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茭白
輔料:青蠶豆、紅辣椒。
調料:鹽、胡椒粉、排骨醬、雞精、高湯、蔥姜末、水澱粉、食用油。
練習:
1.茭白洗凈切片,放入器皿中用開水燙壹下,撈出瀝幹水分,紅辣椒洗凈切片;
2.在鍋裏點火,加入油。油溫四成熱時,放入蔥姜末炒香,倒入青豆、紅椒片、茭白翻炒,放入排骨醬、鹽、胡椒粉、雞精、適量高湯、水澱粉,翻炒均勻。
特點:色澤鮮艷,鹹鮮爽口。
提示:茭白又叫紫菀、紫菀。在江南,茭白、鱸魚、蒓菜被稱為“江南三大名菜”。味道清香,但茭白含有草酸,不利於鈣的吸收。所以煮之前壹定要用開水燙壹下,消化草酸。
蠶豆粥
材料:蠶豆60克,大米100克。
方法:將蠶豆和大米煮成粥。
藥用:每天早晚食用。
說明:健脾和胃,清熱利濕;對慢性胃炎、高血壓、肥胖癥、消化性潰瘍、腎炎水腫和高脂血癥有療效。
蠶豆冬瓜皮湯
材料:蠶豆250克,冬瓜皮100克。
制法:將蠶豆、冬瓜皮煮熟。
藥用:每天早晚食用。
說明:健脾消腫,清熱祛風;可用於治療高血壓、肥胖癥、糖尿病、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麻辣蠶豆的做法:
1.蠶豆去皮,洗凈,放入鍋中,加入冷水,煮至酥脆,撈出備用;
2.鍋上火,蠶豆放入烤箱晾幹水分;
3.鍋內加入花生油、鹽、料酒略炒;
4.加入糖和辣椒粉,翻炒幾下,撒上花椒粉、味精和大蔥;
5.淋上香油,攪拌均勻,然後出鍋裝盤。
蠶豆粉絲
制作方法:1。將蠶豆做成澱粉:首先將150斤蠶豆加水浸泡。冬季要在100℃的開水中浸泡五六個小時,直到浸泡的水基本被蠶豆吸收,並用清水將蠶豆中的泥、炒菜、雜質沖走。然後轉入冷水,水位比豆面高13 cm,冬季第二次浸泡約需18小時。
蠶豆泡好後,用石磨研磨。磨的時候先把蠶豆和水混合,按照1: 4的比例,邊倒邊磨。
將磨碎的蠶豆漿用80目篩過濾除去豆渣。
2.酸漿沈澱法沈澱:將豆漿放入缸中,加入30%的酸漿,用竹竿順時針攪拌,讓水形成漩渦,靜置壹段時間,待充分沈澱後,再將面粉表面的清水倒掉,留下濃稠的漿液。然後,將稠漿舀到80目平篩上進行第二次過濾,方法與第壹次過濾相同。
將第二次過濾的泥水倒入罐中,加入等量清水,充分攪拌。冬天大約18小時後,就會全部沈澱。最後將澱粉漿取出,放入掛袋中濾除水分,就成了壹團固體濕澱粉。
3.增稠:將結塊的固體幹澱粉粉碎,稱取65438±0.75公斤,加入65438±0.5公斤55℃的溫水,攪拌均勻,然後用8公斤開水快速沖入準備好的稀糊狀物中,再用竹簽攪拌均勻,直至稀糊狀物呈半透明狀。這叫增厚。
4.啟動:先稱50公斤濕澱粉,用手碾碎,稱200克明礬,用清水溶化。將澱粉和明礬水同時混入濕澱粉中,充分攪拌至無粉塊。
5.捏粉:將打開後的澱粉分成小面球,放入大桶中用手揉搓,直到面球被手拉起,粉條落在面上,能立即展平而不堆積,說明已經揉熟。
6.漏粉:鍋內放入清水,大火燒開,鍋內水溫始終保持在98℃左右。漏粉篩掛在鍋中間上方,揉好的粉團壹個接壹個地放在漏粉篩裏。粉團通過篩孔拉成細長不透明的生粉絲,落入鍋內沸水中成為熟粉絲,浮在水中呈半透明狀。此時應立即撈起,倒入事先準備好的冷水桶中,待涼後撈起掛在竹竿或鐵絲上晾幹,便成了壹條蠶豆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