帖子,高處貼“擡頭見喜”,門口貼“出門通順”,狗窩貼“六畜興旺”,雞圈貼“雞蛋滿倉”,炭堆上貼“炭薪滿堆”,還要準備火龍上貼的“旺火沖天”。大門口的對聯是壹家的招牌,不單要好好寫,還要在墨汁裏加金粉,調開了寫出來就是金色的大字,有氣派。理發是年前的另壹件大事兒,因為正月理發死舅舅,如果錯過二十六,就需要等到二月二龍擡頭的時候才能再理發,所以這壹天家裏男的誰也逃不掉,必須理!不過我等小屁孩子是不值得去理發店的,奶奶親自給我們理…太陽底下哥兒幾個搬著凳子,脖子上圍個舊床單,奶奶拿著推子啪踏啪踏壹個個推,因為審美和技術有限,推到最後大家都是壹樣的平頭,壹上街就知道是壹家人。

5、臘月二十七開始,就要為年夜飯做準備了。男人們把之前凍在院裏竈房的豬啊羊啊牛啊雞啊全部拿回屋裏去解凍,該劈開的劈開,做壓肉的做壓肉,砍排骨的砍排骨,剁餡兒的剁餡兒。我需要帶著弟弟們下地窖取土豆白菜和胡蘿蔔,不過我更樂於做的事是看三叔燙豬頭…偌大壹個豬頭,放在鐵盆裏,滾水燙著,用砂石把毛都磨掉,最後把鋼筋燒紅了戳鼻孔裏燙鼻毛…家裏的女人們這時要壓粉絲,土豆粉熱水活成團,再揉成壹塊塊,竈裏水燒開,架上粉床子,把揉好的面團放槽裏,順手抓壹個孩子來,抱到竈臺上,騎著杠子幫忙壓,粉面團經床子壹壓就變成粉絲,落鍋裏水再壹開,便用笊籬撈出來,放到早已準備好的涼水桶裏,三四桶涼水輪流壹過,隨後便冷卻成滑滑軟軟的粉絲。壓完細粉換片子,再壓寬粉,等全部弄完了,便用手將桶裏冷卻好的粉絲撈出來,堆放在架子上濾水,壹晚上便上凍了,吃的時候隨時掰壹塊煮了就可以。

6、臘月二十八還是弄吃的。象征性地蒸點饃饃和棗排,連蒸籠放到竈房裏凍上。之後便開始另壹個大項目,油炸!油炸的內容有:油糕、豆腐、豆腐丸子、肉丸子、茄盒子、帶魚、酥雞/豬肉、過油肉,壹大鍋胡油,先炸素的再炸葷的,先炸肉再炸魚,炸好的全部用臉盆和鐵桶裝了。其時整個院子裏彌漫著香香的味道,我和弟弟們壹邊放炮,壹邊穿梭於各個廚房之間,叼壹塊油豆腐或者剛炸好的肉丸子吃,快活!

7、臘月二十九似乎沒什麽特別的項目,大人們主要還是置辦各種肉食,還有把秋天釀的酒棗開了封子。我需要帶領弟弟們去澡堂洗澡,幹幹凈凈迎接除夕。

8、年三十壹大早就得起來貼對聯,奶奶拿面粉出壹鍋漿糊,我和弟弟們端著鍋幫忙遞刷子遞對聯。貼完對聯吃早飯,早飯要吃米飯配大燴菜,米飯裏按人數插著棗每人壹顆,燴菜裏有土豆白菜四季豆素丸子肉丸子油豆腐和寬粉條。早飯後,爸爸和二叔三叔要去給爺爺上墳,我們年齡沒到不準去,只能等他們回來。大人們回來後壹個重要的項目便是壘火龍,去院子外面的炭堆裏,專挑灰不溜秋大塊耐燒的“笨炭”,挑好了籮頭裝著擡回院子裏,下方墊幾塊磚,然後把炭由大到小從低到高壘成半人高的火龍,裏面提前塞滿幹柴和油氈,最後將“旺火沖天”的帖子貼上去。炭挑得好,火龍壘得緊,可以從年三十壹直燒到初五六。壘完火龍洗了手,中午隨便對付壹點兒油糕和粉絲湯,全家人便各回各屋睡午覺,這時候是不準出去放炮的。午覺睡到下午四點,大家便起床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剁菜炒豆腐炒雞蛋拌餡兒,和面搟皮兒包餃子,全家老少齊上陣。下午六點,媽媽們便開始炒菜燒魚燉肉了,高壓鍋呲呲呲呲響。新聞聯播剛開始,我便同二叔去院子裏發火龍,先點壹掛鞭炮叫個響,然後報紙引燃油氈,用扇子猛扇,直到黑煙散盡,幹柴把炭引燃。這時奶奶已經在叫吃飯了,洗了手進屋上桌,先給爺爺和祖先上香上貢磕頭。然後大人壹桌小孩兒壹桌,開始年夜飯。除了大人有酒喝外,兩桌菜完全相同。常見涼菜有:芹菜拌腐竹、肉皮凍、碗托、壓肉、醬牛肉、鹵豬肝、豬頭肉。熱菜有:過油肉、小酥肉、燉雞、燉羊肉、羊肉炒粉、紅燒鯉魚、幹炸帶魚、黑肉燴菜、蝦仁油菜湯。主食有:雞蛋豆腐韭菜素餃子(奶奶吃素)、羊肉大蔥餃子、牛肉胡蘿蔔餃子、米飯、油糕、羊肉粉絲湯。盤盤碗碗壹桌子,不可能吃完,但絕不能不豐盛。壹頓飯從八點過吃到十點,壹邊看著春晚,壹邊閑話些舊事,機智的弟弟妹妹們會在這時去大人那桌敬酒祝福求贊美。都吃了餃子以後,大家合夥把桌子收了,開始擺上水果、糖、瓜子花生、茶水、飲料,開始專註看春晚。這時我便和幾個弟弟壹同到院子裏,圍著火龍放炮,玩到12點敲鐘了,二叔便會出來,放幾個大玩意兒。最喧囂的壹陣結束後,大家早已困意十足,匆匆回屋睡覺了,臨睡前要在枕頭邊準備好第二天穿的衣服,從內到外,壹水兒的新衣服。

9、初壹壹大早起床,穿衣打扮洗漱完了,先到奶奶屋裏給爺爺上香,然後給奶奶磕頭討壓歲錢,之後便挨家挨戶地磕頭拜年討壓歲錢去了。

正月裏其余的日子基本都在隨大人到處走親訪友、買炮放炮和吃剩飯中度過,我因為不喜歡總見不認識的人和吃剩飯,所以覺得沒有並那麽有趣,該討的壓歲錢都討到之後,對我而言的年也算是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