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上,網友拍到文昌某市場壹攤主賣毒螃蟹。
當地市監辦:會去市場調研。
“今天在鎮上的市場逛了壹圈,發現壹個水產攤位居然在賣有毒的直立幹凈的螃蟹!”因為最近“藍環章魚”混入火鍋菜的事件,海南文昌壹位網友6月5438+10月18發布的壹段視頻迅速引發關註。
19上午,上遊新聞記者聯系到發帖的網友付先生。經核實,他在海南文昌東郊看到壹個賣疑似直立幹凈螃蟹的攤位。據傅先生說:“之前我自己也不知道清廉的螃蟹,是看到壹個網友發的才知道的。當時我就提醒老板,這個螃蟹有毒,不能賣!”
“但是老板自信滿滿的說每天都有賣,沒聽過有顧客買回來吃了中毒的。老板還強調,這個螃蟹叫胭脂蟹。”付先生說自己是文昌人,但現實中沒聽說過有人中毒。“網上都在說它有毒。這是怎麽回事?”
和付先生壹樣困惑的還有文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東郊所所長。19上午,收到上遊新聞記者反映的信息後,他表示從未聽說過當地螃蟹中毒的事情。“我們對這種螃蟹了解不多。如果在禁止銷售名單上,攤主肯定不會賣。我們馬上去市場查看壹下。”
上遊新聞記者聯系了專門研究螃蟹的科普專家V張旭。目前,他和他的團隊成員受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委托,進行了1年的螃蟹多樣性調查,對海南的螃蟹非常了解。看到視頻後,他向記者證實:“這就是誠信。”
張旭在海南三亞拍攝的正直幹凈的螃蟹
海口壹市民誤食毒蟹入院。
張旭介紹,螃蟹本身不具備產生毒素的能力。它體內的毒素主要來自食物堆積。大多數有毒的螃蟹以藻類或貝類為食。當它吃了有毒的藻類或貝類,這些毒素就會在它體內堆積,主要是河豚毒素和文蛤毒素。
“在中國的福建、廣東、海南等地,鄭智愛傑蟹和另壹種有毒的細粒愛傑蟹常被當做面包蟹出售。雖然偶爾有中毒的報道,但沒有死亡的記錄。”張旭說,大量病例顯示,吃螃蟹後3小時內出現中毒癥狀,伴有惡心,繼而出現嚴重的上吐下瀉、頭暈、嗜睡、四肢無力、口唇麻木、肌肉麻痹等癥狀。
上遊新聞記者註意到,2020年5月,《海南特區報》報道稱,海南省腫瘤醫院急診科接診了壹位40歲的市民張,因為誤將老實幹凈的螃蟹買成了面包蟹,導致嚴重食物中毒。
2021 4月,廣東湛江當地網友也爆料徐聞縣南山鎮兩名居民因食用另壹毒蟹家族“銅鑄如蟹”而嚴重中毒,被送進ICU搶救。
海南特區報相關報道
專家建議:不要嘗試奇怪的螃蟹。
近年來,在微博、小紅書、嗶哩嗶哩等社交平臺上,曾有網友或視頻博主發帖稱自己誤食或差點誤食了螃蟹,但食用者並未出現中毒癥狀。針對網友類似的疑問,V張辰亮,當時著名的科普大師2017明確表示,螃蟹是否有毒,要看它的食物。食物有毒就有毒。這種螃蟹最好不要吃。"
張旭還提醒,“有研究表明,某些季節有毒藻類或貝類數量的增加,會使這段時間螃蟹體內的毒素含量增加。”
張旭說,全球有記錄的530例螃蟹中毒病例中,仍有37例死亡,致死劑量通常與食用量有關。
那麽如何快速辨別毒蟹呢?張旭介紹,這些毒蟹通常有壹個特點:殼厚而硬,爪厚,說明書通常是黑色的。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依據。“為了妳自己的安全,我建議妳不要好奇地去嘗試那些奇怪的螃蟹,而是選擇吃那些普通的螃蟹。”
上遊新聞記者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