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花簇裏會陸續開出20~60朵花。地下莖又稱短莖,有基生葉,寬線形,排成兩排,寬2~3厘米,長50厘米,背面有龍骨狀突起,嫩綠色。初夏開花,花大,漏鬥狀,直徑約10 cm。花被裂片呈長方形,下部為合成花被管,上部展開卷回,邊緣呈波浪狀,桔黃色。根據品種不同,花藥呈黃色、棕色或紫色。花期為6月上旬至7月中旬,每朵花僅開放1 d..蒴果長圓形,有角,長1.5~2厘米,直徑約1厘米。開裂,裏面有幾粒亮黑色的種子,不規則光滑,果實很少發育。種子生產經常需要人工授粉。1000粒質量20 ~ 25 g。
如圖所示
二、栽培技術
土地選擇
黃花菜生長適應性強,土壤條件廣泛,但要想獲得高產,首先要選擇土層疏松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強、排灌方便、栽培區域相對集中連片、無環境汙染、運輸方便的平地緩坡。
(2)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性強、分蘗多、品質好、產量高的品種,或采用早、中、晚熟品種相結合的栽培方式,充分利用農時,便於摘芽時合理安排勞動力。
(3)種植
春天和秋天是種植黃花菜的黃金季節。春季種植在4月中下旬進行,秋季種植在10的9月下旬或10月上旬進行。秋季種植黃花菜時,宿根儲存的養分較多,有利於分蘗的形成,成活率高,所以秋季種植比春季種植好。栽植前要修剪苗木根部,將基部的老節和老根全部切除,只留3~4層新根,可剪去3~5 cm,以刺激根群的形成和發育。壹般采用33 cm×66 cm的株距,種植密度約3000穴/667 m2,種植穴深20 cm,直徑25 cm。種植前,在穴內施入壹定量的基肥並與土壤混合均勻,然後在穴內種植切根後的幼苗,每穴2-3株,苗距10 cm,種植深度15-20 cm,使幼苗露出地表3-4 cm。種植後及時澆水,土壤潮濕時及時培土松土,保墑。
如圖所示
(D)外地管理
1.春苗培育。黃花菜春季發芽前淺中耕1次,然後埋施促苗肥,每公頃施腐熟農家肥15噸或尿素150~225公斤,過磷酸鈣150公斤,硫酸鉀75~150公斤,及時澆水,促進春苗早期發育。當黃花菜經過旺盛的營養生長進入花芽分化期時,既是黃花菜產量和品質的決定性階段,也是其整個生長期最需要肥料的時期。
開花前要用淺中耕除草1次。結合中耕,追肥1次(稱為藺草肥),施用225 kg/hm2三元復合肥(17-17)促進開花。收獲季節來臨,為補充黃花菜營養,保持葉片綠色,防止早衰,催芽壯芽,提高出芽率,延長采收期,提高黃花菜產量,保持黃花菜的良好品質,需追施黃花菜1次(稱增芽肥),追施三元復合肥(17-65438+)。此外,在整個采芽期,可多次進行根外施肥,促進黃花菜的壯苗,防止掉芽。即17:00後噴施0.1%磷酸二氫鉀。做好雨季開溝排水和防汛防澇工作。黃花菜抽薹開花期間幹旱會造成掉芽減產,所以要及時澆水保墑,提高產量,保證質量。
2.秋苗管理。首先是及時切割。黃花菜花蕾采收後,應及時剪去花莖,促進葉片早期發育和早秋苗。二是適時施肥。黃花菜最後壹次收獲後,腐熟農家肥18~22.5 t/hm2隨澆水施入,促進秋苗健壯,為次年高產穩產奠定基礎。三是中耕除草。秋苗地上部分因霜凍停止生長枯萎後,及時清除田間枯葉和雜草,行間深耕土壤1次。四是再施冬肥。結合中耕和大量施用冬季肥料,黃花菜可以生根,增強植物的抗寒能力,促進其安全過冬。冬季施肥量要根據土壤肥力和肥料種類來確定。壹般每公頃施腐熟豬、羊糞22.5~30 t,腐熟人糞尿15 t,或餅肥600~900 kg,三元復合肥(17-17)300kg。施肥方法是在黃花菜行間、距植株叢10 cm處開壹條寬15~20 cm、深15 cm的施肥溝,深施,然後覆土提高肥效。
如圖所示
第三,合理收獲
(1)收獲時間
65438+黃花菜開花前0~2 h,花蕾暗黃色,飽滿有光澤時,開始采摘。要求在10:00前完成提貨。收獲期每天收割,不間斷。
(2)收獲方法
壹手握著花序頂端,壹手摘芽,輕巧細致,有花梗無梗,不傷花,不傷嫩芽。同時要防止剪去花序影響花序再生,導致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