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放學走在路上,總能聞到壹陣陣桂花香,有點甜,很舒服。仔細想想,現在是金秋十月,桂花盛開。
我循著花香壹路追過去。遠遠看去,桂花樹仿佛披上了壹件美麗的綠色禮服,開著黃色或銀色的花朵,時而在陽光下微微發光。桂花樹的主枝並不粗,大概只有成年人的手腕那麽粗,還有很多小樹枝從頂端向四周延伸。我走近,摸了摸桂花樹的葉子。它的表面很光滑,葉子背面有點粗糙,顏色比正面淡很多。它的紋理清晰可見,非常明顯。有些葉子兩側有向下彎曲的小刺。它的葉子朝下,中間略凹。桂花有黃色和白色兩種不同的顏色。開黃花的叫金桂,開白花的叫印規。桂花長在葉柄上,小花不是壹朵壹朵的長,而是壹簇簇的。桂花的花瓣看起來很厚,每壹朵桂花都有點像牽牛花,但在半山腰分成了四瓣。桂花香氣很濃,我覺得聞起來像加了很多奶油的爆米花。
桂花也可以做成好吃的,比如桂花湯圓,我很喜歡。也可以做成桂花糕,嘗起來會有淡淡的桂花香。桂花也可以腌制,必要時使用。
桂花不僅有迷人的香味,還有很多用途。真希望桂花壹年四季都開。就這樣,我每天都能聞到桂花香。
我最近喜歡上了畢夏的歌曲“人生如夏花”。她的聲音聽起來很滄桑,唱起來仿佛肆無忌憚又飽含真情,像壹座容易迷失的城市。我喜歡這種感覺。
很久沒有像現在這樣坐在燈下舒服地聽音樂了。但我壹直很喜歡。
中午的教室也是靜悄悄的,我最喜歡的環境。
其實我不喜歡熱鬧,也不是特別合群。我的圈子也很小,只有幾個密友。但是我覺得已經足夠了。
朋友不要太多。處理事情太麻煩了。
現在越來越喜歡壹個人逛街了。不等人,不猜測,不尷尬,盡情享受妳的美好生活。
今天下午我要去上網,下載《平凡之路》的MV。樸樹的聲音太美了,我有足夠的興趣去看他長什麽樣。雖然妳不能以貌取人,但我也不是以貌取人。我只是想給他壹個準確的定位,提升自己的品味。朋友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妳的品味真是…
太幼稚了!
朋友想了半天,終於找到壹個詞來形容我的味道。說實話,我有點同意她。我覺得雖然我十七歲了,但心理年齡還停留在十三四歲的階段。
比如朋友們看壹眼就要買的衣服,我去逛街就完全無視了。我總覺得這種類型的衣服不是我們應該穿的。應該是成熟的大姑娘穿的。但有壹次我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落後。我妹妹上五年級。有壹天,她給我看了壹張她同學的照片。我看到裏面有個胖乎乎的女孩。她穿的黃色外套和我的幾乎壹樣。
我拿著照片看了很久,壹句話也說不出來。
妳可以想象我當時有多難過。
哲學家說:“人生有三個境界。第壹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想,這個第壹境界應該是內,第二境界應該是外,第三境界應該是內外兼修,這就是王國維先生的人生態度。
走進其中,令人身臨其境,感受其中的喜與悲。置身事外就是置身事外,事情的成敗與自己無關;而這第三種境界,應該是這兩種境界的中和,也就是我親身經歷過,但沒有太沈浸,進退自如,笑對人生。
第壹種境界的人最多,也最可悲。有過於沈迷網絡遊戲的青少年,有專事職場的白領,也有詭計多端的政客。最近流行的清宮劇裏的嬪妃也是這種境界。他們太在乎事情的結果,但身心疲憊,卻依然空虛。第二境界的人就像那些隱士,看似無憂無慮,實則消極遁世。他們以為自己不在乎名利,殊不知他們擁有的只是壹顆如泡沫般脆弱的心。雖然這個世界的喧囂不會驚動他們,但他們卻無法在生活中獲得真正的快樂。
說到第二種境界,我想起兩個和尚爭寺方丈寫的兩首詩。第壹首是:“身為菩提樹,身如鏡臺。要經常擦,不要弄灰塵。”另壹首是:“菩提堤上無樹,鏡中有錯。”什麽都沒有,所以沒有灰塵。“這兩首詩分別代表第二種境界和第三種境界,優劣壹目了然。第二首詩的作者是後來的六祖慧能。第三種境界,可以進入,可以離開,可以參與,不要太熱情。可以進可以退,不累也覺得開心。壹切都在控制之中。
是壹種生活態度,不深刻,但很難真正擁有。不經歷壹些滄桑,很難理解其中的真諦。然後,讓這種態度永遠在我心裏,總有壹天,我也能達到這種高度。
太陽炙烤著大地,以其獨特的方式宣告著夏天的開始。夏天可以被認為是極其溫暖的。所有的生命都以最旺盛的生命力展示著夏天的熱情。草越長越硬,額頭上掛滿了汗珠。野玫瑰綻放著溫暖的紅色,充分詮釋著獨特的野性;垂柳從不崇尚熱情,用溫柔的柳條拍打著大地;柳絮從天而降,像壹團夏天的雪。
夏天是多彩的。清新的綠色,溫暖的紅色,艷麗的紫色,明亮的藍色,給夏天增添了壹層令人迷惑的面紗。
很多人以為春天是花開的季節,其實不然。夏天,所有的花都毫無保留地釋放出自己的個性和魅力:帶刺的玫瑰、野玫瑰、粉紅的荷花、純潔的睡蓮...夏天,每壹種活力都充滿激情。
夏夜,別有壹番風味。蟬鳴使夜晚顯得更加寧靜。皎潔的月光,散落在無邊的大地上,柳枝也隨著微風靜靜地睡著了。池塘的表面很平靜。偶爾壹陣微風,層層漣漪會隨著水紋擴散開來。
我讀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安靜的夜晚,像面紗壹樣的薄霧,淡淡的暗灰色的雲,清脆的蛙鳴,池塘邊叢生的灌木...都像壹場蒙著面紗的夢,柔和和諧的旋律,讓人流連忘返,浮想聯翩。
“第二天荷葉無限藍,荷花顏色各異。”的確,粉紅色的荷花和綠色的荷葉在炎熱的夏天是壹種令人耳目壹新的景象。在這個新世界裏,沒有汙染和噪音...
夏天是壹個溫暖與柔軟並存的季節。
當壹切都過去了,我只希望在夢裏看到妳的臉。-題字
櫻花紛飛的初春,天空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藍色的桔梗仿佛定格了畫面,樹木郁郁蔥蔥,風中夾雜著寒意,安靜的石凳驅散不了余溫...
我很久沒見妳了,很久,很久。
但妳的身影卻常常在我的窗燈下晃動,於是早已隨著遺忘的往事凝結在妳甜蜜的酒窩裏,凝結成紫色的微笑,美極了,美極了,就像那株紫色的桔梗。
我壹直不明白為什麽時間要這樣算。日復壹日,年復壹年,都是那麽的悠閑,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蕩漾開去。如果時間可以為我們停留,那麽桔梗盛開的花海就是屬於我們倆的童話。然而,時間的海洋是如此平靜,它輕易地帶走了壹切。
有壹種東西叫天真。不知道是不是在童年的夕陽裏忘記了。
公園裏的桔梗花香散了壹地,可妳是不是也和我壹樣在看這種纖細孤傲的桔梗?-在另壹個世界。
桔梗開花,妳說,在我的夢裏。
那薄薄的紫色給我壹種說不出的沖動。我很想——我很想折壹朵桔梗送給妳。
但是我怎麽發給妳呢?妳從來沒有給我天堂的地址,怕我打擾妳的夢?
秋風吹過,夾雜著桔梗淡淡的清香,我開始明白有壹種淡淡的憂傷,就像秋天吹過桔梗的風。
在詩意的暮色中,我遙望遠方,像壹個心愛的年輕詩人所想的那樣——如果有來生,我願和妳壹起化作原野上的壹棵果樹,看壹片深深的棉田。早上有霧有露,晚上有星星有月光。我們會等待,會像歌壹樣熱愛四季:春天的花,夏天的草,秋天的風,冬天的雪。
蘇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說過,“永遠不要認為自己在任何時候都知道壹切”。
人對世界的認知是有限的,世界只是對人未知,而不是未知。要知道,只有通過我們不斷的積累和勇於探索,才能得到更好的反饋。理解當然重要,發展也會隨著理解的步伐隨著積累的知識不斷探索。
荀子記載了勸人學習的道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成不了江河大海。“這既是勸人學習的道理,也是認識和發展的道理。積累很重要!積累是壹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只有不斷勇敢的向前探索,才能更加了解未知,而在探索的時候,未知可能就是壹個新的世界。
探索只需要壹點壹滴積累的勇氣,推開壹扇未知的門,另壹個時代就在眼前。古今中外,無論哪個時代,積累和勇於探索永遠是不變的主題。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積累和探索永遠是發展至關重要的壹環。
取傳統之精華,棄其糟粕,不斷探索未知,向外延伸發展的觸角。樹立正確的發展觀,那麽社會和國家發展積累有用的東西就容易成為往上爬的梯子。
從未知到已知,真相崎嶇,前路漫漫,但我們要相信,總會有壹個開滿鮮花的地方等著我們。只有不斷積累,勇於探索,勝利才會離我們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