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幾天都逛書店,打算買本“短小精悍”的英文書,快快看完,然後發個朋友圈曬曬,假裝自己很有文化地看完壹本英文書。然後,居然被我發現了壹本看著還挺有趣的書。先發個封面讓大家感受這本奇書的神韻所在:
這本書,壹看就是就是圖片多,文字少。而且咖啡這個主題,可以顯得我品味獨特,不正好符合我“假裝”內涵的目的嗎?於是我連忙用六塊錢入手了這本神器,拜讀之。
想起我的好朋友老濕經常去星巴克買咖啡裝小資,我決定在此扯壹扯關於咖啡的壹點點冷知識和英文。
還沒出國前,我壹直把咖啡師成為coffee maker。這個稱呼沒錯,可以泛指所有會沖調咖啡的人。不過其實在咖啡廳( cafe )中,專業的咖啡師,就是對咖啡口感掌控細致,拉花技術讓我嘆為觀止的那壹類人,可以稱為 barista 。
嗯,下次老濕再向我曬他工資高,又去星巴克買咖啡時,我要問他“是哪壹種顏色裙子的barista給妳沖的?”,來堵他的嘴,堵他的嘴,堵他的嘴。
咖啡豆需要烘焙( roast )才能被制成咖啡。專業咖啡廳是使用烘焙後的各種咖啡豆( roasted coffee bean )通過咖啡機沖泡( brew )成可飲用的咖啡。不同的 brew style 沖出來的咖啡口感會不同,但,我嘗不出來。
詳細的分類可能我扯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我們平時喝的意式咖啡是這裏著重介紹我和老濕平時愛喝的幾種吧:
1. Latte - 我的前任拿鐵
1/6濃縮咖啡( Espresso )、4/6蒸氣牛奶( textured milk )、1/6奶泡( milk foam )
2. Flat white - 我的現任
傳聞中文名非常文藝小清新,叫“馥芮白”。和拿鐵( latte )沖調相似,只是奶泡更薄,口感更順滑。據說還是狼叔休.傑克曼的最愛。
3. Mocha - 發音是“摩卡”,不是“摩擦”
2/5濃縮咖啡( Espresso )、1/5蒸氣牛奶( textured milk )、2/5熱巧克力( hot chocolate )
4. Cappuccino - 泡泡咖啡卡布奇諾
1/3濃縮咖啡( Espresso )、1/3蒸氣牛奶( textured milk )、1/3奶泡( milk foam )
老濕問過我,那麽多種咖啡,成分比例不同,難道咖啡師( barista )是拿兩杯量嗎?當然沒那麽簡單了。面對千變萬化的咖啡種類以及客人喜好,壹個好的咖啡師,沖咖啡的訣竅在於,說出來非常考究,也很深奧,答案就是,可能令人震驚,就是,就是,
靠!手!感!
而對於我那麽愛裝蒜的人來說,喝咖啡喜歡點脫脂牛奶( skinny milk )所以用skinny milk沖的馥芮白叫 skinny flat white 。由此類推,我們得出: skinny latte 、 soy latte (用豆奶 soy milk 沖的)、 matcha latte (用抹茶沖的)的等比數列...
然後我愛裝蒜還怕胖,所以要無糖的( no sugar )。當然壹般人少有我這般意誌,所以推介半糖的( half sugar )。
記得剛來國外的時候,我點單都是:I want / wanna a cup of latte. 對了,為了顯示我看美劇學的腔調,我還特意把“want”改成“wanna”來說。但其實,用I want來點單,其實語氣是偏無禮粗魯的。
後來,我學精了,改為 ”I would like ..., please." , 或者更禮貌壹點: “Can I please have ...?" 。對了,加上“please”很重要,我們都是來自禮儀之邦的好孩子。?
所以,我壹般會說:
“Can I please have a large skinny latte?" - "請問我可以要大杯的脫脂拿鐵嗎?"
“No sugar, please." - "無糖的。"
所以我扯了那麽久,最後總結壹下關於咖啡的壹點點points吧!希望以後去咖啡廳可以裝成小半個內行人。
我覺得學英文不壹定要那麽刻板,通過壹些有趣的小介紹也可以學到地道的英語表達。我以前英語超級爛,但憑著自己對吃的壹腔熱枕,從外國餐廳的菜單的各種菜名入手,在覓食路上壹往無前,不斷研究,不斷和老外討論食物,英語水平終於有了壹丟丟的提高。希望我的分享能夠為大家帶來壹點樂趣吧。?
由於身處咖啡之城,我與咖啡甚有淵源。 在我平時上班不務正業地跟著壹個意大利同事學習了壹定咖啡沖調以及拉花技術以後,感覺自己拉花技術達到了由負到正的快速提高。上個圖紀念自己的努力成果。希望英語水平與拉花( Latte art )技術同飛!
謝謝各位看官觀賞!歡迎交流學習以及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