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金魚是什麽魚?

金魚是什麽魚?

金魚和鯽魚屬於同壹物種,在科學上有著相同的學名(Carassius auratus)。

動物界,脊索動物,魚。

魚類隸屬於7目19科47屬66種。

附:

金魚是我國人民樂於飼養的觀賞魚。它因其奇特的姿態和絢麗的色彩而成為壹件自然而有生命的藝術品,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根據歷史記載和現代科學實驗,科學家們已經查明,金魚起源於我國普遍食用的野生鯽魚。先是從銀灰色的野生鯽魚變成了紅黃色的金鯽魚,再從紅黃色的金鯽魚經過不同時期的家養,逐漸變成了不同品種的金魚。紅鯽作為壹種觀賞魚,在中國早在晉代(265-420)就有記載。唐代的“放生池”,開始出現紅黃鯽,宋代開始出現金鯽。人們開始在池塘裏養金魚,金魚出現了兩種顏色:白花和斑點。到了明朝,金魚搬進了魚缸。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脊椎動物、頭足類、頜類、魚類、洋桔梗類、鯉形目、鯉科、鯉科和鯽魚屬的硬骨魚類。金魚和鯽魚屬於同壹物種,在科學上有著相同的學名(Carassius auratus)。

金魚的故鄉在浙江嘉興和杭州。世界各地的金魚都是從中國傳過來的。根據日本學者松井石壹(1934)的研究,中國金魚傳入日本的最早記錄是1502。金魚在17年底傳到英國,到18年中期,雙尾金魚傳到歐洲各國,1874傳到美國。

金魚的外部形態與鯽魚有很大的不同,幾乎沒有壹個性狀沒有變異。其體態變化包括體色、體型、鱗數、鱗形、背鰭、胸鰭、腹鰭、臀鰭、尾鰭、頭形、眼、鰓蓋、鼻中隔。這裏是身體顏色,頭型和眼睛的變化。

身體顏色的變化。金魚的顏色主要是由真皮中許多著色的皮膚細胞產生的。金魚的顏色成分只有三種:黑色色素細胞、橙色色素細胞和淺藍色反光組織。所有這些成分都存在於野生鯽魚中。家養金魚鮮艷多變的體色,只是由這三種成分的重新組合和分布,強度和密度的變化,或者其中壹種、兩種或三種成分的消失而引起的。

頭部形狀的變化。中國各地飼養者將頭型分為虎頭、獅頭、鵝頭、高頭、帽頭、蟾頭。這些頭型有的是同壹類型,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比如北京的飼養員叫它虎頭,南方叫它獅頭;在北京被稱為帽子的東西,在南方被稱為高頭或鵝頭。根據陳震教授的名字,頭型分為三種:平頭、鵝頭和獅頭。

1,平頭型:其頭部皮膚薄而光滑,稱為平頭型。有窄平頭和寬平頭。

2、鵝頭型:頭頂的肉瘤厚而凸,而兩側的鰓薄而光滑。

3、獅頭型:頭頂和腮部兩側的肉瘤是厚厚的腫塊,發達時甚至可以遮住眼睛。

眼睛的變化。可分為正常眼、龍眼眼、天眼、水泡眼。

1,正常眼:與野生鯽魚眼睛大小相同的稱為正常眼。

2.龍眼:眼球過度增大,部分突出眼眶。這種眼睛叫龍眼。

3、天眼:天眼與龍眼相似,都比正常眼大,眼球也部分突出眼眶。不同的是天眼的瞳孔向上轉90度,面向天空。還有壹種天眼外面有半透明氣泡的眼睛,叫做天眼。

4.水泡眼:這種眼睛的眼窩大如龍眼,但眼球小如正常眼,眼球外側有半透明的氣泡。這種眼睛叫水泡眼。還有壹種類似於水泡眼,只是眶內半透明的水泡更小,僅在眶腹形成壹個小突起,表面看起來像青蛙的頭形,所以叫蛙頭,也有人叫蟾頭。

生物的種類不是壹成不變的。可以從簡單的類型逐漸演變成多種形式。

金魚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魚類-骨骼綱-鯉形目-鯉科-鯉科-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