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2022年豬價從12暴跌?

為什麽2022年豬價從12暴跌?

6月5438+2月,南北生豬價格暴跌,很多地方每公斤價格重回8元。東北進入7元時代,很多農戶的豬糧比徘徊在盈虧平衡線附近。南方備受期待的腌制季和北方的豬市並沒有帶來轉機。

65438+2月21,國家發改委發文援引專家觀點指出,近期生豬價格下跌過快,主要受豬肉消費趨弱、年末生豬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目前國內生豬不存在產能過剩,市場消費疲軟是暫時的。建議農民不要恐慌。

業內專家分析,供需疲軟是此輪豬價跳水的根本原因。隨著消費需求的恢復,預計元旦、春節期間豬肉價格將溫和反彈,明年二季度後回歸合理位置。建議養殖戶不要盲目押註春節後的行情。

豬價跳水

“昨天是大跌8毛。今天白豬最低每斤8元,公司收購價每斤7.5元-7.8元。”65438+2月21,山東即墨壹養殖戶在某養豬論壇分享當天的行情。另壹個農民稱之為“無法忍受”,並計劃在最後兩天賣掉他的豬。“豬價之苦,我實在受不了。”

在三季度連續上漲11周之後,生豬價格從11開始下降。到6月中旬5438+2月,養殖戶對南腌季和北殺豬行情的預期並沒有給豬肉價格帶來實質性的推動。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生豬價格從11開始下跌,但前期價格相對穩定。真正的大跌發生在最近20天左右,有崩盤跡象。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2年6月5日至6月65438+2月1.6%,豬肉批發市場周均價為每公斤31.6%,環比下降1.6%。至2月20日65438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8.35元/公斤,較前壹日下跌2.2%。

搜豬網數據顯示,2月20日17.41元/斤,全國瘦肉型豬平均出欄價已跌至8元,南北市場繼續大面積下滑。業內人士表示,東北部分地區生豬公斤價格已降至15元-16元。

與此同時,生豬期貨市場也出現下跌。截至65438+2月19收盤,生豬期貨近月合約15615元/噸,跌幅7.98%;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303收於15470元/噸,跌3.58%,為今年4月以來最低。

上市公司銷售數據顯示,2022年6月,牧原商品豬銷售均價為23.33元/公斤,較2022年6月下跌10.44%。溫氏11月生豬銷售均價為24.11元/公斤,環比變化-9.67%。新希望同期商品豬銷售均價為22.3元/公斤,環比變動-13.67%。天邦食品11商品豬均價23.65元/公斤,環比下跌約11.32%。整體來看,大型養殖集團生豬均價已經回落到今年9月份的水平。

恐慌性拋售的心理發酵

鑒於近期國內生豬價格快速下跌,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近日組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專家指出,近期生豬價格快速下跌主要受豬肉消費趨弱、年末生豬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

據Sogou.com分析,自65438+2月開始,各大頭部養殖企業生豬出欄速度加快,普通散養農戶也跟風拋售。再加上豬價下跌,需求不及預期,養殖戶恐慌情緒持續發酵,進而繼續出欄,為之前的集中出欄買單。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豬價經歷了壹個先跌後漲的過程。6月初,全國豬糧均價脫離過快下跌預警區間,二季度大部分豬企虧損大幅收窄。9月份實現盈虧平衡或微利,到10年末,已經單季度扭虧或前三季度盈利。

9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二個豬肉價格過快上漲預警區域。65438+10月65438+4月,國家發改委組織專家研究生豬市場供求和價格形勢,認為生豬價格明顯上漲的重要原因是部分養殖戶為後市博弈,出現過度惜售、二次育肥等非理性行為,減少了市場供應。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認為,雖然下半年特別是6月份以來生豬存欄量持續增加,但由於壓力和二次育肥等原因,供應結構發生變化,存在後期供應,壹定程度上導致了前兩個月豬價的超漲。生豬價格從6月11開始回調,主要是因為標準豬的供應量在環比增加,二次育肥也開始增加。

“65438+2月初沒有預期的反彈,農民的恐慌情緒被放大。最近兩周,生豬價格明顯下降。”朱增勇分析,供需疲軟是此輪豬價跳水的根本原因。從供給端來看,每年的65438+2月到春節是生豬供給的高峰。再加上小農戶年底押註行情,二次育肥和再育肥豬直到65438+2月才出現恐慌,產生踩踏效應。從消費需求來看,豬肉價格在6月中旬5438+2月之前處於高位,壹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屠宰場生豬需求下降,肉店銷售也有所下降。由於種種原因,目前生豬價格短時間處於超賣狀態。“養殖戶要避免恐慌和出欄情緒,冷靜面對當前豬價的過度下跌,合理安排出欄節奏,避免踩踏效應進壹步放大。”

消費疲軟是“暫時的”

對於生豬市場的後期走勢,Soupig.com認為,短時間內,市場供求基本面難以發生明顯變化,在恐慌情緒的掩蓋下,豬源供應持續過高的局面難以改變。“畢竟大家都積攢了兩三個月的豬。他們都想在年底被釋放。”接下來豬價是止跌還是反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需求端。隨著部分地區豬價跌至成本線附近,提價情緒逐漸升溫,生豬市場出現下跌或收窄企穩。

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專家指出,當前國內生豬產能處於總體合理區間,不存在產能過剩,市場消費疲軟是暫時的,養殖戶不必過於擔心。建議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節奏,不要恐慌,保持生豬產能基本穩定;豬肉加工企業適當增加商業庫存,擴大市場需求,將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密切關註市場供求和價格動態,必要時采取收儲等儲備調節措施,促進生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馮永輝認為,長期來看,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消費恢復只是時間問題,但農民需要經歷壹個痛苦的過程。“目前豬糧比已經下降到5.5:1左右,低於盈虧平衡點。我認為沒有進壹步下跌的空間。預計拐點將在壹兩周內出現。國家發改委也在對外釋放信號,建議農民不要恐慌。”

朱增勇認為,豬肉消費需求將恢復和提振,豬肉價格不會繼續下降,預計在接下來的元旦和春節期間會出現季節性溫和反彈。明年上半年,特別是二季度以後,預計全國消費將逐步回升,豬肉價格將回歸相對適宜的位置,但同時提醒養殖戶避免二次育肥的投機行為,不要盲目押註春節後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