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房前屋後如何養殖黃鱔

房前屋後如何養殖黃鱔

這是我收集的信息。我把它發給妳。

土池黃鱔養殖技術

按照科學的方法建造鰻池,不僅是為了給鰻魚建造壹個理想的“家”,也是為了方便我們的日常管理。在養鰻實踐中,我們無數次改建鰻池。今天的鰻池設計,是基於對鰻池的無數次砸毀和改建,可以說是我們寶貴的實踐經驗之壹,現獻給讀者。

1.哪些地方適合建鰻魚塘?

規模化養殖,鰻場應建在通風、日照、水源充足、水質無汙染、排灌方便、安靜、交通便利的地方。對於小規模的家庭養殖,可以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舊糞坑、低窪地、廢水庫等,在樓房樓頂重建或修建池塘進行養殖。

2.有哪些地方適合建土池?

由於土池沒有牢固的防滲漏設施,所以土池必須建在地下水位高、土池能裝更多水、夏季暴雨來臨時能排出雨水的地方。土壤粘稠,夏季雨水沖刷池壁不易塌陷,所以池底要求有壹定的硬度。

3.什麽是“臨時土池”?

臨時土壤池也稱為臨時養殖池。在養鰻實踐中,為了暫時緩解鰻池不足或鰻池尚在建設中,需要挖築臨時土池。臨時土池的施工為:挖深70 ~ 100cm的土池。為了節省人力,可以挖到40厘米左右的深度,然後把挖出來的土當壟,四角做成弧形。水池的大小視要求而定,但為方便管理,不宜超過10平方米。水池上覆蓋著稍微厚壹點的塑料薄膜或者條紋布。接頭先用線縫合,再用土壓實。池底要鋪10-20 cm厚的淤泥,很軟,硬泥手摸不到。在離沈澱物30厘米左右的地方設置溢流管(埋有塑料管或竹筒,水位上升時會自動流出),池中溢流管的壹端用紗布或篩網覆蓋,防止鰻魚從管中滑脫。水生植物(水葫蘆、水花生等。)可以覆蓋超過壹半的水面。然後加水使水位漫到溢流管,再把鱔魚扔進水池。

4.建土池需要砌磚嗎?

如果土池的四壁比較牢固,蓄水保水能力強,建池時就不用砌磚了。反之,可在四面墻的堤上砌厚6 cm或12 cm的磚墻或石板。池底堅硬的地基上應豎立磚墻或石板,墻高出脊面20-30厘米。水池深度壹般為70-100 cm。

5.土池塘的墻壁怎麽處理?

先把水池四周的墻壁夯實,然後在水池四周鋪上厚厚的塑料薄膜或條紋布。它的下端埋在泥裏30多厘米,上端有高高的脊面,接縫處用尼龍線縫合。每個飼養成年鰻魚的土池可建至30-50平方米,但最大不得超過100平方米,以方便單獨投餵和正常管理。離池塘口約30厘米處設置有溢流管(管徑約5厘米)。如果池塘較大,可以多布置溢流管。

6.成鰻池的水生植物怎麽鋪設?

由於土池的池壁可能不是直的,池壁頂部也沒有有效防止黃鱔逃跑的設施,所以我們通常只在池塘中心鋪設水生植物,而不在池塘邊緣鋪設,這樣可以吸引黃鱔向池塘中心聚集,避免來到池塘邊緣,可以很好地防止黃鱔逃跑。固定水生植物的方法是用竹竿做壹個框架(形狀視池塘形狀而定),大小可放入池塘水面。然後將大量水生植物放入竹架中,用打樁的方法將竹架固定在水池中。

7.怎麽擺美食臺?

當鰻魚在土池中飼養時,投入的飼料沈入池底。鰻魚覓食時,往往會將大量飼料帶入土壤,造成極大浪費。因此,我們有必要建立壹個專門的飼養平臺。壹方面可以減少甚至避免飼料的浪費,同時有利於讓黃鱔養成定點投餵的習慣。壹般木板、竹壓板、層壓板甚至竹席都可以作為餐桌的材料。較小池塘的長寬要求不小於黃鱔體長的1.5倍,較大的土池塘,可將1平方米大小的木板直接沈入池底。對於不容易沈底的木板,鉆幾個孔,在下面綁幾塊磚,使其安全放置在池底。壹般小池塘配壹個菜臺,大壹點的土池塘(30平米以上)可以配1-2個菜臺。

8.鰻魚養殖怎麽建土池?

壹般養殖鰻鱺的土池每個只有2-6平方米,建造方法與成鰻養殖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池內需要壹個泥堆,泥堆的高度與平時水面的高度相同,中央泥堆上可以種植漂浮的蘆葦或其他水生植物。

9.鰻魚育苗怎麽建土池?

壹般用於培育鰻魚苗的土池是繁殖季節臨近時挖建的臨時土池,也有部分水泥池作為鰻魚苗培育池。在養鰻實踐中,由於水泥池培育鰻苗不足,往往需要臨時挖建鰻苗培育池。壹般來說,鰻鱺育苗池是在鰻鱺繁殖季節到來時及時修建的,已經發現鰻鱺開始吐泡沫。壹般水池深度在50 cm左右,每個水池約2-3平米。池底和四周鋪塑料薄膜或條形布,接縫處縫合好。池塘底部鋪設腐熟糞或蚯蚓糞5-10 cm,在距底部10-15 cm處設置溢流管,溢流管在池塘內的壹端用雙層密紗布包裹,防止幼苗逃逸。向池塘中投放少量水葫蘆,同時將池塘水灌入溢流管,豐富水質,滋生大量微生物。鰻魚苗入池前壹天搭建遮蔭棚,用雙層遮陽網或水泥瓦或竹席覆蓋大部分養殖池,防止陽光直射下水溫不穩定。

庭院養殖黃鱔的日常管理

黃鱔的飼養方式有很多種,有土池養黃鱔,水泥池養黃鱔,網箱養黃鱔,家庭庭院的水缸養黃鱔。庭院池塘養殖黃鱔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

第壹,渾濁的水質會使黃鱔厭食、無精打采,進而感染疾病。所以要換水,保持水的新鮮。方法是每3天換1次,春秋每1周換1次。取出石頭和瓦片,撈起鱔魚,把缸裏的水倒掉,用硬的炊事掃帚除去缸壁上的青苔,用清水沖洗幾次,換上清水。當缸內淡水溫度與原缸相差無幾時,輕輕將鱔魚放回缸內,換水時間宜選在淩晨。下雨天要把缸搬到室內,或者把缸裏的水倒出來壹部分,或者把缸蓋上,防止因為水太滿而使鱔魚逃跑。

二、水溫調節黃鱔對水溫敏感。網箱養殖的黃鱔水體小,水溫變化大,應特別註意水溫調節。春秋兩季將鱔魚壇子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盛夏時移至陰涼處,將壇子下部埋入土中。還可以在罐子裏放1的小陶罐,在罐子裏種上睡蓮,讓它的葉子浮在水面上,既遮蔭又美觀。總之要盡量把水溫控制在20-24℃。

三、庭院內疾病的預防,黃鱔要防家貓等有害生物,必要時蓋上缸蓋。缸內黃鱔的疾病主要是腸道寄生蟲病,應註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