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課1教案。說到教材
已經學習了掛糊、煎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生,可以根據要求,結合本節課的特點,在制作面包豬排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學習和小組活動,共同完成任務。魚排的制作,並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拓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基於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的思路,確定以下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
學習重點:分工合作,* * *配合完成工作任務?魚排的制作。
學習難點:學生在做菜過程中的自主性和協調性。
第二,說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掛貼的作用。
②知道顏色對菜肴的影響。
2、能力目標:
(1)學習掛糊、油炸等工藝的綜合應用。
(2)可用於制備果味、番茄汁等醬料。
③恰當運用外圍修飾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合作學習和小組工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2)通過項目任務的完成,拓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第三,談談學習情況
1.學生的班級是烹飪專業的大二學生。目前他們已經完成了掛糊和煎炸內容的研究。學生們已經理解了這節課所涉及的內容。因此,在本課題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知識作為鋪墊,以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度。
2.學法指導:在本項目的研究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應突出以下兩個方面:
第壹,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是學生提高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本項目的實施中應組織學生開展這種形式的學習。
第二,探究學習過程。探究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構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探究中建構的知識,真的是學生自己獲得的知識。
第四,談談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1.教學準備:相關理論、原材料、設備、工具的準備。
2、課堂教學設計思路:
本項目教學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主要設計思路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
展示任務信息-制定項目工作計劃-任務實施-探索改進-評估改進。
3、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設計:
(1)創設活動場景:向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項目任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2)制定計劃:以小組工作的形式討論完成這個項目的工作步驟,小組內互相交流,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工作步驟。
(3)任務實施: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完成烹飪,旨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作工作能力。任務執行是本項目學習過程的重點。自己討論解決疑難問題;把自己內化為真實的情緒。尊重和珍惜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獨到的理解,走出文本,以人為本。
(4)探索改進:結合自身生活經驗,菜品設計制作精美,旨在促進學生先理解。
(5)評價改進:評價由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兩部分組成,旨在促進學生對項目完成過程中的自我表現和工作成果做出恰當的評價,通過反思總結成功與不足,為今後的項目學習積累經驗;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評價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並為他們未來的工作設定目標。
烹飪專業建設規劃(壹)專業定位準確,人才培養模式先進。
1.專業定位和辦學理念
烹飪專業是根據宿遷市和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對烹飪從業者的強烈需求而設置的。經過廣泛調研,邀請餐飲行業行政總廚、廚師、經理擔任烹飪專業管理委員會成員,並組織專家進行深入分析討論。最終確定了烹飪專業的定位是培養生產和服務第壹線急需的具有中等職業知識和中級烹飪技能的中型技術應用型人才。職業能力培訓是其核心,生產線是其崗位。
學校各級領導非常重視烹飪專業的建設。1999烹飪專業成立後,學校引進在本市有壹定影響力的專業教師承擔專業建設和教學任務;2004年列入學校第壹批重點建設專業,預計投資200萬元建設本專業的實訓基地,創造壹流的實訓和科研條件。
2.專業建設規劃與實施
根據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和市、區政府的要求。烹飪專業五年建設發展規劃(2006-2010)?在辦學規模、科學研究、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設規劃目標,並逐步實施,取得了預期效果。
在市、區各級領導的指導和支持下,烹飪專業建設目標逐步實現,專業建設規劃切實可行。目前專任教師11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8人。建立了設備齊全、環境良好的學校烹飪實訓基地;專業教師撰寫教研論文十余篇,主編或編著校本教材兩本。
3.人才培養模式
烹飪專業以培養適應社會餐飲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為宿遷及蘇南地區培養大批烹飪適度應用型人才,服務於烹飪行業生產、管理、服務第壹線。
烹飪專業根據培養目標,分析職業需求,根據宿遷、蘇南地區餐飲行業特點,針對畢業生壹步到位的崗位要求,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施以中式熱菜、中式面食、涼菜制作、食品雕刻任務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制定烹飪專業教學培養計劃和大綱,以學生素質為出發點,以職業能力為教育重點。以就業需求為教學導向,以產業調整為教學改革動力,專業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9.5%,畢業生綜合素質廣受就業單位好評。
(2)辦學條件優良,師資力量雄厚。
烹飪專業自創辦以來,得到了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投入逐年增加。專業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素質進壹步提高,為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教職工
烹飪專業的專業主任朱天慶老師從教十年,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科研水平高。朱天慶老師參加了職業資格培訓考試,先後取得了兩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她是宿遷中等職業學校烹飪專業的學生。雙師型?教師的典範。目前,烹飪專業共有教師11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2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81.8%,基本滿足專業教學和科研需要,形成了結構合理、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學術梯隊。烹飪專業專任教師近三年發表或獲獎論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人均發表論文1余篇。
近年來,烹飪專業通過培養和引進,逐步完善了專任教師的職稱結構,為專業承擔了大量的教學、科研和教學研究工作,為專業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師資隊伍建設
近年來,烹飪專業始終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認識到位,思想上重視,行動上全力支持。壹方面大力引進有企業工作經驗的人加入師資隊伍。烹飪專業老師有兩次企業工作經歷。另壹方面,鼓勵在職教師到餐飲企業實習、實踐,要求專業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每年有壹定時間到企業學習。
3.實踐教學條件
烹飪實訓室是在本專業成立之初,在學校的重點支持和大力投入下成功建立的。經過9年的建設,已建成設施齊全、技術先進、環境良好、具有真正專業氛圍的實訓基地。實訓室占地面積1496m2,設備投資1.59萬余元。根據烹飪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的要求,設有基本功實訓室、面點實訓室、中式熱菜實訓室、涼菜制作與食品雕刻實訓室、多媒體演示教室等實訓室。為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而設置。
在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指導下,本專業需要專業崗位。在專業教學計劃中,明確要求專業學生必須取得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如中式熱菜、中式面食、食品雕刻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
4.基金投資
學校每年都撥出壹定的經費,在保證正常教育教學的前提下,不斷加大訓練設備的投入。目前烹飪實訓室設備1.598萬元,計劃在“十壹五”期間再投入1萬元,增加實訓設備,提高設備技術水平,滿足專業教學和建設需要。
5.教材和書籍