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不舒服怎麽辦?通常,妳聽到的最常見的回答是“喝點粥”或“來壹份熱湯面吧!”
妳甚至會看到PK粥和面條哪個更養胃。最近關於喝粥吃面是滋補還是傷胃的討論越來越多。
那麽,吃粥和面條真的養胃嗎?平時應該怎麽保養自己的胃?下面妳就知道真相了!
喝粥吃面真的養胃嗎?
粥:雖然容易消化,但不宜常喝。
很多人說喝粥可以養胃,其實更多的是壹種感覺。相對於其他食物,少量喝粥可以減輕胃的運行負擔,減少食物在胃中的二次消化。
從本質上來說,粥裏並沒有什麽特殊的營養素會起到“養胃”的特殊作用。另外對胃病也沒有治療作用。
首先,長期喝粥容易導致營養攝入不足。粥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除了供能,其他功能都比較小。
其次,長期喝粥會“傷胃”。因為粥的成分比較簡單,壹般會不經咀嚼就咽下去,第壹次不會被唾液中的唾液澱粉酶消化。攝入大量水分會直接稀釋胃液,長此以往容易增加胃的負擔。
特別是對於壹些胃食管反流患者和經常燒心的人來說,喝粥很容易“雪上加霜”,粥是流質食物,很容易導致胃酸反流。所以對於有這類疾病的人,建議少喝粥。
面條:可以養胃,但是長期吃有隱患。
說到養胃,有的人就靠面條了。吃完大魚大肉就吃面條,喝完酒就吃面條,回家後懶洋洋地做飯就吃面條。這時,妳的肚子因為“面條”受傷而在哭。
面條的營養成分大部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含量很低,幾乎沒有脂肪。所以相對軟爛的面條肯定會更容易消化(短時間煮的面條不容易消化,容易損傷腸胃)。
面條容易消化,但不能長期食用。如果經常吃面條(粥),胃的消化能力會減弱,從而引起胃等消化系統的疾病。
不管是吃粥還是吃面條,他們玩的更多的是壹種“感覺”。壹是因為它們所含的營養成分簡單,制作方法軟膩,更容易消化。二是因為“溫熱”,所以能給胃壹種“呵護”的感覺。但其實並沒有妳想象的那麽神奇。吃多了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
如何養胃?
按時吃飯
建議每餐的食量要適度、規律。在規定的時間,人要主動進食,避免饑餓或過飽,保持胃有規律地運動。
飲食溫度
應以“不熱不冷”為原則,太熱和太冷的食物入胃後都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慢慢吃,慢慢咀嚼。
充分咀嚼食物,使其盡可能變薄,以減輕胃的工作負荷。建議壹頓飯可以咀嚼20次左右。
飲酒時間
飯後不要馬上喝水,否則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泡飯”就是最直接的案例。
冷與暖
別讓“胃”著涼了。寒冷會減緩胃的活動或引起胃痙攣。
減少刺激
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腸胃,從而誘發壹些疾病。吸煙也對胃有害。所以,保護胃從糾正不良習慣開始。
粥和面條壹直被認為是“養胃神器”,但食物畢竟是食物,不能起到藥物的治療作用。看完這篇文章,從今天開始,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