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古代如何使用骨魚鰾

古代如何使用骨魚鰾

避孕套的發展史——從《武俠》中的魚鰾到橡膠。

《武俠》在中國熱映,影片中有壹場曖昧的戲:湯唯壹臉賢良淑德地洗著魚鰾,甄子丹過來說:“別費勁了,妳也知道我不喜歡魚腥味”,湯唯憂心忡忡地問:“那……要是再有了孩子怎麽辦?”甄子丹立刻十分爺們兒地回應:“那就生下來唄,頂多就是日子再苦壹點。”

作為全片唯壹的“夫妻激情對白”,激情之余也向我們普及了壹個小知識:原來魚鰾可以做安全套啊。不錯,魚鰾的確是可以做安全套的,

最早的套套專為皇帝發明

過去,古代的人們曾使用過各種方法來避孕,比如在陰道內塗鱷魚糞、置入浸了檸檬汁的棉球、體外射精、安全期等等。不過,這些法子雖然都有壹定的道理,卻不那麽靠譜。直到中世紀的時候,人類避孕史上發生了壹件重要的事件——據說英國國王查理二世驕奢無度,私生子成群,非常鬧心。於是壹位叫“Condom”的內科醫生為皇上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避孕套,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還有人說Condom這個名字來源其於構詞法,那個大夫只是個傳說的,這裏不多贅述)。

當然,那個時代並沒有現在那麽好的橡膠配方和加工技術,那他們拿什麽來做套呢?聰明的人們瞄上了壹些天然、輕薄又結實的物質——那就是魚鰾,還有動物的腸子和皮之類的東西。

制作壹個“純天然”套套

這些臟兮兮、滑溜溜、臭哄哄、還多少帶些腥味的東西,當然不能直接套上就開始辦事。要想做成套套,還有壹堆的工作要做。下面以羊腸為例簡單說壹下這些“純天然”避孕套的制作過程。

首先,將綿羊的大腸放在水中泡上好幾個小時,然後把泡好的腸子翻個裏朝外。接著,用弱堿性的溶液繼續浸泡腸子1天,每12小時換壹次溶液。這次泡好後,輕輕地把腸粘膜刮掉,只剩下肌肉層。再用燃燒的硫磺熏蒸。處理好後,用肥皂和水洗幹凈,吹氣晾幹,切成17-20厘米長短的段,再用緞帶紮起來就行了。

除此之外,還有壹些其他流派的套套制作方法,與上述那套流程大同小異。最後再爆個小料,那年頭,灌香腸的大師傅,有不少業余都幹這個。

那時,腸子制成的避孕套不是壹般人能消費的起的,十分寶貴,都得用完洗洗下回再用,直到用壞為止。至於魚鰾的套,因為原材料非常不好找(哪來那麽多合適的魚鰾),更是物以稀為貴。

橡膠套橫空出世

好在,美國人查理斯-古蒂爾(Charles Goodyear)在19世紀40年代取得了橡膠硫化的專利,從此避孕套進入了工業化大生產的時代。

民國以後,避孕套的使用在中國才逐漸受到關註,成為中西器物文化交流的具體表征。在民國時期的相關文獻及譯著中,對於避孕套的稱謂包括腎衣、陽具袋、風流如意袋等,材料也有絲綢、魚鰾,羊腸、麻布、橡膠等。而後由於材質質量不同,使用效果不同,以及工業化大生產之後橡膠價格逐漸降低,橡膠避孕套逐漸成為大眾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